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虚拟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24 03:54:00人气:354

摘要: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农村经济在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在农村人力资源、集体经济、农业科研水平、技术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性建议,以便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发展对策

1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人力资源匮乏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匮乏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定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农村总人口的15%,农村老龄人数达1亿;在地域角度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其中华北地区老龄化比例为23.1%,东北地区甚至已经达到29.8%的程度,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其次,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从农业农村部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来看,农村拥有高中学历的劳动力占比超过20%的地区分别是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地区。农村地区“三农”带头人的数量与能力不足,农村党员人数较少,年轻党员占比低,中国农村地区党员人数平均为60人,占村总人口的3%左右,30岁以下党员占农村党员人数的11.6%,“三农”带头人文化程度低(图1)。

1.2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1.2.1村集体自身经济基础差。以浙江省泰顺县为例,共有299个行政村,到2016年底,集体经济薄弱村动态数为221个,占比达总村数的73.9%(集体经济薄弱村数占温州市的12.95%)。大部分村庄远离城城区及交通主干道、交通条件较差、村庄原始资金积累较少、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大部分村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财政补贴。其次,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泰顺县大部分村将集体土地、山林等资产包产到户(组),使得大部分村庄无集体资源可用,农村集体经济受资金、资源等要素的制约,村集体基本没有经营性收入,造成村集体经济增收难,从而弱化了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1.2.2我国农村融资难度大。一是由于我国农村的房子大多没有产权,土地归集体所有,不能进行抵押,而担保法明确规定耕地、牧地、林地都是集体(国有)资产是不能抵押的,抵押物产权不完善,所以这种没有抵押物的问题让银行没法贷款给农户。二是在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以前的农业种植、采摘、养殖等行为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在没有形成农产品品牌效益之前农业企业没有涨价的能力,原材料一涨价,企业就会亏损,同样银行也要考虑这些企业有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问题。三是缺少专业性人才,农户通常缺乏技术,缺少分析行情的能力,一些地方的农产品很有特色可以做出品牌,但是由于产业模式都是农民种--贸易企业收--企业包装销售。产品质量完全得不到保证,产量上去就只能各种以次充好然后崩。缺乏真正了解农业生产、农业贸易的人才进行整合管理。

1.3农业科研水平低,技术推广能力不足

我国农业科研总体水平较低,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率都处在低级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30%~40%。表现为以下三方面:首先,我国虽然建立了多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但与农业科技的需求规律相违背,其中农业科研推广体系的人、财、物主要集中在省市级科研机构,而最需要发展的农村基层组织却力量薄弱,农村基层缺乏农业应用技术推广人才;其次,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以科研为重,而不是把农业应用技术推广到农户地头为己任,以田间测土技术为例,田间测土技术早已成熟但还需要农民自己寻求机会,表达需求。农业科研脱离农业生产实际,使得农业科研成果质量不高、成效不足;最后,随着改革开放,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大批有文化、高素质的青壮年农业从业者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而造成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难;最后,大多农户相信传统种植经验,而对农业技术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以陕西关中猕猴桃推行的“果园生草”技术为例,部分果农认为田间生草会造成土地肥力的下降,有的甚至怕他人说其懒惰,因此坚持传统的“深耕法”。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农业科技难以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2政策建议

2.1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储备力度

提高农村“三农”带头人的职业经验,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为农业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产业项目、资金、职业技术培训等,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县乡可以在农闲时节定期举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交流大会,以提高农村“三农”带头人的致富经验、对农业生产的规划能力以及对农业资源的利用能力。鼓励农业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人员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政策优惠,优化项目审批,积极推进优质项目的实施及推进;深层次思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村庄为什么也留不住青壮年人口,树立返乡创业人物模范,发挥标杆作用,优化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环境,扶持一批、吸引一批、发展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对农村劳动力务农人数较大的地区实行继续发展农业生产计划,积极稳健、分层次、分批次对该地区农村务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稳步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率较高的地区对农用地进行土地流转,实施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经营主体建设,建设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

2.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2.2.1加强村集体组织领导力,提高发展村集体经济观念。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的配置,选好村级带头人,优先选拔会经营、懂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能人大户或企业家;提高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意识,发挥“三农”带头人在农业生产经营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对村干部进行有目的、有规划的培训教育,组织村干部到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或农业院校考察学习;优化政府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力度,提高对农业生产经营规划指导,提高社会合力,振兴村集体经济。

2.2.2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区位条件,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不同模式村集体经济。城郊型农村以城市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客户,以“生态、绿色、宜居、休闲”为主题,发展家庭农场、乡村旅游等产业,吸引城市居民观光旅游、体验乡村文化,发展商业型村集体经济;对具有特殊历史人文景观、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传承乡村优秀文化,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村集体经济;以传统农业型为基础的行政村,要依托土地资源,走农业产业兴村模式,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农业生产率水平、合作化程度,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带动村内其他产业的功能,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农业规模经营、产业链条完善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

2.3提高农业科研水平,提升农业应用技术普及力度

建设一流的农业科技研究队伍,规范农业科研专项资金拨付使用制度,完善农业人事管理制度,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注重引进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现代化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健全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服务指导各县乡在农闲时节举办农技培训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者理论基,通过农忙时节的下乡指导的方式为农业生产者提升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农业生产经营者掌握更多先进的农业应用技术与科学的生产经营方法。

3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深层次分析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因素,因地制宜,在提高农业科研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应用技术推广,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农用地及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从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深入调研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实际状况,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规划指导,完善相关的农业扶持政策,开展多模式培训活动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的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刁建国.浅析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26):205.

[2]张欣,刘彦平.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0,47(1):140-141.

[3]包新泰.泰顺县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探索[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7):97.

作者:范金广 刘曼 董博谦 张丽英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