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23 14:21:00人气:345
摘要:本文结合实践探讨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工匠精神融入到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注重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通识课程三大模块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培育“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强化“学校-行业-企业”合作,打造工匠精神培育平台。关键词:工匠精神;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年,国务院的《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再次提出塑造工匠精神。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传承工匠精神,培养行业、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实践课题。1工匠精神的内涵 中国古代就有“工匠精神”的提法,四民“士农工商”中的“工”即是工匠,代表技艺专长者,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理解则更为宽泛。从广义上来看,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狭义上则是指对严谨、一丝不苟、专注、专业、敬业等精神的追求与坚持。2高职院校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 2.1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是电子商务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 2017年9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形势走好,潜力巨大,2017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3.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商务形势向好,潜力巨大。与此同时,伴随一路向好的电子商务发展态势的是电子商务人才的严重不足。其不足,主要体现为两点:①员工流失压力、员工的择业观和工作态度成为困扰人力资源部门的前三大问题。②大量传统企业涌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商行业竞争加剧,对从业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占比85%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尤其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超四成企业有大规模常规招聘计划。 2.2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可以有效解决人才供给和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矛盾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短缺是近年以来的常态,行业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而目前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用人单位往往重视求职者的职业技能,同时对求职者的工作态度、职业精神等综合职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电子商务毕业生在岗位中反映出来的工匠精神缺失让人汗颜,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的要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高、缺乏必需的职业素养等。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合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等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要“下得去、留得住”,敬业担当,深耕于行业发展,精益求精。从这个角度来看,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保障学生的就业能力,端正就业中的工作态度,提升其职业素养。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 3.1重视“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重视专业知识的输入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需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工匠型人才的重要输出渠道,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高职教育系统中长期忽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造成学生在就业岗位的不适性。“工匠精神”强调的“务实创新、恪守信誉,爱岗敬业”等行为准则同电子商务行业从业者所必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有着许多内在的联系。在培育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确定“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工匠精神”融入办学理念、专业建设中,培养学生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专业课程教学、就业创业教育等方式和手段,增强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命,以此强化学生的有效就业能力,保障他们职业生涯的持续性发展。 3.2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培育“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 工匠精神引领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培育学生在工作岗位的爱岗敬业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注重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体系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通识课程三大模块展开。(1)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先导性课程和必修课程。“电子商务实务”是概述性介绍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先导课程,把电子商务专业所需要的经济、技术、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多种知识和建站、支付、安全等技能,以及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行业应用给予概括性的介绍,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发展情况,让学生快速进入专业学习状态,了解行业状况和岗位需求,为培育工匠精神打下基础。(2)专业核心课程着力于培养学生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在校期间,以专业学习为主,为此,“专业课程”学习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高职院校结合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调研具体的岗位需求,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等,对“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视觉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建设,将岗位核心能力内化为一个个课程实训项目,基于工作过程渗透工匠精神的内涵,让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将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解决电商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和敬业担当精神,研究如何做好产品和服务,助其产生职业敬畏、关注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内在动力。(3)专业通识课程贯穿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专业课程教育是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识课程则是指除专业教育以外的基础教育课程,注重基础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等,注重大学生的知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满足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电子商务是一门跨学科课程,综合了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通识课程注重电子商务课程内部各课程的交叉性和渗透性,强调课程的“专”和“通”,培植“电商文化底蕴”,戒除浮躁心态,让学生了解电商领域的工匠精神,达到熏陶“工匠精神”的目的。 3.3强化“学校-行业-企业”合作,打造工匠精神培育平台 现在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多建立了仿真实训室,但是这种注重操作流程的虚拟操作不仅在实践中存在偏差,学生学习流于形式,其更新更是难以跟上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很显然,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拘泥于校内教育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强化“学校-行业-企业”的多方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方式之一,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服务的对象,即企业、行业等各方主体的支持。以学校为主体,以地方的电子商务协会和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为纽带,地方经济中的电子商务行业和企业为服务对象,遵循“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立足长远、互惠共赢、共谋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项目开发,打造工匠精神培育平台,形成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体系,实现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一方面通过工匠精神培育平台,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一方面通过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价值精神,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敬业担当的责任心。参考文献 [1]陈立平.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10):13-15. [2]刘晴.高职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困境与理性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1):5-10. [3]王晓漪.“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J].职教论坛,2016(32):14-17. [4]李梦卿,杨秋月.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1-26. [5]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张春玉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