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分析与思考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寿阳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与中央提出的农业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寿阳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入手,对寿阳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思考
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受国家高度重视,尤其从2004到2020年连续17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这是党中央持续发出的强农惠农富农信号,是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集中体现。
1寿阳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85亿元,农业增加值13.03亿元。全县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达12…568元,是2012年8…287元的1.52倍,年均增长8.69%;农民收入水平在晋中市排名第六位,增幅居全市第九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从2012年的2.80U1稳步缩小到了2017年的2.59U1。
2寿阳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寿阳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区,全县耕地中90%以上为旱地,多数为跑肥、跑水、跑土的中低产田,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加上受水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成本偏高,种地收入效益低下,以至农村土地出现撂荒,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现象较为突出。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而农产品价格弱势运行已成常态,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农业龙头企业相对弱小,带动能力不强,多数农产品以初级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农产品储藏、保鲜、包装等处理能力不足。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农业农村支持保护体系不够健全。农业市场风险、自然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农业产业仍处于弱势。农技推广体系弱化。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依然存在,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用地、用电、用水政策有待完善和贯彻落实,农业补贴、保险、信贷有待加强。
2.2美丽乡村建设有待深化
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不平衡,亮点不多,短板明显。美丽乡村建设覆盖面不足,离全域美丽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历史欠账较多,乡村生态环境亟待修复。村庄建设规划覆盖率低,建设水平有待提升。除了少数“盆景”外,许多村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还较差。多数村庄垃圾分类处理、生活污水治理仍处于较低水平,设施不完善。“要我建到我要建、要我管到我要管”的美丽乡村建设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和绿化美化管护有待加强。
2.3乡村社会治理有待完善
农村“三基”建设仍然薄弱,基层组织建设不平衡,一些村“两委”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与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部分乡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一些村组干部长期在外务工和定居,“领头羊”作用丧失。一些村组干部领富带富能力不强。还有一些村组发展党员源头不足、老龄化严重,少部分农村党员缺乏党员意识,对周边群众的模范示范带动意识不强、效果不佳。全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任务还非常艰巨。农村陈规陋习等不良现象仍较为突出。
2.4乡村振兴人才缺失严重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真正解决好“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的难题。从专业技术人员看,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多、任务重,对农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大、要求高,但目前各个乡镇不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不对口,而且很多时间都是在从事乡镇安排的其它工作。受到年龄、知识结构等要素的影响,老龄农业劳动者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比较慢,综合劳动素质技能地,严重影响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此外,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等农业新型业态发展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也有赖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升。
3推动我县农业农村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3.1增加农业投资资本,推行农村特色化发展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经济的资金成本,同时,依据当地文化特色,发展适应我县农村发展的特色化经济,吸引当地客商投资。政府部门应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设备、支农资金成本的支持,减少农户的作业压力,减轻农户种植业发展的压力,提高农业作业机械化程度。
3.2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知识水平
农业部门应会同各村委会定期组织农户开展农业种植科学技能培训活动,邀请专业农技人员指导农户种植,组织讨论种植模式,共同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丰富农民的种植经验,提高农民的专业科学种植能力,从选用适合土壤种植的种子,选择恰当的肥料入手,针对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推出具体操作规程。
3.3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特色多元经济
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农民应合理规划使用土地,丰富种植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生产优质的农作物,多元化的发展农业经济,评估土壤适合种植的作物,加大产业链的延伸,完善农村经济基础建设,便于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3.4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
在增加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政府部门可以制定扶持农业发展,鼓励农业大学生走进农村的政策,提供大学生优厚的经济收入,完善的福利条件,充足的知识培训,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让返乡创业大学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所学,提出优质的建议和措施,解决现有的问题,改善农村发展状况,切实增强农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芳.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吉林农业,2018,(20):41.
作者:王爱仙 单位:寿阳县种子推广中心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