公司财务风险与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概念与分类
如同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样,公司的财务治理也会受到各类因素包括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无法预计变化的影响因素而造成公司财务治理方面出现问题进而转化为公司盈利能力遭到损害的情况称之为财务风险。
(一)筹资风险。
公司在运营中为了扩大发展通常会从资本市场寻找外来资金,最常见的为债务性筹资与股权性筹资,这些资金的注入对公司发展有积极影响,但是如果公司因为筹资数额巨大,资本结构恶性偏移,利润负债覆盖率过低,就会出现无法承担利息与负债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筹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之余所进行的投资业务,因为各种外部因素影响,未能达到预期回报率甚至出现资金亏损的现象。
(三)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顾名思义出现在公司的所有经营环节,从最初的生产环节到最终的售后服务环节,都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经营链断裂,由此导致利润损失。
(四)存货管理风险。
公司的存货管理在公司经营中极为重要,存货量太少会导致销售供应不及,造成利润流失,但是存货太多积压产品过多,资金流动性太低,同样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由于存货管理不当可能造成的损失就被称之为存货管理风险。
(五)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风险,主要体现在各类资产变现能力上。在财务管理中,流动性风险主要与公司应收货款与应付货款以及债务承担这几个方面有关。
二、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公司财务系统更新不及时。
公司财务治理人员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际管理后通常针对本公司的特点构建了一定的财务管理系统,这一系统与公司契合度经过长时间的打磨会逐渐提升,公司财务治理人员通常也会对这一系统产生依赖性。但是外部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宏观因素,在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体都会受到市场宏观因素的影响。以宏观因素中波及率最广的通货膨胀率为例,通货膨胀率的攀升造成货币贬值,居民购买力下降,公司实际业绩降低;另一方面,货币贬值会造成资金成本的提升,这些对企业都是不利因素。宏观因素还包括经济、法律、环境等,这些因素都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因素的改变都是企业无法预计更无法阻止的,这些宏观因素的变化有可能会对企业更有利,但相反的情况也存在。因此,在这种随时可能变化的环境中,维持一成不变的财务系统对企业经营来说风险性极高,只有顺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及时升级财务系统,提高财务治理人员的素质,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中得以生存。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决策盲目。
目前在我国的公司经营中财务决策盲目是财务风险形成的最大根源。以中小企业为例,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中家族经营最为常见,这种经营形式的弊端就在于财务治理人员素质偏低,财务治理人员都偏好依靠经验或者主观选择,没有科学性的决策,这种盲目的财务决策通常都会恶化公司财务状况,产生巨大的风险。例如在筹融资方面,中小企业偏向借款筹资,一方面是由于股权融资门槛太高不适用于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小企业筹集决策人的因素。一味地选择借款筹资,利息与负债越来越重,企业偿债能力不断削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在投资方面,如果企业财务决策人员没有系统的评估风险与收益,仅仅靠经验或者直觉而进行外部投资,极有可能会忽略潜在的巨大风险,盲目追求高收益或者扩张,投资决策失误,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甚至导致投资资金出现亏损。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不能系统的进行风险评估,不能科学系统的做出财务方面的决策,经验或者主观在决策中起到了最大作用,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
(三)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漠。
财务风险是不可消除的,只要各类因素有不断变化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就会存在。但是目前,公司中财务治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却相当淡薄,重视度极低,忽略外部因素的影响,单纯的注重资金使用方式等控制手段,其他方面却完全忽视。例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通常喜欢大规模囤货或者无节制的对销售进行赊账以求扩大市场份额,但是目前的市场供方早已超过买方,买方市场已形成,这种赊销方式明显已不适合现在的买方市场。另外,公司经营中并没有对赊账方进行调查审核和信用评估,只是一味地赊账,这样的结果就有可能导致应收账款数额不断加大,坏账烂账不断增多,公司资本结构偏向中不良资产增多,流动性极低,财务风险极大。
(四)企业内部财务混乱。
在我国,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各部门之间,部门上下级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权责也不十分明确,母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更是混乱,这种现象导致了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效率低下,财务决策也受到各部门的影响,不能有效科学的进行决策,这样便造成了公司资金利用率低,监督机构缺位,滥用职权的情况频频发生,利润大量流失,公司资本结构不能科学规划,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财务系统的更新。
宏观环境变化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务系统需要紧跟宏观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换代,虽然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是公司财务管理层能够预计与控制的,但及时调整财务系统,更新公司财务决策战略,用财务策略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如何做到财务系统的及时更新,这就需要财务治理决策人员密切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例如国家货币政策、市场政策的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变化,市场环境、投资环境的变化,因为这些方面的变化不仅会导致公司在市场销售中从优势变为劣势,也极有可能改变融资市场中的资金成本,而资金成本的改变对企业的经营又有重大影响。例如资金成本的上升会造成公司负债加重从而削弱利润收入,为了保证公司的盈利能力,密切关注相关信息的变化,随时更新财务系统格外重要,这也是最重要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二)提高财务治理人员素质,避免公司盲目扩张。
前文中提到,财务管理层水平偏低,会导致财务决策失误等重大问题而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因此财务管理层的素质至关重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同时引进高素质人才,形成高效的财务管理团队,这样能够提升财务决策水平,杜绝财务人员依赖既有经验或者主观观念进行财务决策。科学系统的财务决策能够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加利润,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公司发展目标,避免盲目扩张或者无节制赊账。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盲目扩张的趋势,为了加速扩张,不断增加筹资,同时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无节制的赊账,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发展势头,不断地增加筹资破坏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负担不断增加造成公司丧失债务偿还能力最终走向破产,而赊账过多则会积压大量的应收账款,公司资金被占用,坏账烂账不断增加,这些都会导致财务风险,因此理性的发展目标是财务人员必须考虑的。
(三)加强内部控制。
在公司财务决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部门与部门、上级与下级中权责不明确,界限划分不清晰,造成了财务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情况,导致资金未能充分使用利润流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内容控制应该加强,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与界限,建立财务管理层的地位并附加相应的权利,做到真正的权责统一,这样财务管理层可以大大提升财务处理效率,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与盈利增长。
(四)加强财务决策者的风险意识。
财务决策者如果风险意识淡薄,就会草率做出投资决策,公司资金损失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层的风险意识,每一个财务治理人员都应该谨记风险随时存在,在做每一项财务决策之前都应认真评估风险,分析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为如何应对该风险做好准备。企业财务系统中应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风险预警,对即将实施的财务决策进行全方面的风险分析,更好的衡量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减少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几率,一旦风险预警发出警告,管理层应该及时调整投资决策,在造成损失之前做出应对。
作者:徐有情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