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内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实施国贸专业双语教学时应充分注意实践类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双语师资培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优化等问题。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
1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即“BilingualEducation”的意思是在学生教育中同时使用第一语言(母语)及第二语言(外国语)。当前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普遍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asSecondLanguage)。双语教学指的是使用两种语言教授课堂内容。双语教学一般包括三种形式:(1)浸入型。此方式中教师使用中文讲授课堂内容,仅仅在解释一些重点词汇时使用英文。(2)保持型。该方法中教师交叉使用中英文讲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用英文理解专业词汇、思考问题。国内高校双语课程的教学普遍停留在前两种模式上。(3)双语思维模式。教师采用原版教材,授课基本用英语,学生作业、考试等一般使用英语[1]。
2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1双语教学是国家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要求
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双语教学,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金融、贸易、法律等专业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需要更要先行一步[2]。双语教学是高等院校进行的一项创造性的教学改革。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明确提出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全国众多高校开设了双语课程,其中管理学、经济学、理学等学科门类占双语课程很大比例[3]。因此,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符合国家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2.2双语教学是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地方外贸企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沟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其学科建设应与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可以加强国贸专业学生对其它课程中专业知识的理解。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国贸专业学生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不仅仅要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外贸操作的基本规则,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因此,国贸专业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不断满足市场、岗位和社会需要的举措,也是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
2.3双语教学是促进学生就业和考研的需要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外贸进出口流程操作岗、外贸营销岗以及跨境电商运营、操作岗等。纵观这些岗位的就职要求可以发现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熟悉产品中英文细节信息、了解行业国际动态、掌握国际业务谈判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国际商务沟通、协调和配合能力。通过双语教学,国贸专业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大量的国贸专业英文术语,进行进出口业务流程情景模拟,还能使学生学习地道欧美习俗文化,适应英语交流环境。另外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尝试考取硕士研究生。对于国贸专业学生来说,考研英语是一大难题。学生不仅需要扩大词汇量,增强英语阅读能力,还要拓宽英语阅读面。增设和完善双语课程可使学生在课堂上积累词汇,同时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因此,国贸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可以提升国贸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协助学生在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企业和岗位需求为培养方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着眼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实施双语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双语教学中应增加实践类课程和项目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应不断完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实现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变[4]。首先,双语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学时,国贸专业应充分建立实训室,安装实训操作软件和实训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课程中模拟操作各岗位工作流程。其次,双语教学中也应注重校企合作,在当地企业设立校外实习培训基地,为学生见习、实习提供场所。学校也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发实践类课程。另外,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国贸相关全国比赛,如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跨境电商大赛等,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参赛,协同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3.2注意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的选择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不太好,所以双语课程的教材多为中英对照版或者原版翻译、改编版。这些教材内容上比较符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一段英文对话伴有中文翻译。但是此种教材不利于学生词汇积累和阅读习惯的养成。相反,有些双语课程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往往与我国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不符,内容上学生阅读起来也有很大困难。因此,双语教学课程在选择教材时不仅要注意内容是否符合国贸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同时要注重该教材是否与学生的英文水平相当。教授国贸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师可以在借鉴原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亲身教学经验,编写一些在教学体系、内容设置、阅读难度上适合本校学生的英文教材。
3.3注重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
师资问题是国贸专业双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丰富国贸从教经验的老教师英语口语往往不太好,而英语水平较好的年轻教师则外贸进出口业务操作经验不足,在课堂上难以熟练引用实例讲解。因此,国贸专业双语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需要有专业的外贸从业知识。首先,学校应积极组织年轻教师去国内双语教学开展较好的高校培训和学习,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去海外深造。其次,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引进行业专家来校交流、讲座,用外贸实际操作案例丰富学生课堂。另外,对于一些重点学科、急需双语教师的专业,学校可以专门培养“双师型”教师参加实践能力培训项目。“双师型”教师指高校教师不仅具有本专业任教资格和经验,同时具备在企业第一线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实际工作的经历。
3.4丰富国贸专业双语教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仍然是“浸入式”或“保持式”双语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流程是“单词―课文―练习”,以双语讲解国贸术语、词汇为先导,以大段翻译、讲解课文内容为重点,再辅以课后习题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为学生讲解国贸专业术语,而不是用双语讨论国贸理论、案例或进行国贸沟通与谈判。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双语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前,教师告知学生本单元课程要点、专业词汇表达等。在授课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双语讨论。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小组集思广益能给出更优的方案。授课后,教师应布置小组作业,如相关课题情景模拟、商务谈判、沟通或者演讲等。各小组相互点评,吸取经验,最后教师给出意见。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5优化国贸专业双语教学考核方式
国贸专业的双语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应充分体现应用性,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目前普遍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40%,而平时和期末作业往往是课后题、案例分析或者英文论文。这些作业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在双语课程的考核中,教师可预先分给各小组不同课题资料,小组学生在给定时间协同完成英文PPT制作和展示,同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英文纸质报告,对小组课题内容、涉及的专业术语及词汇、小组成员分工等加以说明。教师根据学生PPT展示效果及纸质报告综合给出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李平.论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应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4):100-102.
[2]刘杨,王庄严,李莹.浅谈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7):63-64.
[3]詹丽华.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施[J].新教育时代,2015(11):281-282.
[4]张灿.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问题探讨[J].对外经贸,2017(1):157-158.
作者:王佩佩 单位: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