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选理论视阈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摘要:根据Sinclair共选理论基本观点,运用语料库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实践,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词汇和词汇之间的共选、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共选的自主学习能力,探讨共选理论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性。
关键词:共选理论;语料库;英语写作
语料库中大量真实的语言事实显示,同一语境下的语言单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筛选。外语教师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言准确是二语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作文的评分体系中,各个分数段都以语言错误的多少作为评分的标准。在传统语法中,语法和词汇一直被认为是语言基本模式的两个范畴,于是形成语法和词汇相对立的二元教学模式,且在外语教学中经常出现两个极端,即“或是过度强调语言结构能力的培养,或是过度强调语言的实际交际和使用”[1]。20世纪80年代起,语料库语言学的迅速发展揭示了许多语言事实,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相分离的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重新定位语法、词汇,重新审视语法和词汇关系就变得紧迫。Nat-tinger和DeCarrico(1992)曾指出,短语是语言教学的理想单位[2];Ellis(2008)也认为语言习得就是学习形式和意义相统一的短语[3]。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共选理论,为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和路径。
一、共选理论与书面表达
(一)共选理论
语料库语言学重要的创始人之一Sinclair的基本观点是,共选理论尤其强调词汇和语法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语言使用具有短语倾向。但共选理论视角下的短语是指交际活动中词语反复共现(或共选)组成的词语序列。其中,最基本的共选关系有两个,即词汇和语法的共选(曾称作类联接colligation)、词汇和词汇”的共选(曾称作词语搭配collocation),以及由两种基本共选关系构建成的另外一些更高层面的共选关系,如语义偏好(semanticpreference)和语义韵(semanticprosody)。其中,词汇和词汇的共选指的是核心词(语料库中称为节点词)与搭配词在一定范围内呈高频次共现;词汇和语法的共选指的是核心词与语法范畴之间的共选;语义偏好是核心词与具有一定语义特征的词语的共现关系;语义韵是核心词与周边词语共同显示出来的说话者的态度立场[4]。如果说前两种共选属于结构、形式方面的相互制约,那么后两种共选显然属于意义表达需要,而语言交际中形式与意义共选,二者密不可分。
(二)书面表达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作文评分标准中(满分15分),如果满足“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性较好;基本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那么考生可得13~15分;如果短文“基本切题;某些地方表达思想不够清楚、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一些严重错误”,只可得7~9分[5]。标准中除了落笔前必须的“审题”外,其他要求实际上都基于语言使用是否准确。2018年初发布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各个级别的英语能力有比较细化明确的要求。其中表12(五级)词汇知识运用能力规定“能使用相关的词汇和词组,讨论熟悉的话题,能恰当使用常见的固定表达”;表13(五级)句法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能有效使用语言结构,能使用多种句式结构”等,都强调表达时运用词汇、搭配、句法结构综合语用能力。
二、研究设计
(一)主要目标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从二语习得、语料库语言学等多个视角,对以共选理论为框架指导的写作教学进行研究与实践,以增强学生语言多层面共选意识,提高学生词汇间共选、词汇语法共选等搭配使用的准确性,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目标。
(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某大学二年级英语专业的两个平行班,约80名学生参与本实验研究,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实验开始前对两个班级进行了写作前测,学期结束时进行了写作后测。作文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评分,评分依据为全国大学英语四级作文评分标准。每份作文的最后得分取两位阅卷人给出的平均数。评分后将数据输入电脑,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作为参照对比,进行分析。控制组按照传统的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组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各组课前先挑选出各个单元的核心词,并利用BNC语料库完成自主学习,然后带着观察到的语言现象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间或有测试作为补充。实验开始前向学生演示讲解如何操作使用语料库,并要求学生重点关注“共选”关系,即词汇间的共选和词汇语法的共选。本次研究假设为不同教学方法的学习者学业成绩无显著差异。
(三)研究过程
