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贸易合作论文 > 贸易摩擦下纺织服装的挑战与策略

贸易摩擦下纺织服装的挑战与策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25 04:25:00人气:597

摘要: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纺织服装出口形势呈一定的下滑趋势。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外贸行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除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外,还包括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国际竞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开拓新兴市场,发展国内市场,将竞争转换成优势,抓住“机器换人”机遇,加快产能“走出去”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贸易摩擦纺织服装行业挑战策略

1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外贸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1.1“中美贸易摩擦”下纺织服装行业风险较大

目前,纺织服装业仍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项目之一,而美国又是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出口市场。2019年5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其网站公告,宣布启动对3000亿美元中国出口产品加征25%关税计划的公众评议程序,此清单与5月10日实施的2000亿美元产品加税清单形成了互补,加征关税的范围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了明显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风险依然较大。

1.2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

世界银行在今年年初下调了对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从3%下调至2.9%。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在2019年1月预测,全球经济预期增长水平将由2018年3.7%放缓至2019年3.5%。另据IMF预测,2019年全球货物出口量增速可能在2018年已经骤降的基础上进一步跌至3.8%以下,并且发达经济体放缓幅度大于新兴经济体。虽然在多年的探索下,我国纺织行业出口业也开拓了一些新兴市场,但美、欧、日三大市场仍占较大份额,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市场需求放缓,本就使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形势更加严峻。作为我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第125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195454人,比2018年春交会下降3.88%;累计成交金额1995.24亿元,同比2018年春交会下降1.1%;第125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态势和出口成交数据表明,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增加,出口压力在加大。

1.3服装出口行业国际竞争日益加大

2017年,全球首个在发展中大国开展的,企业和劳动力双向匹配的大型入企调查《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报告》由武汉大学校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中心和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报告中指出:马来西亚工人的月平均收入为538美元、泰国为438美元、越南为206美元、印度为136美元,中国工人每月平均为4216元(包括年终奖折算到每月)。可以看出,来自上述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很大一方面在于劳动力成本上,中国人口红利逐渐下降,正在丧失曾经作为“世界工厂”的优势。除劳动力成本外,我国还面临着税收方面的劣势。2019年1月,《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CPTPP)在越南正式生效,越南的出口关税将大大下降,对于越南制造业出口来说,是巨大利好。而欧盟与越南在今年6月30日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与投资保护协定。根据协议,越南与欧盟双边贸易几乎所有商品关税都将实现大幅减免。而反观中国,继2015年欧盟将中国排除在普惠制国外,中美贸易摩擦结果尚未明了,更有日本财务省自2019年4月1日起不再给予中国输日货物普惠制关税优惠。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取消我国普惠制待遇的同时,越南、柬埔寨、印尼、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的普惠制待遇却被保留了。显然,该新政实施后,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纺织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2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纺织服装外贸行业的策略分析

2.1放宽视野,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长久以来,美、欧、日一直是中国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然而从短期来看,美国贸易摩擦的影响在短期内依然不会消除,而日本财务省自2019年4月1日起不再给予中国输日货物普惠制关税优惠,欧洲由于自身经济增长乏力而导致内需低迷。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对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传统市场出口虽仍保持增长(增幅分别为1.5%、8%和2.7%),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却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其中2018年增幅为5.3%,对东盟出口的纺织服装同比增长11.7%,在各主要市场中增长最快。2019年5月落下帷幕的第125届广交会显示,虽然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和出口成交额均比2018年春交会下降,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表现抢眼,其成交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9.9%,占总成交额的35.8%。以上信号反映出,新兴市场的购买力在逐渐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应转变观念,充分重视新兴市场的潜力,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市场多元化可以有效降低对三大传统市场的依赖度。在新市场开发策略上,首先要明确新兴市场和传统市场相比有自身特点,企业应因地制宜,开发适合新兴市场生活消费习惯的产品,同时要积极地“走出去”,有针对性地参加新兴国家举办的相关展会,亦是很好的学习与了解当地市场的机会。对于外贸企业普遍担心的开发新兴市场风险问题,可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对合作企业科学的风险管控来平衡。此外,还需增加对新兴市场的研究,尤其是依然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的国家。

