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增长虚拟经济论文
一、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一般服务业的就业增长事实
1.三大行业就业的绝对值
首先从三大行业就业的绝对数值分析。可见,一般服务业略有上升,实体经济略有下降,虚拟经济变化不明显;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就业影响最为显著2008年开始就业一直下降,虽然前面分析显示2010年开始实体经济表现最快增长,但这种增长相对就业而言,表现出经济增长但就业却下降的特点,可以说是无就业的经济增长;到2011年为止虚拟经济的就业人数和2005年的数值基本持平;而一般服务业受危机影响其就业增长很小。
2.三大行业就业的年增长率
然后从三大行业就业的年增长率看。从表2中可以看出,总体上就业增长率在统计期间内都不高,实体经济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3年就业负增长,虚拟经济2008年和2009年2年就业负增长,而一般服务业在2009年就业负增长,可见2009年三大行业就业均为负增长。就业最乏力的为实体经济,增长最明显的是一般服务业。从三大行业就业增长率变化趋势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考察时间范围内,表现出以2009年为对称轴的“V”型走势,而且变化趋势的拐点出现时间几乎相同;但一般服务业增长趋势变化相对平稳,2009年增幅放缓,之后以稍大于0.1%的增长率平稳增长。2011年相对于2006年三大行业排序没有变化。
3.三大行业就业各自占比
再从三大行业就业各自占比的角度看。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危机前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实体经济42%,一般服务业39%,虚拟经济18%,而危机后则变为一般服务业42%,实体经济39%,虚拟经济18%,实体经济与一般服务业的排序位置发生了转换;从占比角度看,危机并没有改变实体经济就业占比下降的总体趋势和一般服务业占比上升的总体趋势,可以说危机促进了就业结构的改变。从占比变化趋势看,在2008年实体经济和一般服务业占比位次发生了转换,即2008年以后一般服务业的占比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占比;而虚拟经济部门的就业占比从2005年到2011年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2009年略显下行,但马上又恢复到原来水平。可见,从三大行业就业占比角度看,2008年以后一般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最大行业。
二、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一般服务业的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1.人均GDP的绝对值
人均GDP的绝对值的计算方法为:三大行业GDP绝对值/三大行业就业人数(年度)。下面从这一指标行业均值分析一下。可见,2005年~2011年实体经济的人均GDP为8.87万美元,其次是虚拟经济为7.74万美元,最后为一般服务业7.07万美元,而从年度均值看,2005年~2011各个行业年均GDP持续上升。相对于GDP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而言,表现出相对高增长的特征。根据前面的分析,由于实体经济GDP数值较高,就业人数较低,而一般服务业恰相反即GDP数值相对较低,就业人数较多,所以实体经济的人均GDP最大,而一般服务业最小。从三大行业GDP绝对值增长趋势图分析,总体上三大行业人均GDP持续增长,2009年实体经济出现明显下行拐点,但2010年年末又回复到原来数值并继续增长,虚拟经济在2009年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了拐点,但并不明显,2009年年末又回复到原来水平并持续增长,而一般服务业2005年~2011年持续并相对快速增长。可以看出2009年实体经济达到最低点后突然快速增长,且速度超过其他两大行业,明显不是自然增长,由政府干预的痕迹。
2.人均GDP的增长率
再从人均GDP的增长率看。表3中的数据表明,2006年~2011年,增长率最高的是一般服务业,持续正增长;增长率最低的是实体经济,2008年、2009年连续2年出现负增长,虚拟经济居中,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从年度均值看,2009年年度均值为-0.019,表明2009年一般服务业正增长被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负增长抵消掉了。从三大行业人均GDP增长率的趋势看,2006年~2011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趋势十分相似,并且都以2009年为对称轴成“V”型,所不同的是实体经济波幅度更大一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同时在2009年出现了负值,并且2010年中期开始实体经济的人均GDP增长率重新转为正值后超过了虚拟经济,而此前这一指标低于虚拟经济,并且成为三大行业增长最快的;一般服务业在考察时间范围内始终为正增长率,但2007年开始增幅持续下降。
3.单位GDP就业人数
单位GDP就业人数即为“就业系数”用“就业人数/百万美元GDP”衡量。下面从这一指标来分析一下。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各个行业百万美元GDP就业人数都在下降,从2005年~2011年这一指标年均值最高为一般服务业为14人,最低为虚拟经济为6人,低于平均值10人。表明,相对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一般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作用明显。从就业系数(百万GDP就业人数)的趋势线看,三大行业该指标都呈明显下行趋势,即如果正常发展,这一指标将继续下降;降幅最小的是虚拟经济减少约为1人,降幅最大的是一般服务业,减少约为2.5人。可见,从三大行业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在逐渐减弱,即GDP增长1单位所带动的就业在减少,并且这个显现正在逐渐成为一个趋势。
