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林业经济论文 > 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研究

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10 19:23:00人气:375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环节之一,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且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区域差异;林业资源建设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现代林业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社会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应通过提高林业资源数量;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增强林业经济建设新技术研发;注重不同地域的造林育林等。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经济发展;措施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林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关键部分,其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木材、药材和森林旅游产品等获得,林业经济在我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里占据基础地位。纵观世界各国,一个国家是否对林业经济发展重视,主要看森林绿化覆盖率的高低,国家的文明发展水平也由此体现出来。在生态要素中,林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在生态建设中意义重大。20世纪,我国没有认识到林业种植的重要性,严重浪费了林地资源,很多生态资源由于人类无节制的开采而濒临枯竭,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使各种社会问题涌现出来,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对我国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我国需要走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高度重视林业工程建设,通过退耕还林、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等针对性措施使环境得以改善,保障环境治理效果良好。林业部门作为基础性部门,能够有效推动林业建设,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林业资源不但要进行林业产品的供给,还肩负生态环境改善的责任。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带来的污染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林业经济发展已成为当今生态发展的主要需求,人们越来越关注林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区域差异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林木乱砍滥伐,导致我国的木材产量不断降低,森林总量逐年减少。在进行人工造林阶段,由于林木具有单一的种类,导致幼林的成活率不高,林业产业的森林资源支撑严重匮乏,造成林业产业基地质量水平较低,对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对森林分布情况了解可知,我国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具有比较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中、东部地区的森林资源略少,但广东、浙江和福建等东南部发达地区具有较高的林业经济水平。虽然我国西部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具有较低的资源利用率,另外有一些问题存在于产权配置方面,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林业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造成我国林业经济出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一些区域资源的拥有量与发展速率不协调。

(二)林业资源建设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林业资源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较少的专业高素质人才,林业建设和管理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在林业系统中仅占14%的比例,而国外发达国家占有30%的比例。与此同时,科技投入在我国林业资源系统中明显不足,技术管理缺乏创新,林业科技贡献少之又少,这种科技上的迟滞发展对我国林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造成生态建设工作呈现出较差的效果。

(三)现代林业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从林业企业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其具有较小的规模和较低的技术含量,工作效率不高。在经济发展中,现代林业具有较低的产品附加值和单一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在整个林业产业中占有较高比例,整个林业产业中占据较少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经济实力,林业经济的拉动力不足,对现代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现代林业产业系统中,林业的第三产业不仅是关键部分,而且能够对林业体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林业现代化发达程度可以从实际上得到体现。

(四)社会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拨款主要支撑着林业经济建设与管理工作,社会化林业建设筹资机制和路径不够广泛。如果政府方面对林业经济投入收紧,就会导致林业建设的管理资金断裂,这就使国家不断增高林业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而林业资源建设和管理方面广大民众缺乏较高的参与热情,社会资金筹措方面渠道有限,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国家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在林业经济发展建设中举步维艰资金不够充足。

三、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提高林业资源数量

森林资源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不断提高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能够使地区林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要想使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需要从树种的选择、培育、养护等各个环节入手,对森林树种成长加大监管力度,使树木幼苗的存活率进一步提高,对林地以及湿地加大清理力度,逐渐扩大林业资源发展空间。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不仅可以使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而且能够使林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到缓解。林业资源的不断发展能够使制作成本进一步降低,市场浮动价格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互联网和媒体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使林业品牌的形象力不断提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缓解改善。

(二)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在林业经济发展中,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使林业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各地区要按照我国的林业政策,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将结构优化方向进行确定,使林业市场流通进一步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市场现实最大程度的开拓。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林业经济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融通,实现中小型林木企业的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达到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一定的理财属性,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林业产业进行开发,成立林业龙头企业,使其能够对其他中小型企业起到引导作用,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三)加大林业科技投入

对林业产业科技水平加大重视力度,能够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的有关政策,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林业产业科技的整体水平,科研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加强素质提升和技术创新,通过降低林业经济的生产成本来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如今,一种多功能智能设备被我国应用于木材分检中,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木材分选检查设备,能够代替六个人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使林业经济的生产速度不断提高,对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所以,提高林业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在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增强林业经济建设新技术研发

林业经济发展在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下主要依赖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要对林业新技术不断推行,例如林业建设中微生物净化技术的应用、林业建设中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林业产品生产监控中电子仪器的应用等众多方面,各地区要从技术层面上给予这些林业新技术大力的支持,其中基因工程培育林业新品种技术、新型的复合木基质材料、数字信息技术等均属于核心的林业新技术,都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注重不同地域的造林育林

在林业经济建设中,各地区要遵循自然规律,以自然规律为基准加强林业经济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增强保护意识,对人文社会背景和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对原始植被和自然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在林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生态环境的原生性进行保护,对其再生性进行重视,确保不同区域的植物能够和谐共生,从而使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平衡性得到有效维持。另外,林业经济建设要对不同地域的绿化建设和基础道路设施建设加强重视,从而使环境的整体质量得到全面改善。综上所述,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林业经济的发展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林业、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建设,积极解决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林业产品供给,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凡斌,荀龙巧,廖文梅.林业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J].林业经济问题,2013(2).

[2]宋洪峰,王刚,陈建成.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林业经济,2013(12).

[3]孙艳武.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4(8).

[4]秦涛,张骅.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2013(6).

[5]申成才,白占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4(18).

[6]王志新.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J].吉林林业科技,2010(1).

[7]凤鸿强.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5(6).

作者:张高锋 单位:郑州市森林公园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