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贷款财务风险论文
一、高校贷款的原因
虽然在全国高校扩招这一大背景下,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扩招,但有的高校实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没有适宜的办学规格和校舍条件,在生源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每年的毕业生日趋增加,就业难的问题困扰每位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转而自主创业。学费这部分收入难以保障。即使是招收到学生的高校,也存在问题。在收费的问题上,往往工作不到位,学生欠费现象严重,欠费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学校的经费自给能力。高校招收的学生中,家庭贫困的学生还是有很多,助学贷款的措施跟不上,欠费情况也会越来越大,给高校的财务收支方面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弥补这一漏洞,高校只能选择贷款的方式,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形式
高校财务风险的形式多种多样,在高校的各种活动中都会产生风险。一旦财务风险发生,却不能及时进行缓解,可能对高校后续的生存发展都会存在致命的危险。根据高校的特点,结合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筹资风险
高校的筹资风险主要是由于高校在国家拨款和学杂费收取这两条资金来源不足的基础上,从银行进行贷款从而导致的筹资风险。高校贷款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还本付息,然而有的高校并未意识到这一风险,盲目贷款。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贷款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随着高校贷款规模的扩张,教育主管部门未及时给予指导和监管,没有制定专门针对高校贷款的管理办法,造成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贷款这一规模大军当中去。同时银行方面也监管不严,认为高校为行政事业单位,不会像企业那样会存在大量的风险,没有认真的把关,不进行调查评估,轻易给予贷款,并且没有及时的对给予的贷款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二)投资风险
高校的投资风险是指高校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使资金得到增值,在一定时期投放足够的资金或实物进行投资,但却无法收回原有的资金或增值的可能性的行为。投资方面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盲目投资上,如在高校扩招的形式下,高校的资产配置部门可能会加大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寝室的建设,却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若招不到学生,必定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高校开设企业的形式,越来越多,但“校办企业”还不成熟,高校在办理企业的过程中,由于不是自己拿手的项目,在前期预测、制定计划、进行决策、程序控制和监督方面都可能会存在问题,导致投资无效的项目,或者收益甚微的项目。从而使高校的资金浪费,形成投资风险。
(三)经营风险
高校的经营风险是指高校在日常活动中收支出现失衡,从而导致的风险。高校的日常活动主要是收取学杂费用,支付日常的各种开支,如支付教师的工资,支付科研费用等等。支出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科研费用,科研费用混乱是目前高校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近日,教育部通报4起科研经费使用违规违纪典型案件,5名大学老师骗取科研经费1600多万元。2014年7月,中央巡视组通报,复旦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混乱,违规现象突出,存在腐败风险。由于高校在科研项目立项、经费的使用管理、项目的审查监管等环节,都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因此出现了不少科研经费腐败的现象。如学校的账面只能反映科研资金的金额,对于设备购置的数量、型号,利用率等等都不清楚,无法知道购置和使用是否合理,从而可能会造成科研设备的利用效率低,重复购买等浪费资金的现象。存在经营风险。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治理措施
(一)加强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的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高校的资金。科学而细致的编制高校的预算,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方法,把高校的全部收支作为预算管理的对象。不能搞赤字预算,按照每个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建立奖惩机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的部门,给予表扬和实物鼓励;不能按照预算执行,超出预算的部门,要给予惩罚和批评。加强预算的执行管理,严格控制高校的各种经费支出。经费的审批要做到层层批准,级级审批,加强管理。高校的经费审批,必须以年度财务预算为基准,如遇特殊情况超出计划标准,也可按照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金额,经批准后再按规定执行。一旦学院负责人在申请单上签字,也要对申请的事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负责,财务部门下发经费也要按照领导签字的申请单来发放,同时也要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二)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高校的筹资、投资、经营环节都会出现决策,决策的正确性影响着高校的管理工作的好与坏。主观决策会增加失败的机会。为了防范财务风险,高校在进行决策时,也要采用各种有效的决策方法,如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财务风险的评估。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对于各种可能方案要不断的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评价,找出最适合自己高校的决策方案。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并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高校的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是最容易发现高校问题的一种手段。目前高校的审计工作,不如预想当中的有效。高校的审计工作主要依赖于高校内部的审计,但是内部的审计容易受到高校领导层的影响,内部审计的可靠性要比外部审计低很多。从内部审计当中发现的问题少之又少。如最近爆出的科研经费混乱等现象,都是由审计署、教育部等部门在审计的过程中发现的。由此可见,外部审计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能够更好的规范高校的资金管理,外部审计要不断的加强。同时高校内部审计也要提升上来,这可能要靠高校自己制定规范措施,成立负责的审计清查小组,认真负责的做好审计工作,才能够使高校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作者:王飞洋 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