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浅论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一种行政区划型经济,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接口桥梁,是典型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个性经济、差异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底部基础,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县域城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吸引农业移民就业、连接城乡市场、转移城市产业的主要承载地。但存在着发展要素缺乏、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动能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营商环境不优、产业体系不全等一系列问题和短板,对此,必须有效破解。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较为完备的各种经济活动总和。县级政府具有独立的资源配置权限,县域经济活动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流通等各个环节,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这些活动基本是在行政区域内完成,是国民经济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的基本运行单元功能,是国民经济循环的坚强支撑载体。在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作为独立的经济运行区域,县域经济可以实现空间的有效拓展,基于独有的地理位置,进而扮演了重要的经济发展角色,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县域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能够实现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相互连接,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扩张的大潮下,生产、生活成本不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布局并且转移到城市以外的广大县域地区,这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由于县域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承载城市转移产业的集聚发展,因而吸引着众多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大城市发展空间的压力,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县域经济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承载大量的乡村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就业平台与就业机会,从而避免出现大量劳动力浪费,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建议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创新举措,找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
――深化改革,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改革,补短板、破瓶颈、强要素、优环境。县级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优化行政服务机制,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如,可以让行政审批手续尽可能地简化,实现一站式的服务,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持续优化宏观经济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数字经济建设,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强顶层设计和产业规划,推动数字经济在县域快速发展。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结合县域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资源要素等条件,着眼长远进行规划布局,让数字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以数字经济引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优势产业。要全面深化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一,在农业发展中,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变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重点要抓好土地整合流转工作,积极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有效提升农业产业质效。同时,要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建立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区,大力发展直播销售、网红经济等。第二,在工业发展中,要通过立足本地实际,合理开发利用县域特色资源,致力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县域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县域特色工业体系。第三,在服务业发展中,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在优化城乡环境的基础上,整合本地自然与人文资源,积极推动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激活县域消费市场。郡县治,天下安。在新时代,必须努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牢底部基础。
欧阳引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委宣传部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司法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