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绿色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为发展绿色经济可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各地政府均积极投入到绿色经济发展中。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倡节约,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不但得到了世界各国与不同地区公众的普遍认同,而且得到了沿海城市与国家的大力关注。文章主要研究了沿海城市发展绿色经济中存在的不足,并自林业经济、绿色能源、节能减排、绿色农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沿海城市发展绿色经济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经济;林业经济;绿色能源
一、绿色经济的界定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结合传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协调,是产业经济为了达到保护环境、保证人类身体健康而创造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经济不同于传统产业经济:传统产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使人类身体健康受到了较大影响,是一种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则是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充分利用资源能源、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新型经济。绿色经济是一种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显著不同的新型经济结构,有利于达到保护自然环境、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发展绿色经济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经济模式。
二、沿海城市发展绿色经济中存在的不足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绿色经济发展依然有待提升。当前沿海城市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口数量不断攀升,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并表现出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沿海城市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同时加大了排放量,建材行业、化工行业、造纸行业、钢铁行业排放出大量废气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沿海城市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明显上升,表现尤为突出的当属酸雨的出现,尤其是三明和南平。沿海城市消耗的能源资源不断增多,排放的废气废水对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治理环境投资巨大,要想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则面临着诸多困难。党中央提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沿海城市逐步意识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必须要利用最短时间完成能源结构调整,逐步引入大量新能源与再生能源,如天然气、水能与风能等,但数量过少。因此对于沿海城市来说,只有尽快实现能源、经济、环境三者的友好相处才能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二)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近几年沿海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水土流失严重现象依然没有得到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之处,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第一、沿海城市不具备丰富的土地资源,农耕用地数量过少,建设用地得不到批复。再有沿海城市还存在着严重的土壤问题,土质不断下降,农作物产量不断减少。第二、农民不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重视保护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水土流失。当前沿海城市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过多,对土壤与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再有,虽然禽畜养殖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产生了大量污染物,远远居于工业污染之上。水产养殖分布不合理,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现象。第三、城市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治理。第四、还存在着严重的工业污染,工业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有的工业企业着眼于近期利益,而不重视保护环境。第五、有的社会公众不具备保护环境意识,当前虽然一部分消费者已经出现了绿色消费思想,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还需一定的时间。
三、沿海城市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措施
(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着力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夯实绿色经济基础
沿海城市为了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继续发扬传统做法,切实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不可比拟的水热条件。第二、沿海城市还需着力引进高素质林业专业人才与先进林业技术,不断投入大量资金,主动联合当地高校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各企业单位还需意识到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引进复合型人才大力研发新型林业产品,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三、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先进做法,鼓励社会公众开展绿色消费。如应用价格补贴与绿色采购等各种方法,对购买绿色林产品的公众给予一定奖励。第四、林业生产还需兼顾其他三大产业发展,要想保证林地收益不断上升,还需重视招商引资工作。
(二)研发绿色能源,提倡节能减排,推行绿色经济
沿海城市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则需考虑新能源开发、产业结构转型、减少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排放等各个方面因素。第一、沿海城市有着大量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这些丰富能源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其在将来一定时期内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所以开展新能源研发不但要具备高素质专业人才,深入探索新能源,而且还需及时推出优惠政策,为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创造良好的氛围。第二、产业结构尽快完成转型,严格限制高投入高排放产业的发展,鼓励其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改革步伐,对企业生产加强管理。鼓励其生产节能产品,自国家政策、财政资金、国家税收等各个方面为节能项目研发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我国工业尽快完成转型。国家还需重视第三产业发展。第三、限制建筑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建筑节能产品有待更新,创新重点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为了及时引进建筑节能技术,要大力开展建筑节能设计、提高施工技术与检测技术水平。鼓励建筑施工中引入节能墙体材料与隔热铝型窗框等新型材料,同时支持其应用节能空调。为了减少交通运输行业能量消耗,沿海城市也要投入大量资金,着力研发交通节能新技术,鼓励交通行业应用节能交通工具,建设高质量运输通道,如改革当前旅客运输结构与城市交通结构,建设一定数量的轨道交通,实现交通体系的节能减排。
(三)提高农民参与绿色经济积极性,发展特色农业
沿海城市还需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强调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农业生产中引进先进技术,主动应用新型农业生产科技,第一、发展绿色农业必须借助广大农民的主动参与,所以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与科学知识,农业专家与农林专业大学生要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对农民开展科学知识培训。第二、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农民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业科技投资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多元化,对个人、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农业技术研发给予一定奖励,为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充足资金。农业资金投放要及时调整方向,在农业科学基础性研究方面加大投入比例,有力推动农业技术发展。第三、鼓励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产农药化肥必须创新,积极推广绿色农药与绿色化肥,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新技术,创建新型农业生产环境,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提高经济收益。鼓励特色突出的城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漳州则要大力发展自身特色产业,对企业、农民发展农产品绿色品牌的给予大力奖励,支持其进军国内外市场,推动绿色农业健康发展,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增加农产品出口数量,如海峡二岸花卉博览会活动,强调引进新技术、寻求合作伙伴、进军海内外市场。农业功能进一步增加,鼓励花博园、茶博园、生态园等快速发展,同时推动了农业文化与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再有,沿海城市还需结合农产品生产目标与当地自然环境着力研发科学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绿色农业产品。
参考文献:
[1]聂玉立,温湖炜.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
[2]张小刚.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作者:董伟 单位:中共盐城市大丰区委党校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