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实体经济论文 > 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实证

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实证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28 12:17:00人气:555

摘要:通过研究2001-2017年31个省份的宏观数据样本,运用Eviews8.0变截距面板模型,结果发现,尽管金融发展在经济总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抑制实体经济,主要原因是资金贷款流向虚拟经济的同时,减少了流入实体经济。结果表明,为实现金融发展促进实业发展的目的,仍需改进经济结构,加大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关键词:金融发展;实体经济;贷款流向

近年来,我国金融发展迅速,地方政府制定经济指标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增长为首要,从而过度发展金融,盲目的把自己投向经济增长过快的领域区比如房地产业,这使得实体经济发展越发艰难,很多大型实体经济企业逐渐走向衰亡。部分区域在盲目追其政治成果的出发点上,造成了“以钱多钱”的方法来保持经济总量的增长,导致这些地区大批金融资金流向金融业。走捷径的思想和做法正是导致国家金融业“摆脱虚拟”和“用钱赚钱”的热情[1]。我国金融发展渐渐发展壮大,大批资金导入金融市场,而实体经济资金却大幅缩水,很明显的出现实体经济受到金融发展的挤兑现象。

一、文献综述

目前,有关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文献比较多。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通过研究,最终形成了金融发展理论。Robinsons(1952)给出了另一种说法,金融发展并不能引起高速的经济增长,相反,因为高速的经济增长导致对更高级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强,推动了金融发展。而早期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金融增长带动了经济总量的上升;二是认为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JohnMoore(1996)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就是社会上的资金流向正在脱离实物经济。ROSSlevine(1997)对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关系也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认为主要是社会缺乏严格监督体系。金融资产的快速发展导致相应管理还没形成,出现不法交易,而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倒退。苏建军等认为,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可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2]。周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金融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3]。马卫锋等采用改革开放到2002年中国国内省市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发展虽然增长速度快,但并不健康主要是因为没有有效的发展模式[4]。袁国敏从产业结构上来分析金融的发展,使用我国的宏观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建模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果影响显著[5]。本文可能的贡献有:一是丰富了实体经济相关研究;二是从实业角度的探讨进行验证,本文从金融相关率的视角对实体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着手,研究发现,各地区的金融相关率抑制了实体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三是本文引用贷款流向来表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而考量金融发展对实业扶持度;四是本文从新的角度入手,对发展新机制具有参考作用。

二、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1.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排斥是1993年LeyshonandThrift在其研究中被提出的金融热词。开始是指社会中的一些群体没有能力获得金融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群体:生活上不能自理的群体、没有实际劳动力的群体、偏远地区贫穷的群体和处于犯罪率高环境的群体。金融排斥分为自我排斥和供给排斥,早期属于自我排斥阶段,当前属于供给排斥阶段。早期从供需角度来说,是指金融服务供给大于需求,主要是潜在需求由于自身原因无法转换成有效需求,即人们相对比较贫穷,这叫自我排斥。当前,由于市场的导向、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往往在贫穷地区和地方偏远地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群体也得不到满足,这是供给排斥。金融排斥的对象不仅包括一些农村贫穷过的群体,也包括城市中对金融服务有不满的群体。

2.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金融抑制是源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由繁荣到发展倒退这个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指责和控诉政府对经济市场过多地干预反而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和经济发展的倒退。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改变利率、汇率达到政府短期的目标,从而改变市场实际利率,导致人们储蓄欲望减少,市场资金供给不够,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而金融深化理论是在金融抑制后才被提出,以解决金融抑制所带来的问题,宣扬金融市场自由化,提倡限制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管制,使利率和汇率随市场变化而变化,让市场达到自由发展。解除金融抑制,使储蓄提高,资金充足,社会融资效率增强,经济市场达到良性循环。

3.金融结构论在提出金融深化后,金融结构论进一步补充了金融深化的发展规律。现代经济学家戈登在其研究中提出金融结构论这一新的概念,在此研究中把金融结构分为两种,一是金融机构,一切以金融服务的机构;二是现存金融工具,所有可以用来进行交易的资产[6]。在这之后金融结构也被很多学者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概念。

4.金融约束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们广泛认同金融抑制论,认为要开放政府管制,使市场自由化,若市场达不到自由化,经济不可能得到发展。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体的巨大发展,完全违背了金融抑制的相关理论。这时的学者又开始探索新的经济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完全放弃了其之前提倡政府放松管制的理念,首次提出了“金融约束论”。“金融约束论”是指政府在确定宏观环境不受影响、正常的利率、通货膨胀下,可以积极地实施政策来控制经济导向健康的发展道路。政府“金融约束性”政策包括控制贷款利率、银行,在银行业创造租金,进而用这部分租金来带动经济的发展。金融约束轮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政府的管制和政策的导向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研究设计