2.2寻求国内市场的增涨点

近年来,受“贸易摩擦”及出口大环境疲软的影响,外贸服装出口增长放缓,然而若转换视角,把目光投向国内则有一片蓝海: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款式和质量要求更高更多元化,此领域的消费金额也在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1~6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国内消费总额为6651亿元,同比增长9.2%。外贸服装企业拥有多年的服装生产经验,对国际服装行业时尚信息的捕捉较为敏锐,且由于我国外贸服装出口的传统三大市场美国、欧洲、日本对于服装产品质检及环保标准较高,较能满足国内居民对服装的要求逐渐从穿得暖到穿得美、穿得健康发展的趋势,随着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蓬勃发展国内市场将是我国外贸服装企业转型的机遇和新亮点。然而将眼光投向国内市场并非易事,传统服装出口为订单式生产,工厂主要考虑用合适的价格接单,安排生产,盯紧进度,及时装运,在未创建自主品牌的阶段,贴牌加工可以帮助企业积累生产经验,提升能力,加速推进后续自创品牌。但培育自主品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前期投入资金和时间,且资金与时间投入的“回报”并不立竿见影。这对习惯了“短平快”式的外贸服装出口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更需要观念的转变突破“舒适区”。此外,传统外贸服装出口由于大多为代工,无需面对最终端客户,外贸企业对消费者的研究尚且不足,对于销售渠道的经验也并不丰富。服装企业可尝试多种营销模式,如建立直营店,或者充分利用多渠道营销,如新媒体营销,创建微店等。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也看到了这一形势,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先后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提出要给予有实力的中国服装企业以政策支持,加快品牌建设,使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便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在如此利好的政策环境下,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应抓住机遇,加速完成转型升级,在国内市场创出一片新天地。

2.3将东南亚国家的竞争转化为机遇

东南亚国家虽然用工成本较低,然其纺织服装行业相关配套却并不完善,主要原辅料仍来自于中国,且在短时间内立刻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也不现实。在东南亚国家人力成本优势与税收优势的挤压下,虽然中国服装下游出口产品竞争力减弱,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的竞争压力仍然也很大,而上游产品的出口反增机会。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起步较早,且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不同类别档次的原料辅料较为齐备,且在多年的外贸生产经验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艺水平和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东南亚国家纺织服装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产业链不完整,而对中国纱线面料辅料等的需求在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劣势转化成优势。然而,中国若想长久保持自身在面辅料供应链中的先进地位,企业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仍应在品牌设计和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力量。技术含量是纺织面料的竞争核心,只有我们持续创新纺织品生产技术,不断开发具有技术含量的新型面料并开拓潜在的新市场,才能在供应链中始终保持领先,把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形势转化为我们转型升级的机遇。

2.4推进“机器换人”,节约人力成本

目前,为应对国内人力成本上涨以及“用工荒”的趋势,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18年印发了《关于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意见》,根据计划,到2022年,在役工业机器人拥有量达15万台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200台/万人以上,骨干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65%以上、机器联网率达到55%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达到300个以上。而广东省则在2015年3月就出炉了《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广东省2015―2017年这三年期间,广东省将累计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这些企业将集中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家电、五金、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民爆、建材等行业,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无疑是应对人工成本上升的利好政策。放眼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中国最大的羽绒服制造商波司登也在积极推进自动化。波司登到2017年的自动化率为20%左右,并计划这个数字三年后将提高至50%~60%。值得一提的是,“机器换人”不但对于节约人力成本成效显著,且能全面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智能制造水平,对于巩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颇多优势。

2.5加快对外投资及产能“走出去”的步伐

2019年第一季度,越南吸引外资总额达108亿美元,同比增长86.2%,其中来自中国的资金占了一半,中资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中国在长期的出口生产实践探索中探索出了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已逐渐具备了“走向国际”的能力,将工业生产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失为一种策略。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意见[J].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2018(23).

[2]宗文.40亿美元纺织服装产品受牵连[N].中国纺织报,2019-05-17.

[3]吴宇,周蕊.纺织服装上游产品竞争优势凸显[N].中华工商时报,2019-03-06.

作者:董含湫 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