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的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构建全员化情报收集网络、企业级情报资源库、需求导向型情报资源开发模式、高效型情报服务体系、可量化情报激励机制、高素质情报人才体系等加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策略。针对更好地推进管理策略应用,提出应对规划管理、风险管理、供需管理、效益管理等因素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策略
1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问题分析
从调研情况看,中小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竞争情报管理水平,企业情报工作在支撑市场开拓、助力管理提升、促进降本增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总体情况看,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挖潜,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管理分散。不少企业将竞争情报管理简单理解为市场信息管理,仅对市场部门赋予竞争情报管理职能,导致竞争情报管理仅停留在部门层面,没有上升到企业层面,大量情报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制约了信息的集中集成。竞争情报管理部门权限不够,获取不到其他部门业务信息;存在重要情报滞留在部门,没有及时上报到公司决策层等现象。二是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少企业对竞争情报服务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员工得不到足够的动力。有些企业绩效机制过度强调内部竞争,职场危机感让员工不愿意将掌握的市场情报、技术情报等与情报管理部门进行共享。三是运营体系不系统。“重收集,轻研究”“重外部,轻内部”“重眼前,轻长远”等不平衡现象还比较突出。开发情报收集渠道上,对人脉资源的偏好过强,对情报收集网络建设缺乏系统性。需求侧和供给侧对接不紧密,没有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需求最紧迫、价值最高的项目。情报研究开展不稳定,具有前瞻性、综合性的情报服务产品比较少。四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竞争情报管理部门长期处于“幕后英雄”角色,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从业人员培训匮乏,岗位胜任力不足现象比较普遍。
2加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的主要策略
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课题组在借鉴国内外企业竞争情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的策略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全员化情报收集网络、企业级情报资源库、需求导向型情报资源开发模式、高效型情报服务体系、可量化情报激励机制、高素质情报人才体系等六个方面内容。
2.1构建全员化情报收集网络
通过构建全员化情报收集网络,解决情报收集力量分散、合力不强等问题。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将情报管理纳入公司战略管理,树立“全员都是情报员”的理念。二是在组织构架上,将情报收集工作网络覆盖公司各专业、各层级。三是在权责设计上,赋予竞争情报管理部门必要的权力,明确业务部门配合职责,破除内部壁垒,保障竞争情报管理部门能够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四是在流程构建上,畅通一线向情报中枢信息传递的渠道,消除断点和堵点,避免重要情报线索被延误或忽略,导致企业错失商机。
2.2构建企业级情报资源库
通过构建企业级情报资源库,将各专业情报资源上升到公司层面进行集中管理,解决分散化、碎片化问题。一是制定情报库资源管理规则,规范资源分类存储和开发利用。二是制定情报库分类目录,竞争情报管理部门指导情报收集网络按照目录收集和报送情报素材。三是编制报送情报标准模板,明确基本要素要求,确保报送情报素材信息齐全完整。四是实施入库审查,对信息不完整、真实性有质疑的情报素材退回收集环节进行补充和复核。
2.3构建需求导向型情报资源开发模式
通过构建需求导向型情报资源开发模式,提高情报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开发和资源浪费。一是实施需求分级管理。针对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的特点,竞争情报管理部门应定期收集情报需求,开展需求分级评估,明确需求目标优先等级,集中资源优先开发需求最紧迫、价值最高的情报项目。二是加大重点突破力度。对主要客户、竞争对手等重点对象,应落实专人负责,制定情报资源开发计划,支撑常态化、系统化情报研究。对重要情报可根据需要设立专项工作团队,进行扩大收集和深度研究。
2.4构建高效型情报服务体系
通过构建高效型情报服务体系,提高情报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一是优化流程设计。系统梳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解决结构复杂、节点过多、流转不畅等问题,提高情报服务的整体效率。二是加强时限管理。加快情报供应链各环节信息流转速度,提高情报服务的时效性,确保情报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三是实施精准服务。细致了解情报服务对象的需求,明确内容、时限、载体、范围等要求,根据需求安排情报服务,提高服务精准度。四是开展情报服务评价管理,收集服务对象反馈信息,并将服务评价纳入情报服务绩效评价范畴,促进情报服务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升
