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发展方法探究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营林管理环节的主要问题
(一)林业生产水平低下
在种子园林的建设方面,母树的生产和管理水平较低造成的幼种类型单一、幼种选育困难、幼种推广力度不足等现象明显,而且在基地内部存在良种培养、选用、推广、引种、利用等多方面的不足。在营林更新和改造过程中,营林数量和质量难以平衡,种苗投入量超过预期计划量,营林前期投入过高导致后续环节的“有气无力”,而且营林选用的树种结构比例失衡,不能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营林效果较差;在人工林营造方面,缺少与林业市场(经济)的契合,缺少对于营林培育和保护等多方面的长远计划,不能兼顾市场经济的因素,营林生产的产品(商品)面临销售危机等。
(二)经营管理形式单一和科学技术落后
我国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工作中,对于营林管理环节多采用粗放式、自由式等随意性较大的管理形式,欠缺集约化、制度化等有效的管理形式,加之经济利益和其他外在因素的驱动,导致我国在人造林和其他营林项目中,面临林分质量差、林种单一和林分结构单一的问题,而且在(幼培)丰产林、部分常规造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缺少合理计划和有效措施,均表现为效果较差的短期经营管理行为,不能满足集约化管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林业项目中,缺少规程性、有效性、计划性、适应性的指导原则,不能使基层单位因势利导,林业工作处于被动执行的局面,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研究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涵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经济能力,即表现在能源、资源、资源储量、经济效益和增长率等方面的经济效益;2)社会能力,即表现在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社会稳定性等方面的社会效益;3)生态支持力,即表现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生态效益。
(一)提高营林管理实效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辅助产业,而营林管理在储备植被资源、推动林区经济发展、加速林区生产效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强营林管理的实效性,推动林业建设的高产化、优质化、高效化、产业化改革进程,以营林管理为圆心建立整合、保护、发展、稳定生态环境的产业圈。营林管理项目的实效性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发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是提高对营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加大对幼林抚育的资金投入,还要转变传统的营林理念,即要做好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和验收,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调动基层单位参与营林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争取做到优抚优育;第二个方面是严格控制营林投资关、技术关、质量关、生产关,确保营林补偿金的发放工作和营林验收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快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进程;第三个方面是建立健全营林管理体系和机制,提高营林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存在过度采伐、已发生森林灾害的林区建立档案,对于采伐合理、未发生森林灾害的林区建立监测、调查系统,同样建立信息档案,便于开展营林管理工作的后续环节。
(二)保障林业经济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是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营林生产管理工作要求根据不同树种的经济效益,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制定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保证营林的成活率、生长量和保存量,提高营林项目的经济效益。
保障经济效益的第一个手段是实现林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优质化配置和促进林业生产结构的重组,加强林业产品整体结构的重组进程,争取延伸林业产业链,并保证其不断完善和扩大,实现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个手段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选择适宜的树种用于营林项目中,再者,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培养适合于本地生长的高售价林业产品和速成林业产品,做到合理施肥和防治火灾、病虫灾害,必要时可调整现行的营林计划,并且须设计林业产品的销售网络,确保林业产品的经济效益。
第三个手段是调节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计划,争取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即对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在满足林业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原料林、竹林、速生丰产林等诸多经济林领域内的林业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则逐步由简单加工转化为综合化深加工,同时保证新产品、新技术,(新)原材料的开发;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则要求研发优势产品,开拓(木、竹)林产业的发展前景,延伸其相关产业链条,提升(木、竹)林产业的附加值,同时兼顾森林业、花卉业等方面深加工,不断创造新的经济收入方式。
(三)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的第一个手段是优化种苗基地建设方案。其第一点是提高种苗的选用技术,加大优良种苗的选用力度。目前,我国林业产业中种子园的建设尚处于第二代,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第三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为贯彻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站在长远利益的角度上,从建设种子园着手,优化种苗基地的建设,提高林业产业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第二点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整合、优化林木结构,即加强保护、抚育母树林,增加其所占比例,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再者以中龄林或者近树林等营林项目代替原有的老龄林,适时适地发展、培育、改造针阔叶母树林,用以调整、优化林木结构并且实现经济效益。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的第二个手段是淘汰落后产业,改造和创新传统型、优势型产业,支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和不断重组。林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林业产业的整体趋势,在控制生产成本、保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达到苗木优质生产的终极目标。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的第三个手段是积极引进林业人才,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活力和智慧,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市场推广和科学研发,争取以最低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善植被绿化工程、分析控制林业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必须正视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断采取合理的措施,兼顾实现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价值。
作者:张必明 单位:广西乐业县国营同乐林场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