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摘要:绿色经济要求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履行披露环境信息的义务。但是,当前我国环境会计发展仍处在探索阶段,在制度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陈述及实例的分析,深层剖析了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绿色经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1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1内容不完整,形式不规范,缺乏可比性
根据《信息披露评估报告(2017年)》得到的结果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大概有857家公司以公开或半公开的方式向外界公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责任报告。近些年,虽然我国也在大力提倡经济与环境的和平互惠发展,倡导企业走绿色管理之路,积极发展环境会计[3]。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会计起步较晚,相关制度和法规建设不完善,使得某些上市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
1.1.1形式不规范
我国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环境会计准则,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没有一致的认识和规范。而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与环境有关的信息通常分散在财务报表的不同部分,其中一些信息在说明中简单提及。环境会计的非标准披露使企业难以确定环境支出的利弊。
1.1.2披露不完整和缺乏可比性的信息
目前,除了受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的和某些特定的污染严重的上市企业之外,我国其他大部分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都属于自愿披露。而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大多数上市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来使用定性描述,缺乏与环境数据相关的定量披露。信息披露流于表面,强调形式而非实质,缺乏统一的会计制度,也导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数据缺乏可比性。
1.2缺乏可靠性
一方面,由于考虑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在披露相关环境会计信息时,管理层将会有选择地披露对上市公司有利的信息,比如环保投资、环境污染治理等,故意避免披露重大的环境事故、环境罚款支出等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负面环境信息;另一方面,出于对企业融通资金、建立更好的企业形象的考虑,管理者会对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虚假披露。这两方面因素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可靠性[4]。
1.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不强
我国上市公司大多选择用历史过时信息来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就使得所披露的环境信息不具有前瞻性。由于大多采用定性描述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披露方式,使得一些长期性的环保投资所能带来的收益以及环境污染在后续期间的支出都无法在当期进行确切的成本效益衡量。这些因素导致环境会计信息时效性不强,对企业本身以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用价值不大。
2环境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环境会计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环境会计起步较晚,研究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建立与之对应的环境会计制度,也没有完整的准则体系来规范和约束环境会计信息内容、环境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在核算环境会计信息时没有标准的操作规范,也导致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知道如何从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中分辨出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
2.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也公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法律和法规。2010年,国家环保部门公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审阅并通过了修订的新《环境法》;2015年,由环境保护部和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些相关的法律文件都对上市公司应当承担的环境信息公布责任提出了要求,但是对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具体方式和披露的具体内容并没有作出详细的要求。除了相关法律规定的16个必须披露环境信息的重污染行业外,其他上市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仍有较大的自我选择性。
2.3企业不重视
企业大多以盈利为目的,为了创造最大的利润,企业管理者大多着眼于短期利益,更多考虑的是对环境保护的输出会增加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而忽略保护环境给企业带来的长期利益,也不清楚环境会计信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
2.4缺乏专业的环境会计人员
环境会计是顺应经济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理念下的新兴学科,其虽然具有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但主要目的还是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所以环境会计应该结合会计学与环境学的思想,这就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型人才来完成环境会计工作。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缺乏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掌握,专业培训也比较少,导致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缓慢。
2.5环境会计缺乏审计监督
目前,我国没有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机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质量更多取决于企业的责任意识,在没有第三方审计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选择隐藏部分环境会计信息或披露虚假环境会计信息的情况就不可避免。
3对策建议
3.1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制度
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坚实后盾。我国应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制定适合我国环境会计的制度。在一系列环节中明确环境会计的具体操作规范,例如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为上市公司提供完整、综合、全面的环境会计信息提供理论依据。
3.2加强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
上市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法规的驱动力和制度的规定。美国的环境会计研究起步早于中国。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了很多需要上市企业明确且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法律法规。虽然日本在相关领域的起步较晚,但建设速度非常快,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在当前已有的制度规范下有效施行。我国应该借鉴这些国家制度建设的经验,尽快完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使其能够严格依照法律和规定来披露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
3.3提高重视程度
企业应了解环境会计信息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企业对社会的环境责任,了解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一方面,治理层可以将环境绩效纳入企业经营绩效的考核中,促使管理层积极主动地考虑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充分考虑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另一方面,管理层也应该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保护氛围,为企业推行绿色经营和更好地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创造条件。
3.4培养专业的环境会计人才
环境会计的多学科综合性决定了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知识和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如何提高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环境会计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应实施该领域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知识保障。
3.5加强环境会计信息外部审计
环境会计信息需要外部审计的参与,以确保用户能够接触到真正可以信赖的环境会计信息。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并加强独立机构的审计,才能更好地规范企业行为,切实可行地提升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容,谭俊波.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5-57.
[2]张本越,申振.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环境会计的重新定位及其发展的策略[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8-76.
[3]孟召博,徐步朝.基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矿产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企业经济,2017(9):124-128.
作者:韩静 厉明健 杨晓婉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