4.就业增长乘数
为了衡量三大行业中每个行业GDP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共同作用,并考察行业发展影响力,在此采用就业增长乘数这一指标,即,就业增长乘数=增长率*就业人数。从表3中相关数据可以看到,2006年~2011年一般服务业的就业增长乘数最大,其次是实体经济,然后是虚拟经济;从三大行业这一指标均值看,表现为下降的特点,对比GDP增长率和百万GDP的就业人数这两个指标,表明一般服务业对于就业与增长的合力是最大的,相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一般服务业综合影响力不断增强。从三大行业就业增长乘数趋势考察,总体上三大行业这一指标基本以2009年为对称轴呈“V”型变化,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这一特征尤为明显;实体经济这一指标的波动幅度最大,一般服务业波动最小;2008年开始至2009年中期实体经济这一指标均为负值,而虚拟经济和一般服务业没有经历负值阶段;2010年以后实体经济这一指标增长相对快于虚拟经济和一般服务业。图中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一般服务业的就业增长乘数一直以明显优势高于其他2个行业,而2009年以后,实体经济突然发力,从排名最后迅速发展成排名第一,可见2009年以后旨在发展实体经济的政府干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
一、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一般服务业的就业增长事实
1.三大行业就业的绝对值
首先从三大行业就业的绝对数值分析。可见,一般服务业略有上升,实体经济略有下降,虚拟经济变化不明显;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就业影响最为显著2008年开始就业一直下降,虽然前面分析显示2010年开始实体经济表现最快增长,但这种增长相对就业而言,表现出经济增长但就业却下降的特点,可以说是无就业的经济增长;到2011年为止虚拟经济的就业人数和2005年的数值基本持平;而一般服务业受危机影响其就业增长很小。
2.三大行业就业的年增长率
然后从三大行业就业的年增长率看。从表2中可以看出,总体上就业增长率在统计期间内都不高,实体经济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3年就业负增长,虚拟经济2008年和2009年2年就业负增长,而一般服务业在2009年就业负增长,可见2009年三大行业就业均为负增长。就业最乏力的为实体经济,增长最明显的是一般服务业。从三大行业就业增长率变化趋势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考察时间范围内,表现出以2009年为对称轴的“V”型走势,而且变化趋势的拐点出现时间几乎相同;但一般服务业增长趋势变化相对平稳,2009年增幅放缓,之后以稍大于0.1%的增长率平稳增长。2011年相对于2006年三大行业排序没有变化。
3.三大行业就业各自占比
再从三大行业就业各自占比的角度看。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危机前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实体经济42%,一般服务业39%,虚拟经济18%,而危机后则变为一般服务业42%,实体经济39%,虚拟经济18%,实体经济与一般服务业的排序位置发生了转换;从占比角度看,危机并没有改变实体经济就业占比下降的总体趋势和一般服务业占比上升的总体趋势,可以说危机促进了就业结构的改变。从占比变化趋势看,在2008年实体经济和一般服务业占比位次发生了转换,即2008年以后一般服务业的占比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占比;而虚拟经济部门的就业占比从2005年到2011年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2009年略显下行,但马上又恢复到原来水平。可见,从三大行业就业占比角度看,2008年以后一般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最大行业。
二、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一般服务业的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1.人均GDP的绝对值
人均GDP的绝对值的计算方法为:三大行业GDP绝对值/三大行业就业人数(年度)。下面从这一指标行业均值分析一下。可见,2005年~2011年实体经济的人均GDP为8.87万美元,其次是虚拟经济为7.74万美元,最后为一般服务业7.07万美元,而从年度均值看,2005年~2011各个行业年均GDP持续上升。相对于GDP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而言,表现出相对高增长的特征。根据前面的分析,由于实体经济GDP数值较高,就业人数较低,而一般服务业恰相反即GDP数值相对较低,就业人数较多,所以实体经济的人均GDP最大,而一般服务业最小。从三大行业GDP绝对值增长趋势图分析,总体上三大行业人均GDP持续增长,2009年实体经济出现明显下行拐点,但2010年年末又回复到原来数值并继续增长,虚拟经济在2009年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了拐点,但并不明显,2009年年末又回复到原来水平并持续增长,而一般服务业2005年~2011年持续并相对快速增长。可以看出2009年实体经济达到最低点后突然快速增长,且速度超过其他两大行业,明显不是自然增长,由政府干预的痕迹。
2.人均GDP的增长率
再从人均GDP的增长率看。表3中的数据表明,2006年~2011年,增长率最高的是一般服务业,持续正增长;增长率最低的是实体经济,2008年、2009年连续2年出现负增长,虚拟经济居中,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从年度均值看,2009年年度均值为-0.019,表明2009年一般服务业正增长被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负增长抵消掉了。从三大行业人均GDP增长率的趋势看,2006年~2011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趋势十分相似,并且都以2009年为对称轴成“V”型,所不同的是实体经济波幅度更大一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同时在2009年出现了负值,并且2010年中期开始实体经济的人均GDP增长率重新转为正值后超过了虚拟经济,而此前这一指标低于虚拟经济,并且成为三大行业增长最快的;一般服务业在考察时间范围内始终为正增长率,但2007年开始增幅持续下降。