前测结果表明,两个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于是随机选取1班作为共选理论教学模式实验班,2班为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方法授课。教学实验过程中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为自主学习阶段,课前通过自学、合作学习观察核心词在上下文中使用特点,并利用BNC语料库查看词汇间的共选或者词汇语法的共选;第二步为课堂讨论阶段,各组代表讲解小组任务成果,全班共享、点评,教师协助完成归纳总结;第三步为书面表达,课堂上限时完成写作。其中,师生共同参与如下部分教学。1.词汇和词汇之间的共选对比名词problem和question前面动词使用差异。课堂上利用在线BNC语料库,分别对problem前4的词语里动词搭配进行检索,得到相关的语境共现5130条。按出现频率的高低来分,排名前6的高频词分别为solve、cause、deal、present、get和pose。其中,solve、cause与problem同时出现的频率比分别是31%和21%,这表明problem与solve、cause两词在语境中共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占52%。由此可得出结论,problem常跟动词solve、cause搭配。语境条中随处可见类似搭配,如,solvealotof(或者anyofthese、theworld’s、thetechnical)prob-lems,etc.同样,经过对语料库中question前4的词语里动词搭配进行检索,得到相关的语境共现5395条。按出现频率的高低排名前5的高频词分别为ask、answer、raise、call和beg。其中,ask、answer与question同时出现的频率比分别是23%和19%,由此可以得出结论,question常跟动词ask、answer搭配。2.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共选英语语言结构中,定语的位置一般比较固定,单个词作定语时,多置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前;呈一定的结构式(短语和从句)作定语时一般置于被修饰的名词之后,被称作后置定语。观察研究“名词+单个形容词”作后置定语这一语言现象,语境共现95094条。按出现频率的高低来分,排名前7的高频词分别为available、Inc、old、Ltd、international、involved、concerned。以上有些词汇多出现于公司企业中,这里观察研究学生常见却又难于理解或易用错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形容词available和concerned。Available语境中常见句子(片段):一是,…therearesomeusefulleafletsavailablefor50peach…;二是,…andtherearemassesofgamesavailableforittokeep…实际上,形容词作后置定语可以扩展成一个定语从句结构,即:…someusefulleafletsavailablefor50peach→…someusefulleafletsthatareavailablefor50peach.部分以-able、-ible结尾的形容词具有被动意义,除了上述的available外,其他如reliable、obtain-able、imaginable、transmissible,等。Concerned语境中常见句子(片段):department(或twogentlemen、parties、individuals、localauthorities、activity…)concerned…concerned一类由动词过去分词转化而成的形容词作后置定语,同样可以扩展成一个定语从句结构,即:departmentconcerned→departmentthatisconcerned.形容词作后置定语更精炼、简约、言简意赅。
(四)结果讨论分析
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了期末考试,对其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两班平均分分别为71.2926、66.6153,标准差分别为8.53008、9.56038。独立样本分析可知,F=2.612,p=0.110,两总体方差齐。t=2.311,df=78,p=.023,可以认为两总体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两总体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6487,8.7058)没有跨0,证实了以上推断,即两总体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分析表明拒绝假设,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成绩均值存在显著差异。虽然没有数据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在书面表达的准确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实验班写作的准确性要高于控制班。
三、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对策
第一,树立共选、共现的概念。英语写作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基础阶段侧重简单句、并列句的构式表达,通过多读培养语感,阅读文本遇到生难词,尤其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实词时,不建议查词典,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猜词”,渐进接受形式、意义共选,关注语境中各种形式的高频“共选”“共现”词语序列。第二,强化词汇间共选、语法间共选。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习语言以较长的词块单位记忆更为有效。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大多数都有意无意地运用记忆技巧,识记大于单词的一个语言单位。因此,必须强化学习过程中词汇间共选、语法间共选的意识。同时必须加强词法、句法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保证准确、流利的书面表达。第三,利用语料库提高表达能力。语料库能零距离提供最直观的真实语料,激发学以致用的内在动机,因此要满足意义交流和更高层次的文化沟通,就要教会学生使用语料库,有效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G.Knowledgeoflanguageanda-bilityforuse[J].AppliedLinguistics,1989(10):132.
[2]Nattinger,J.R,J.S.DeCarrico.LexicalPhrasesandLanguageTeaching[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
[3]Ellis,N.2008.Phraseology:Theperipheryandtheheartoflanguage[A]//InF.Meunier&S.Granger(eds.).PhraseologyinForeign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
[4]Sinclair,J.TrusttheText:Language,CorpusandDiscourse[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4.
[5]新东方在线.2017年6月英语四级作文评分标准[EB/OL].(2017-06-15)[2018-02-20].
[6]卫乃兴.共选理论与语料库驱动的短语单位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2(1):1-6.
[7]陆彦.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英语翻译能力影响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6):200-203.
[8]陆军.共选理论视角下的学习者英语型式构成特征研究[J].现代外语,2012(2):70-78.
陆彦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