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味教学探究
【提要】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阅读、写作等其他语文方面的学习起到带动作用。但传统的汉字教学多为拼音识读、解释字义、反复抄写及听写,简单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厌学情绪。以儿童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求汉字教学的趣味方法与形式,寓教于乐,提升汉字教学效率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趣味教学
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能有效带动阅读、写作及其他方面的语文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中高年级学生要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一、汉字趣味教学的基本内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趣味”意为: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在《心理学大辞典》指中“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它与需要相联系。”趣味教育可归纳为以人的心理情趣为主导,在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主动而有规律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理论、知识和真理,提高人们学习的乐趣。传统的汉字教学多为拼识读音、解释字义、反复抄写及听写,简单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厌学情绪。汉字教学需要引入趣味教学形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轻松学汉字、快速识读、书写、运用汉字的目的。当然,小学汉字趣味教学还要遵循科学性、渐进性、实用性原则。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等,科学合理地按汉字的造字规律与结构规律,在教学中融汉字形、音、义三位于一体,选取合适的汉字趣味教学形式,据低中高不同年级学生,在设置教学内容与趣味教学形式时,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还可充分利用生活实践来激发学生兴趣。
二、小学汉字趣味教学的有效形式
有效的趣味教学形式能为汉字教学增色不少。根据教学经验,可将汉字趣味教学的有效形式总结如下。
(一)字理规律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提出汉字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与专注。前四者被学界公认为四大造字或构字法。这“四书”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得排列正好适合儿童认知的顺序。象形字简单直观,如日、月等字,可采用汉字与实物图片对比的趣味形式教学,让学生加深印象与理解;指事字的学习,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找到提示符号,教师采用“添笔变字”的游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日”字添一笔可成“白、旦”等指事字;会意字的趣味教学形式较多,如,可以将偏旁和字义结合起来,“休”就是人靠在树上休息,又如结合汉字构型规律单字叠加:木――林――森,人――从――众等;形声字学习则可紧扣形旁和声旁,如“曼”,有心走不快是“慢”,见水装不完是“漫”,长草难收拾是“蔓”等。字理规律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区分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记住形旁的表意规律,是减少学生错别字的有效教学手段。
(二)创设情境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涣散,创设情境,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音乐激趣等手段创设教学环境,提学生高识字效率。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汉字学习视频,如《汉字宫》《快乐学汉字》《迪迪豆豆之汉字小侦探》等,一些篇幅短的视频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汉字剪纸也是不错的情景式趣味教学形式,学生动手又动脑,使汉字变成饶有趣味的文化。情境创设汉字教学非常符合低幼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汉字,化难为易,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趣味故事
趣味故事对小学生学习汉字字音字形字义可起到重要作用。如识别同音字的故事:从前,有个纨F子弟,学习不好,好吃懒做,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随手一写便招呼仆人去买。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哈哈大笑。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将“枇杷”误写成“琵琶”;如认识形近字的故事: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派人送来一张“战表”,上面写着“天心取米”四个大字。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都不解此谜。官员何瑭解释:“这是要夺我国江山。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在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原信退回。匈奴首领拆信一看急令退兵。原来信上变成“未必敢来”。趣味故事教学既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汉字的魅力,也让学生一定程度上懂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
(四)游戏识字
汉字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游戏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有竞争气氛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奖惩机制的加入亦可加深印象,督促学生加强学习。结合教学实践,下面总结几项实用高效的游戏识字形式:开火车――教师教授新生字后,为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问同学:“小小火车哪里开”,学生争先恐后:“这里开、这里开”,老师即可挑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前向后依次认读已学汉字,若遇学生学习不牢说错,则请其他组小朋友做“修车员”进行更正;猜谜语――主要是猜单字字谜,教师既结合字形又结合字义,让学生竞赛猜字谜,如:一只黑狗,不叫不吼。动作表演“你来比划,我来猜”;笔画“加减换”等。动作表演、开火车等游戏适合简单的汉字学习,也适用于低幼儿童。猜字谜、“加减换”等游戏适合中高年级有一定识字基础的小学生。
(五)童谣儿歌
唱童谣,识汉字。既可诵读已有汉字童谣,亦可让学生自编识字童谣。学生在欢乐的节奏与音韵中认读和巩固汉字,区别形近字,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学生很难区分形近字“烧、浇、绕、晓、挠”,老师给学生编一段顺口溜:有火才能“烧”,有水才能“浇”,用丝来缠“绕”,有日见分“晓”。即让学生区分了字形,也名白了字义。顺口溜朗朗上口,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自学汉字的能力。教师可大胆地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区分形近字。字族文识字也是采用儿歌等形式帮助趣味识字的一种高效形式。字族文即以某一字族为主要生字创编出的儿歌、短文等文学形式。如:“皮字朋友多。有土堆成坡,有水波连波。碰石皮擦破,走路跛一跛。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玻璃窗前望,夕阳染山河。外婆来看我,带来甜菠萝。皮--坡波破跛披被玻婆菠。”这种识字方法信息量大而集中,识字量多,学习效率高,同时字义分辨清晰。
(六)联想记忆
联想记忆比较适合合体字的学习,可通过部件字义联想、字源联想、字形联想、字音联想等方式来帮助汉字学习。如“裕”就是“穿的、吃的有很多”,竹字头像两个英文字母k,通过字形比较,可以提高学生汉字学习能力。归纳不同词语中的共同语素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汉字,更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汉字。联想记忆也可以用于独体字的学习,如“山”“日”等象形字,教师可以举出这些字的甲骨文、篆书等古体字形,让学生联想实物,猜字义。结合字体演变学汉字,能使汉字学习变得神秘而有趣。发挥学生联想记忆汉字,毋庸置疑是提高汉字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也要注意,联想的科学性。
(七)绘画识字
这里绘画识字不是婴幼儿阶段的挂图识字,而是指将汉字与绘画结合,教师可从汉字字体演变处入手,指导学生画写汉字,让学生了解字形演变的过程,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方式最适合象形字教学。如王润城的《甲骨文儿童识字与绘画》巧妙地将识字、绘画、国学融为一体,将汉字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种探究汉字造字缘由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理。又如龙安的《识字绘画大课堂》根据汉字组合规律,创造性将图画练习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用独到的字义解释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与理解。目前,比较流行的还有汉字简笔画,通过夸张的颜色突出汉字象形色彩。绘画识字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强调画的部分,画只是作为识字的辅助手段。
(八)生活识字
我们生活在语言的世界里,汉字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因而利用生活环境学汉字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班上同学的名字可以作为有效的识字材料。小学生热情,喜欢交朋友,认识名字不仅可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还能帮助其认识更多的汉字,这其中的感情因素可使汉字学习变得更加亲切与自主。此外通过电视节目字幕、广告招牌、包装说明、等也可以学到大量的汉字。老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找身边的汉字”,学生一定能收获不少。像这样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趣味教学是汉字教学的有效形式,对小学汉字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形式并不是尽善尽美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小学汉字趣味教学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奇求趣,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尊重具体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合理设计趣味语料与趣味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玲2015《汉字趣味教学法在泰国中学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泰国邦立中学为例》,《广西大学学位论文》。
许慎2012《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谭曼娜2017《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小学教学参考》第16期。
作者:李琰 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