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科学发展论文 > 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论文

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07 21:46:00人气:393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1、现实意义

“三农”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目前情况看,三农的资金投入主要是三个渠道:一是农民自身的投资;二是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有关补贴;三是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其中信贷资金投入占有很大的比重,统计数字表明: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中,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占到8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已达到90%。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凸显。但是,随着农信社法人治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不良信贷资产成为阻碍农信社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风险,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课题结合实践,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如经济体制、农村金融环境、农村信用社内部人员及客户等问题,分析制约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效果的内外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对于农村信用社防范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本研究从理论高度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同时,分析国外的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运作模式,为我国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另外,结合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建立农村信用风险体系的必要性,并从国家制度、农村的特点、信用社工作员工的素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了构建科学的、具有我们农村特色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积极的参考意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外的农村金融合作现状综述

目前各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内部治理制度上基本采取多级法人制度,一般都有较为完备的行业自律治理制度。主要有以下模式:

(1)德国

第一层是地方性基层农村信用合作社;第二层是三家地区性的管理机构;第三层是全国性的中央管理机构。基层合作金融组织直接经营货币信贷业务。地区性的管理机构主要为基层合作金融机构保存准备金和融通资金,提供信息。全国性的中央管理机构,主要处理地区行无法承担的付款业务等。每家基层合作银行都要按年度以其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存入特别专项基金――贷款担保基金,一旦成员行出现大的危机,由该基金全额补偿。

(2)美国

第一层是美国中央信用联社,第二层是联邦土地银行、合作银行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三个地区性合作金融组织,第三层是各地区性合作金融组织的基层组织。监管机构由全美信用社管理局和各州政府设立的信用社监管机构组成,共同承担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提供融通资金的任务。有着完善的存款保险系统。

(3)法国

第一层是农业信贷合作社,是基层民间组织,第二层是省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第三层是法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总行。总行的资本金由政府财政拨款,省和地方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资本金是社员自愿投入。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总行是最高管理机关,受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双重领导,是一种商业性质的政府行政机关,不经营一般的信贷业务。

2、国内农村信用社管理现状及研究综述

国内很多学者对于国外的金融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为我国的农村金融合作提供参考意见。奎立双、冯平涛在《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外生性特征及借鉴》中认为:国家在资金扶持、产权适时退出、经营风险治理制度和建立合作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四个方面的外生干预,对于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极其必要。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廖富洲介绍了日本和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认为内部民主治理、外部监督治理和行业自律治理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西方各国合作金融治理的成功经验等。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比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起步晚,发展道路曲折。尽管目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发展前景较好。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作出了较为科学的设计,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规范化的合作经济模式、一级法人制的合作银行模式、分散化的商业银行模式、多级法人的合作银行模式。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很多问题,如:机构定位不明确;保本经营与管理水平低,潜在风险大;大量的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违背了农村发展合作金融的原始初衷;没有独立的联行体系,结算渠道不畅成了阻碍、制约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瓶颈因素。

3、我国农村信用社当前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农村信用社在办理信贷业务的过程中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存在逆程序操作现象。

(2)风险管理理念存在问题。重经营、轻规范,农村信用社往往在风险已发生或已存在情况下采取补救措施,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存在重视不足的情况。

(3)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贷后检查则存在应付了事现象;贷款担保措施未落实。

(4)规范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农村信用社的规范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以定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工作不够到位,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合理化不够,管理方法陈旧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