1.数据说明本文选用GDP中去除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收入增长率代表实体经济,主要因为房地产近年来也是出现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现象,所以实体经济在这里剔除了房地产;而金融发展主要采用Goldsmith1969年首次开创的金融相关比率指标,权衡金融发展水平,即戈氏指标。控制变量引入贷款流向,由于数据的不足引入中国四大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贷款流向实体经济占比来表示中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2.样本选取本文选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7年的宏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原因的角度找出近年来金融发展抑制我国各地实物经济增长的原因,达到更加全面地分析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如下:其中αi是地区影响,εit为随机扰动项,Lit为控制变量(贷款流向实体经济占比),假定εit的均值为0,且Fit和εit不相关。

四、模型检验

1.平稳性检验通过原阶平稳性检验结果不平稳,再进行一阶差分后单位根检验。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p值分别0.0001和0.0003,表明变量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表明可以进行下一步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通过协整检验可检验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从上可知本文是研究两个一阶单积分I(1)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使用Kao测试和Pedroni测试,kao检验t值为4.402588在1%水平下显著,Pedroni检验rho―Statistic为0.29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着均衡关系。

3.回归结果分析从表1回归结果可知,不管哪种回归,金融相关率系数都是负值,这说明金融不断发展的同时,实业受到抑制,但金融资金流入对实体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主要由于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部分越来越少,大部分资金用于虚拟经济的发展,通过数据调查近年来资金流向制造业减少最多。五、结论和建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部分地区甚至整个中国都有金融发展背离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结论。金融发展仍有些不足的地方,仍需要各个部门加强管控,以达到服务实体经济目的。首先,要根本治理,引导金融回到实业本源。将金融资金支持实体方向作为基本要求,并把这一标准作为工作根本。防止资金大量流向金融发展自身造成“资金空转”,预防金融资金脱实去虚,造成实业的资金严重缺乏。其次,要监督金融机构改革,大幅度提升贷款资金流入实业方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以如何支持实业发展、如何更大扶持实业发展为基础不断改革,使资金流入实业。为达到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这一目的,必须联合政府本身、银行机构和企业公司共同作出努力。对于政府方面,应实事求是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目的。目前,上级指导目标仍起很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下一阶段,发展速度渐缓,对经济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为完成自身的政治目标和抱负,地方政府领导制定经济指标肯定会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增长为首要,从而过度发展金融,实现完成自身价值。进一步增大工作强度,保证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容易,鼓励更多的新中小企业诞生。特定时间行特定的管理,在一些事物繁琐并多的处理上,上级和下级都有管理和审批权限,缩短了办理时间,大幅度提高了社会各层工作效率,人们的满意度也就提升了。不仅注重监管各大银行,也要及时调整自身决策,加大金融服务实体。在对国内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开源扩流,使大量资金重新流向社会的根本基石上。银行落实贷款政策。政府各机关单位屡次相关文件,让银行增大对实业支持力度。然而,因为对政策执行情况监督的匮乏,在贷款规模不足的情况下,对中小型实体贷款的批准变得更加严格,所以,实体经济的财政支持的领域和强度是有限的。应该降低贷款审批标准,风险由政府、银行和企业分担,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减少企业申请贷款额外附加费用,各个监督部门应对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不合理处展开调查,如查到要做出惩处,真正做到减轻企业负担。银行金融机构、保险、证卷行业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发挥自身优势特点积极主动创新研发新的工具,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应增强信用建设,完善自身信用制度和财务制度,以达到可以贷款标准,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企业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各中小企业应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正确意识诚信的地位与重要意义,把提高自身信用建设上升到企业发展存亡的思想高度,转变过去在思想上的认识偏差。中小企业要讲究诚信,把这一特点作为立足根本,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无法拥有持续的竞争力。主动培养企业自身的诚信文化,推行企业自身诚信建设,在生产经营中符合践行法律以及规范的劳动模范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有违诚信的就要做出惩处。主动接受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查看,对欺诈、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等要处以免职,转向“阳光”型的企业。一方面,企业把自身信息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应实行行业“红黑名单”制度,联合整个行业信用制度来激励各个企业遵守诚信等,进而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获得企业的贷款。

参考文献:

[1]曾昭才.浅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讯,2018(5).

[2]苏建军,徐璋勇.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33(2).

[3]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马卫锋,王春峰,黄解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文献述评[J].财贸研究,2006(2).

[5]袁国敏,王亚鸽,王阿楠.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3).

[6][美]雷蒙德•W•戈登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11-42.

作者:韩康 单位:安徽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