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1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方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可以优先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并有效提高各种职业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情境应变能力,实现由学生向职场人的快速角色转变。因此校企合作作为“互利双赢”的平台,可以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2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互动共赢格局。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学校负责学生公共基础课教学,企业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教授专业基础课,同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第三年,学生到企业接受2个月的专业技能实训后,依据企业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通过双向选择,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企业就业,实现校企双向全程介入下的“2+1”人才培养模式。桐城师专电子商务专业于2016年开始,与武汉慧众聚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创办了学校第一个产学研合作实体,并推行专科生“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锤炼(专业课由企业方安排授课教师),第三年进入武汉慧众聚成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顶岗实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创新、实践及职业能力。该基地建设计划已经得到各省级领导及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列为政府大力扶持的项目之一。
3校企合作下的桐城师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新一代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需要集管理、计划、分析、编程本领于一身,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改革,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职业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桐城师专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3.1“订单培养”模式,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运营管理经验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具体模式表现为企业根据人力资源的配置计划,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同商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实践操作标准,共同开发教材,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校还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挂职锻练,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学生第三年到企业实习,耳濡目染职场必备的综合素质。3.2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建立了实训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训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测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使学生习得未来工作必备的真本领。校外实训基地――武汉慧众聚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最完善的课程研发与教学保障体系,在岗位设置上有职业技术讲师、实战项目经理、职业规划班主任、人才中心HR等4种类别,确保学生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的需求得到满足与保障。根据协议,学生第三年到该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真正接触该行业的真实过程。根据“双选”原则,学校2018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已经全部顺利就业,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其家庭都非常满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初步获得成功,后期学校通过毕业生就业后的信息调查反馈,用真实的数字向社会证明校企合作办学这种新颖模式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认可和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项盛荣.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及建设模式选择研究――以电子产品制造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48.
作者:李燕 王焕庭 单位: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商贸与电子信息系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