3.单位GDP就业人数
单位GDP就业人数即为“就业系数”用“就业人数/百万美元GDP”衡量。下面从这一指标来分析一下。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各个行业百万美元GDP就业人数都在下降,从2005年~2011年这一指标年均值最高为一般服务业为14人,最低为虚拟经济为6人,低于平均值10人。表明,相对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一般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作用明显。从就业系数(百万GDP就业人数)的趋势线看,三大行业该指标都呈明显下行趋势,即如果正常发展,这一指标将继续下降;降幅最小的是虚拟经济减少约为1人,降幅最大的是一般服务业,减少约为2.5人。可见,从三大行业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在逐渐减弱,即GDP增长1单位所带动的就业在减少,并且这个显现正在逐渐成为一个趋势。
4.就业增长乘数
为了衡量三大行业中每个行业GDP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共同作用,并考察行业发展影响力,在此采用就业增长乘数这一指标,即,就业增长乘数=增长率*就业人数。从表3中相关数据可以看到,2006年~2011年一般服务业的就业增长乘数最大,其次是实体经济,然后是虚拟经济;从三大行业这一指标均值看,表现为下降的特点,对比GDP增长率和百万GDP的就业人数这两个指标,表明一般服务业对于就业与增长的合力是最大的,相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一般服务业综合影响力不断增强。从三大行业就业增长乘数趋势考察,总体上三大行业这一指标基本以2009年为对称轴呈“V”型变化,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这一特征尤为明显;实体经济这一指标的波动幅度最大,一般服务业波动最小;2008年开始至2009年中期实体经济这一指标均为负值,而虚拟经济和一般服务业没有经历负值阶段;2010年以后实体经济这一指标增长相对快于虚拟经济和一般服务业。图中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一般服务业的就业增长乘数一直以明显优势高于其他2个行业,而2009年以后,实体经济突然发力,从排名最后迅速发展成排名第一,可见2009年以后旨在发展实体经济的政府干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
三、主要结论
通过对美国胆大行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美国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一般服务业,从2005年~2011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阶段特征。美国三大行从GDP看,各行业GDP总体是增加的,受冲击主要体现在2008年~2010年,2009年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基本触底,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概念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稳定状态;其中冲击最小的是一般服务业。从就业看,就业的恢复远慢于经济增长,虚拟经济就业几乎没有变化,实体经济下降,一般服务业增长,就业趋向于服务业,即一般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最强。从GDP增长与就业关系看,服务业增长吸纳的就业人数在增加,虚拟经济变动不大,而实体经济在减少;特别是从就业增长乘数看,一般服务业的影响力最大,且优势明显,其次是实体经济,最后是虚拟经济。三大行业分析中各曲线拐点表明,政府的政策2009年以后发挥了作用,政府调整方向是实体经济,但市场调整的方向是一般服务业。2010年年末美国经济增长就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而就业下降是一个趋势,直到服务业GDP占主体之前很难改变。
作者:王磊 刘骏民
通过对美国胆大行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美国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一般服务业,从2005年~2011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阶段特征。美国三大行从GDP看,各行业GDP总体是增加的,受冲击主要体现在2008年~2010年,2009年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基本触底,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概念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稳定状态;其中冲击最小的是一般服务业。从就业看,就业的恢复远慢于经济增长,虚拟经济就业几乎没有变化,实体经济下降,一般服务业增长,就业趋向于服务业,即一般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最强。从GDP增长与就业关系看,服务业增长吸纳的就业人数在增加,虚拟经济变动不大,而实体经济在减少;特别是从就业增长乘数看,一般服务业的影响力最大,且优势明显,其次是实体经济,最后是虚拟经济。三大行业分析中各曲线拐点表明,政府的政策2009年以后发挥了作用,政府调整方向是实体经济,但市场调整的方向是一般服务业。2010年年末美国经济增长就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而就业下降是一个趋势,直到服务业GDP占主体之前很难改变。
作者:王磊 刘骏民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