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如何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
摘要:2009年中共中央颁发了“新医改”政策,并在全国各个城市各家医院推行实施,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医院医疗水平,推动医疗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在推动“新医改”政策实施的同时,我国医院内部也对自身医疗所用成本的管控措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下,医院如果想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对自身的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本文首先通过对医院成本核算的简要介绍,引出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加强成本核算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
一、什么是医院成本核算
(一)概念
医院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成本费用支出的相关管理条例,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医院所进行的医疗服务、药品制作、销售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进行清算,并对医疗服务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整理、分类、记录并分析的一项展现相关成本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医院的成本核算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医院总成本、医院科室成本以及项目成本等。
(二)特点
1.与医疗技术息息相关
人们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取决于医院的医疗水平,而医院的医疗水平又取决于医院的技术水平。医院成本核算并不只是清算成本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医院技术含量的核算。一家医院如果对技术水平进行了足够的重视,就一定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2.与医院综合效益息息相关
成本核算是一项对医院综合素质的考察活动。医院想要在全院内部更好地落实成本核算,必须通过医院各个部门领导者的协商,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任务责任制,将医院全体人员的经济收益和整体收益联合在一起。以达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新型体制下医院成本控制存在的必要性
(一)成本控制有利于激发医院员工工作积极性
新医改体制下的成本控制将服务质量进行了技术化与经济化管理,医院内每个人的工作分配、责任把控进行了量化,明确了一项工作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员工的自我素质修养,减少了工作出现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以至于无法解决问题的现象,调动了员工哦你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成本控制有利于医院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长足健康发展一个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先进的技术、优秀的员工、合理的经济管理体系,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中的成本控制更为重要。医院发展中,如果经济管理只依赖原始粗放的模式是不够的,成本控制也是医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院人员的服务质量。在国务院推出新医改政策之前,我国医院大多采用的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医院中普遍存在药物利用率低、医护人员服务质量不到位、医疗设备差等问题,同时,由于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下部分医护人员存在编制外的现象,只就导致了医院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差、消极怠工的问题。2009年国务院推出新医改政策后,从根本上避免了医院在医护工作中、医疗项目研究过程中带来的意外与风险,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提高了医院资金的利用率,从而推动了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成本控制有利于保证患者使用医疗产品价格的合理性
就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以及服务来看,患者看病主要的难处在于看病贵、看病难,这同样也是催生医患矛盾的关键原因。因此,就需要利用成本控制,来约束医疗服务的价格,保证医疗产品价格的合理性。要想实现医院的成本控制,必须从细节入手,从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入手,根据不同的服务项目,层层细化,严格执行成本核算,以达到获得清晰信息化数据的效果。导致医疗产品价格不合理可能是出现在医疗产品服务患者的各个环节上,比如医疗产品招标采购过程中,有人利用职务之便贪墨渎职,哄抬医疗产品价格,这就可能导致患者使用医疗产品的价格不合理。因此,医院若想避免这种问题,就需要制定规范的医疗产品定价体系,并严格贯彻落实。
三、如何做好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
(一)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电子化体系
21世纪的我国是信息化的国家,信息化的快速推展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因此,任何行业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都十分迫切,对信息技术服务的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作为在人出现健康问题时,向人提供医疗救护的机构,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方便患者并提高服务质量。所以,首先,医院应加大对信息化管理设备的投入,尽可能的合理利用资金,提供更高端、更智能的信息化设备;其次,利用购置的设备分发到医院各科室,在各科室间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网络,保证医院整体之间的连通性;再次,在一些工作人员不方便外出的科室,建立信息化网络,将其与相关科室联通,实现有必要的信息共享;最后,医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门设置一个组织进行信息网络的维护与运营工作,在发现信息网络异常时及时进行补救,保证其正常运行。
(二)坚持更好地发挥成本预算管控的作用
成本与预算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因此,医院的成本控制是建立在预算控制的基础上的。在医院成本控制过程中,第一,正确把握各科室的医疗任务和人员分配,制定清晰化的各科室支出额度,并进行科室支出额度控制;第二,将各科室每月支出额度进行有规则的评比,评出先进科室,并给予相应奖励,以此激励医院所有科室合理安排定额资金,达到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效果。
(三)统筹制定医疗行业质量控制标准
单个医院的医疗成本控制只是局部的,其影响范围甚小,如果将医疗成本控制理念向全国各个医院传播,并制定一套国家统一的医疗行业质量控制标准,那么它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我国当前医疗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患者对于医院的服务质量是最为重视的。在新医改形势下,国家卫生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医疗行业的正确引导,监督其快速制定质量控制标准,需要严令禁止医疗行业通过压缩患者的服务体验达到成本控制,并提高经济效益的现象。同时,医疗行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个性化的奖惩制度,有功者论功行赏,有错者按规定惩罚,以期达到提高服务水平、树立社会口碑的目的。
(四)合理控制医院人员数量,优化人员组织架构
人是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同时也是医院各项工作的参与者,员工的工作报酬是医院开支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合理地控制医院人员数量是控制医院成本的关键。第一,医院应作对在职员工进行从业经历调查,清楚每个员工最擅长的方面、任职时间最长的岗位和受评价最高的职务;第二,医院在调查过后,重新合理分配每个人的职务,以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以及员工对医院满意度的提升;第三,医院可以适当引入外界优秀人才,开拓医院经济实力可以承受的新医疗项目,扩大医院医疗范围;第四,在医院内部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尽可能地给每个员工制定能够实现的未来职业发展,开设医疗职业生涯课程,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奋斗目标,能够更好地发挥积极性。
(五)拓宽医疗用品的招标范围,货比三家,合理采购
医疗用品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必备条件,好的医疗用品可以让医院在同行业中的口碑处于领先地位并增加客源。因此,首先,医院在招标与采购医疗用品时,不能盲目相信“贵的就是好的”,要安排医院采购部门与各科室专家一起去竞标企业进行考察,并对企业进行对比,选择最适合医院的医疗用品;其次,医院可以建立督查小组,严密注意医院内是否有人利用拥有采购权利之便,收受贿赂、吃回扣,一经发现应上报医院领导班子严肃处理;最后,做好科室存取用品记录,并定期核查,以保证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与浪费。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政策快速推进的今天,我国医疗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医院在这种形势下,想要继续经营和更好发展,就必须从自身寻找漏洞,并进行及时的查缺补漏,在填补好漏洞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优化成本管控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调动医院员工积极性。同时,医院可以对自身的潜在实力进行适当挖掘,开展新型医疗项目,拓宽医疗服务市场,创建特色品牌医院,以期达到医院长足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云良,池文瑛,蔡战英.新医改下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时间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2):904,932.
[2]李刚.新医改下医院成本控制新思路[J].财会学习,2016,12(7):85-86.
[3]张羽.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成本控制的方法探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22(10):70-71.
作者:包思明 蚁林琼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