2.5构建可量化情报激励机制
通过构建定量型情报激励机制,解决情报服务贡献不显性、奖励缺乏制度依据、员工动力不足问题。一是优化业绩考核管理办法。让竞争情报管理部门有权参与业绩考核,改进考核评价方式,减少内部竞争对情报资源共享的影响。二是保障情报服务激励资金。固化资金来源,保障情报激励工作常态化进行。三是建立情报价值量化评价标准。量化评价情报供应链各环节的贡献度,根据贡献度大小,实施业绩奖励。四是建立量化问责标准。对重要情报延误、情报严重失实等人为责任行为,造成企业损失的,按照量化问责标准进行追责考核。
2.6构建高素质情报人才体系
通过构建高素质情报人才体系,解决情报服务人才不足问题。一是吸引人才流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竞争情报管理部门地位,增强情报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开展专兼职人员情报技能培训,提高情报收集人员价值识别能力、情报研究人员分析研判能力、情报管理人员综合组织能力。三是优化人才应用。开展情报人才分级管理,让高层次人才集中精力主攻重要等级高、复杂程度高、技术含量高的任务,减少初级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时间占用,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
3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
中小企业在推进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规划管理、风险管理、供需管理、效益管理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3.1加强规划管理
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管理模式、竞争环境等具体情况进行系统规划。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充分论证,统一思想,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群众基础。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企业领导对加强情报管理主观意愿强烈、急于求成,在缺乏充分调研、系统规划的情况下,脱离企业现有管理基础,强势推进情报服务体系建设,仓促上马情报平台信息化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甚至还引发了员工对情报管理的抵触情绪。
3.2加强风险管理
随着情报资源管理集中化程度的提高,相关风险防控能力也需要提高。加强情报资源库网络安全防护,强化边界管理,优化防护策略,严防黑客渗透攻击。规范情报资源库使用权限,明确信息悉知范围,防止超范围扩散。加强微信群管理,严禁在微信群中传播涉及企业秘密的情报资料。与竞争情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各业务部门情报资源使用人员签订保密协议,落实违约责任,防止重要情报获取渠道、核心情报信息资源等企业秘密外泄。
3.3加强供需管理
竞争情报服务目的就是最大化满足情报服务对象的需求,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是提高情报服务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要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友好互动,力戒需求侧和供给侧对接脱节。一方面让供给侧充分了解需求,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让需求侧充分运用好供给资源,为供给侧开展工作提供情报线索和业务指导,形成良性发展格局。例如,有的企业将需求部门人员编入重要情报项目攻关团队,实施联合开发,同时在绩效上将供给侧与需求侧组成利益共同体,有效提高了情报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4加强效益管理
加强竞争情报集约管理的本质是促进降本增效。一方面要强化成本管理。情报服务并非越多越好,应定期梳理情报服务,及时清理无效或低效服务项目,减少服务资源浪费。对自行开发、情报购买、外部智库合作等情报资源供给方式进行成本评估,选择最优方案,降低情报供给成本。另一方面要创新增效方式。研究将竞争情报管理部门由成本型部门向效益型部门转变。例如,有的企业竞争情报管理部门在做好对内服务的同时,对外开展咨询服务,积极开拓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和上下游企业情报购买服务市场,开发情报服务产品,获取相关经济收益。
4结语
本文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策略,对中小企业改进竞争情报管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后续研究中,课题组将持续跟踪相关企业管理策略应用情况,推进实证研究,加强典型案例分析,为中小企业优化竞争情报集约化管理提供更多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彭玉芳,郑荣.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8).
[2]张丽玮,郑彦宁.中国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主体及供给方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6(11).
[3]孙琳.大数据环境下中小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途径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6).
作者:汪桃红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