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业经济融合发展探思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一定创新,尤其是乡村生态旅游与森林经济的结合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凸显了当地的生态特征及乡村特色,切实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是我国目前农村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的核心。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林下经济;融合发展
近年来,S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发展干果经济林、林木种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围绕南山黄芪北坡杏、特色养殖黄芪羊等发展相关产业,每年举办具有乡村特色的杏花摄影、杏果采摘等文化节,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为当地农户创收。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与经济融合已经实现了初步发展,通过一定的实践探究,探索出适合农村持续发展的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1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形式
1.1生产模式
从培养森林真菌、药材、动物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森林整体经济效益。由于地区环境因素的差异化,不同地区都有自身极具代表性的优势产品,但这些产品受到封闭自然环境的影响无法进行大量生产。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所制造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高质量产品,必须有效降低经营管理成本,而发展特色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最大程度减少运输及销售成本,快速完成产品销售。目前,一些天然产品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产品虽然是天然栽培但没有取得政府部门的质量认证。久而久之,会扰乱市场的稳定[1]。
1.2体验模式
植树造林在农村地区是极其常见的现象,但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或游客而言,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积极推出了体验式旅游产品,这也是目前我国极具发展前景的方式之一。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购买安全可靠的林下产品,这种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共同发展。
1.3休闲模式
休闲模式可以分为闲暇形式及创意形式。林下栽植保健是林下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虽然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森林发展对生态和健康的积极影响尚未被全面证实和评价,但森林中的新鲜空气对于人类健康的价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于市场需求,衍生出了森林疗养院、森林瑜伽等相关行业,相关从业者紧抓机会,大力发展此类旅游项目。一些植被较为茂盛的地区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例如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生态旅游的内涵,凸显市场发展前景[2]。
2农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的措施
2.1加快林地流转,整合生态旅游资源
随着我国林业不断发展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推动我国森林资源增加,同时为林地流转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机遇。我国森林面积较大,但人均森林面积较小,且分布较为分散。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快速实现林地流转,相关部门可以统一规划,将分散的森林集中起来,通过深度开发的方式将其与乡村旅游进行结合。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应当根据现状及未来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寻找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植物。生态旅游的开发应当结合林下经济,对地方特色旅游产品进行有效整合。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全面贯彻落实这一任务,需要确保森林资源不受破坏、林业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可以开发风景、环境、景点等特色资源,营造出良好和谐的旅游意境,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消费项目,实现乡村旅游与森林经济的完美融合。与此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建设人文服务设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实际需求,使之成为旅游胜地[3]。
2.2明确林业经济一体化发展目标,实现多种经营
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乡村旅游景点开发的战略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与森林经济融合,实现二者共同发展。多元发展能够有效避免旅游淡季收入下滑,逐渐将乡村旅游从最初的单一娱乐转变为复杂、多元化娱乐,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要求。同时,农林牧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季节性特征,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动植物、森林生长的时期、阶段,分期开放景区,真正提高淡季的经济效益。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将森林经济产品与加工行业整合起来,体现森林经济产品的多样性、实用性,切实为农民创收。
2.3加大政府部门支持力度,强化整合管理
从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农村生态旅游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森林经济实现了同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行业的开发,注重农村绿化建设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创新,积极引入优质、专业、复合型人才,切实推动农村生态旅游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渗透融合必须积极引进优质产业,获取政府的支持,加大投资力度。
2.4大力研发技术,创设服务机制
为了实现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的渗透融合,企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机构应当联合起来,共同搭建协作平台,多方协作,建立集科研、学习、生产于一体的技术开发及服务体系,实现科研与技术推广的同步发展。第一,根据当地林下经济的现状,积极引入适合林下培育的品种。第二,灵活运用现代新型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建立高效的产品服务机制。第三,为相关的龙头企业、农民技术员及农户提供全面优质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升级服务。第四,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优化,发挥林下经济及林业生态的优势,开发森林资源,将乡村生态旅游与森林经济有效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第五,技术推广部门应当鼓励农户正确看待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护林造林工作。第六,全面贯彻落实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任务,对森林中的动植物进行保护,同时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科学合理利用林业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4]。
2.5统筹林业经济,搭建森林经济复合三维管理模式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深入一线,调查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及森林生态环境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及明确发展方向,将其纳入城市经济发展规划中,整合资源,发挥价值优势,凸显当地的乡村及经济特征,合理开发森林,搭建多功能、多层次、持续性的森林经济复合三维管理体系。第一,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林业经济项目的建设发展,以此实现林下经济持续创新。第二,鼓励当地林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合作,共同发展乡村森林旅游资源,真正提高森林的利用效率及综合效益,全面贯彻落实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第三,立足森林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景观等,明确主产区、二产区的范围,协调经济与生态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创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5]。
2.6积极扩大投资和融资渠道,制定和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及措施
企业及技术推广部门应当充分运用森林资源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大力支持农业经济的建设发展,创设优先扶持基金,鼓励开发具有一定品牌特色的经济产品,实现深加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以此实现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同步发展[6]。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农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支持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技术含量、开发潜力大的发展项目,深入分析林下经济的政策制度以及商业保险,在实现创新发展的同时,有效规避并降低风险。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电力、公路等,基于现有的发展政策,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累丰富的经验,营造良好的环境及氛围。
3结束语
政府部门及旅游企业应当加快林地流转,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明确林业经济一体化发展目标,实现多种经营。政府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整合管理,创设服务机制,统筹林业经济,搭建森林经济复合三维管理模式,积极扩大投资和融资渠道,制定并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贵江.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考[J].财富时代,2020(11):30-31.
[2]文丽.郎德镇林下经济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J].文化产业,2020(24):10-11.
[3]覃必富.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12):247.
[4]周先梅.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的融合发展浅析[J].南方农业,2019,13(30):86-87.
[5]秦浩钧.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的融合发展[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3(9):50-51.
[6]朱万春.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的融合研究[J].农业经济,2017(6):52-53.
李素梅 浑源县林业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