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措施
摘要: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既是相互依存关系,又是互为抵消关系。对于地方而言,探索合适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森林资源供应体系;强化组织引导力,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地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措施,为地方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各领域对林业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提升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性,促进地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成为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地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虽已初见规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内涵
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林业生效效益和林业经济效益两大方面。林业生态效益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对水源土壤的涵养保持,对空气质量的改良,对防风防沙的强化等效益。而林业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林木成材后可以用于建筑行业、造纸行业和家具制造行业等领域的生产生活用材。将林业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细分也可以包括:涵养水源,森林的生态系统能够在洪水季节抵挡洪水侵蚀,能够储存水分;固碳制氧,林业资源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氧气,也能够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制作有机物质;固土保肥,林业生态系统自身就具有固土保肥的作用,枯枝落叶能够储存降水,减轻预习对土壤的冲击作用;经济效益,丰富的林业资源可以为建筑行业、家具制造行业、造纸行业等领域提供原材料。比如以树木制作的环保纸巾、环保筷子、环保家具等,制作纸或者家具剩余的木料还可以用到建筑工地的木材中,这就充分发挥了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地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森林资源生长周期较长
森林资源生长周期较为缓慢,出于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常依赖于森林资源的自主生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木贸易的发展。如果要求短时间内获取森林资源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所以,森林资源生长周期缓慢也是阻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地方林业资源较地域化
全球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等地区,我国森林资源占比较高的是东北地区,但东北地区对森林资源过度开采,导致森林资源流失。而其他地区为了维护生态环境不得不人工种植。这就造成了林业资源地域化的现象。还有些树木或者草本植物较地域化,在其他地方不容易生长,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能依靠地方管理。
(三)林业合作方式较为单一
林业合作中,地域差异较明显,但合作方式差别并不大。主要是依靠劳务合作和合资经营来进行林业经济贸易。这些合作方式都缺乏流动性,并不利于林业贸易合作的长效发展。
(四)容易造成林业资源浪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林业经济效益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地方为了提升林业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例如,忽视森林资源生长周期慢的特点,大量采伐林木,导致生态资源流失严重。因此,需要地方引起重视,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三、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森林资源供应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关键作用。为了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持续经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结合国家政策支持和本土特色,不断完善森林资源供应体系。以保证森林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和发展,并将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党员干部带领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狠抓建设,加快实现对地方生态建设的大发展和快发展。
(二)强化组织引导力,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中,森林资源多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出现,并不对其进行深加工。这样的现状就给林业经贸合作升级带来了影响。所以,为了提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应该首先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对森林资源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提升森林资源的价值。因此,借助科学技术完善林业科研队伍非常有必要。林业科研队伍负责提高森林资源产量,并培育速生的优质新品种,森林资源利用率。定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验收森林资源的加工质量,防止出现森林资源的浪费与过度开采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开采加工成本。同时,在地方政府带领下可以实施领导包乡、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点的管理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加速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在领导干部带领下,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了,齐抓共建的氛围也形成了。地方政府还应加大对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促进全县林业生态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
(三)注重地方特色发展需求,强化国家宏观调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日益提高。需要我国在林业合作的过程中,努力将环保、低耗、高效等理念与森林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贯彻每一个环节,为我国的林业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于林业经贸合作的管理,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加强我国的宏观管理,保证在林业合作中掌握主动权,要求相关林业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对外合作,在点滴细节处保证本国森林资源的长效利用与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我国在林业经贸合作中的长效发展。这对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着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相关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紧紧抓住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围绕保持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把每条小流域既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又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滩综合治理,达到了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步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退耕还林质量回头看活动和“813”生态建设提升工程(用3-5年时间。打造8个生态乡镇、100个生态村、3万户生态户),并成立专业造林队,对全县退耕地造林进行拉网式补植补造,完成加密补植5.04万hm,进一步提高了林业建设水平,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四)注重科技合作支持,加强多边贸易合作
在网路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科技承包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技术和生产整合到位。同时,坚持封造并举,宜草则草的原则。积极推广“88542”水平沟整地、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等整地模式和苗木定干深栽、覆膜套袋保墒等抗旱技术,有效提高了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逐步形成了北部水保饲料林及中部生态经济林、东部优质经果林、西部水源涵养林的林业生产格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地方上下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花园、大果园为蓝图,培育壮大林果产业,扎实推进林权改革,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着力推动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努力开创地方林业建设新局面。首先,应该突出地方特色,制定林果产业发展规划,将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引入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将经济效益发展与生态效益发展并重,使新建与改造同步。着重发展庭院经济、设施栽培、嫁接改良等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提升农民人均收入的同时,更提高了地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其次,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林改工作。解放林业生产力,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深化政策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林改工作。以村为单位,对集体林进行评估和确权,对以确权的集体林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使农民经济水平带动地方经济水平。最后,以建设生态新农村为发展目标,深入实施“813”生态提升工程,加快生态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生态户创建步伐,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开展退耕还林质量回头看活动,强化抚育管护,抓好修复完善。进一步加大荒山荒沟治理力度,切实减少水土流失。坚定不移地实施封山禁牧政策,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提高地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积极合作。通过不断完善森林资源供应系统,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现象。通过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资源的附加值,减少林业合作中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在提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地方林业特色,落实国家政策,促进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学武.拓宽林业发展思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J].吉林农业,2015(17).
[2]李春宇.简析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4(13).
[3]常建新,尤其明.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的协调[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
[4]谈俊强.农区林业经济的思考[J].经济师,2013(6).
[5]饶晋辉.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6(2).
作者:陈星 单位:驻马店市林业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