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影响研究
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危害,影响车辙因素很多,内在因素有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和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外在因素包括环境、荷载、交通流量、车速等,最大的因素为车辆荷载和环境温度。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交变温度和载荷作用下,引起沥青疲劳和填充料的损坏,沥青老化和粘度降低,出现充填物料脱离和流动,极易产生路面车辙,严重影响交通安全。
选用HYCZ-沥青混合料车辙仪,沥青混凝土温度40℃,50℃,60℃,70℃,轮压0.7MPa,碾压速度42次/min,车轮接触面为300X50mm mm。在上、中、下面层相应深度处布置位移传感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混合拌料级配见表1。
图1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表1 沥青混合拌料级配
级配类型 |
26.5 |
19.0 |
16.0 |
13.2 |
9.5 |
4.75 |
2.36 |
1.18 |
0.6 |
0.3 |
0.15 |
0.075 |
AC-16 |
100 |
100 |
96.7 |
78.9 |
66.8 |
42.6 |
31.2 |
24.5 |
16.1 |
9.6 |
7.8 |
6.5 |
AC-20 |
100 |
97.8 |
79.2 |
75.5 |
61.3 |
48.6 |
35.6 |
17.9 |
12.1 |
9.8 |
6.5 |
4.3 |
AC-25 |
99.5 |
83.8 |
74.7 |
68.6 |
55.7 |
34.2 |
25.5 |
16.8 |
11.9 |
8.6 |
6.3 |
5.0 |
如表2,在给定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合拌料级配条件下,随着温度增加,路面车辙深度增加。在40℃-60℃温度之间车辙深度增加较为平缓,60℃-70℃之间车辙深度增加快速,70℃以上高温对车辙影响较大。
随着温度增加,动态稳定度逐渐减小。40℃-60℃时动态稳定度较大,差值不大,此时沥青混合料结构比较稳定,车辙主要是路面碾压密实度引起的。60℃-70℃时动态稳定度相差很大,在70℃时动态稳定度急剧降低,车辙较大,主要是在高温情况下,沥青粘度显著降低,引起充填物料脱离和流动,结构失稳。
表2 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累积变形量(cm)
沥青混合拌料温度 |
40℃ |
50℃ |
60℃ |
70℃ |
|
车辙深度 |
1.45 |
1.86 |
2.06 |
4.72 |
|
各层累计压深 |
上层30mm处 |
1.21 |
1.55 |
1.74 |
4.06 |
中层60mm处 |
0.96 |
1.22 |
1.35 |
3.16 |
|
中层80mm处 |
0.49 |
0.70 |
0.82 |
1.95 |
|
下层120mm处 |
0.19 |
0.29 |
0.33 |
0.84 |
|
DS(次/mm) |
8743 |
8077 |
6562 |
1898 |
如表2,在相同温度下,随着路面深度的增加路面内部的累积变形量减小。上面层累积变形量增幅较大,从中面层到下面层累积变形量有逐渐减小趋势。随着温度增加,各层路面累积变形量逐渐增加,40℃变形量最小,70℃变形量明显提高,上面层与下面层层间累积变形受温度影响较大,中面层层间累积变形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40℃-60℃之间的累积变形量差值基本相同,累积变形增加较缓慢,60℃-70℃的累积变形量差值较大,累积变形增加较快。
表3 累积变形对车辙贡献率(cm/cm)
温度 |
40℃ |
50℃ |
60℃ |
70℃ |
|
上面层 |
单位累积变化量 |
0.080 |
0.103 |
0.107 |
0.220 |
车辙贡献率(%) |
22.76 |
22.43 |
21.87 |
20.90 |
|
中面层 |
单位累积变化量 |
0.235 |
0.205 |
0.445 |
0.555 |
车辙贡献率(%) |
49.31 |
45.47 |
44.22 |
43.23 |
|
下面层 |
单位累积变化量 |
0.063 |
0.097 |
0.110 |
0.280 |
车辙贡献率(%) |
27.93 |
32.10 |
33.91 |
35.87 |
如表3,同一温度下单位累计变化量中面层大,上面层和下面层相对较小而且变化量接近相同。随着温度增加,单位累计变化量逐步增加,40℃时变化最小,70℃时变化最大。在40℃-60℃时,单位累计变化量的增幅不大,明显为压密车辙,但60℃-70℃时,增幅较大,出现明显剪切失稳状态。从车辙贡献率知,中面层贡献率较大,上面层比下面层的贡献率小。随着温度的增加,上、中面层对累计变形的贡献率有减少趋势,变化幅度不大,但下面层的贡献率随着温度的增加反而增加,这可能与路面层结构有关。随着温度的增加,路面内部累积变形对车辙贡献率有向下面层转移的倾向。
在常温下随着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增加,车辙深度增加,但影响不大。此时车辙主要决定于路面结构、车辆荷载和流量,所产生的车辙主要为压密型,与施工时的压实度等工况有关。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累积变形量随着层数下移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沥青路面上面层和下面层的累积变形受温度影响较大。当路面温度达到沥青软化点以上时内部累积变形增加明显。在不同温度时,中面层的单位累积变形量最大,其次是上面层,最后是下面层。沥青路面内部层间累积变形对车辙贡献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但有从中面层向下面层转移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