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贸易合作论文 > 贸易壁垒新阶段下的贸易税收政策

贸易壁垒新阶段下的贸易税收政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25 04:46:00人气:397

摘要: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总体呈现着蓬勃发展之势,至2011年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渐进式的发展总会伴随着各种打压,中美贸易冲突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本文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与贸易相关的数据,剖析贸易壁垒新阶段下贸易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着眼点。

关键词:贸易壁垒;税收政策;市场监督

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中国提高关税,随后中国也宣布了相关对应政策,自此中美贸易壁垒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美国对中国的限制措施是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的体现,那么贸易壁垒新阶段下,中国如何继续发挥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相关数据解读

(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

(一)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单位:亿元)由图1可知,2019年3月至9月进出口额大体上呈现稳定缓慢上涨的趋势,其中出口额总体呈上涨趋势,出口额有增有减,但也围绕基准线总体稳定。这说明贸易壁垒新阶段下中国的贸易状况较为良好,并未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动荡变化。

(二)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与关税额变化(单位:亿元)由图1和图2可知,进口额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仍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率的下降。关税总体呈较为稳定趋势,无明显增长及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税率的总体下调对于关税额变化影响不明显。

二、贸易壁垒新阶段下的税收政策问题

(一)关税税率是否应该上调中美发生贸易摩擦以后,美国调高对中国关税,同时中国也推出的相应的反制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政府依据时政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了贸易政策,避免了损失,但从单体的税收政策来看,中国是否过多被外因干预,而丧失了应有的理性。中美贸易摩擦最大的诱因就是中国对美顺差过高,这使得美国不得不考虑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提高壁垒。如果中国也相应提高贸易壁垒是否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进出口产品的流畅度,是否正顺应了美方期望的贸易顺差的降低?中国如果提高进口关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美国的作用,但真正受到影响的还是中国消费者。全球化是世界共识的趋势,各国应当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尽量的降低贸易壁垒才可以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减少因地区交流不便而带来的损失。美方这一政策虽然是逆全球化的政策,但是确实短时间内使得国内经济总体上升最直接的手段,这是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经济实力是政治地位的基础,但经济问题不应过多与政治因素挂钩,中国不应以别国政治而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如何使经济价值最大化、进出口贸易量扩大化及经济体价值增加才是贸易壁垒问题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二)关税税率是否应该下调2019年中国整体下调了税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其中关税税率的下调使得关税总体没有明显增加幅度。在这里我们将关税取得地区简单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及西部边境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总体进出口贸易量变化不明显,关税税率下调引起的税收收入的减少也不会对地区总体税收收入有较大的影响。相反,关税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有助于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财务风险的降低。然而对于西部边境地区而言,税收收入在地方整体收入比重较大。在此地区注册的企业大多为了企业税收优惠而注册,而本土企业较少,且营业能力不强。关税收入的降低很大程度上会带来地方收入的不足,这就会直接导致地方各项事业进入相对疲软的状态,进一步来讲,为了消除这种动力不足的情况,国家转移支付总额就会上涨。所以关税税率的下调是否有利地方发展理应考虑到关税在地方收入中的地位、地方经济类型以及国家政策支持投入。

三、税收政策调整的着眼点

(一)关税减让政策并不会直接刺激进出口数量由以上两图可以得知,关税税率的降低并不对进出口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税收减让只能让单个对象或者单个阶段获得利益。但是税收减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扩大了利润,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或者技术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客户青睐。但是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倘若企业不用这笔钱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直接分配给股东,那么税收减让就不会使得进出口数额有过多的变化。与进出口额直接相关是订单数量,也就是对方市场容量,所以如何扩大目标市场才是未来贸易的方向。那么扩大目标市场就是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使得对于同一客户而言能够降低成本,这就需要企业自身进行变革。

(二)贸易壁垒的降低不仅仅依赖于关税税率,更要着眼垄断的打破关税政策与贸易是息息相关的,但是新阶段不应只关注关税税率,而是要着眼于垄断的打破。贸易壁垒的形成是经济环境的直接结果,但是贸易壁垒往往伴随着国家行政上的干预。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贸易壁垒虽然时而提高,但总体仍成降低趋势。由于我国现行的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垄断的打破就意味着适当的国家行政干预。关税政策的制定应以“合理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益”为基础,要看到别国的经济长处,发挥自己的产业优势,互相利用资源,降低机会成本,达到最为经济的结果。由此可见,贸易壁垒新阶段下,中国依然要立足于自身利益,着眼于打破垄断,获得世界更多国家的认可,达到双赢的局面。

(三)进出口贸易的增加要着关注整体税收政策国民经济实力是对外贸易的坚实基础,那么只有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才会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所以税收政策的改进不应只关注进出口相关的税种,也要关注与企业成长性相关的税种。中国这几年对于高新科技进行税收的减免就是很好的例证,在科技研发或者产品研制的过程中由税收优惠来降低成本,进而增加竞争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倾销危机,由于税收减免带来的降低成本不仅没成为产品盈利点,反而成为了倾销官司中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这就需要中国话语权在国际中的不断加强,同时还需要接轨国际会计及税收政策,创造合理的企业财务报告,避免企业以倾销为名的损失。

(四)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市场监督下的税收政策目前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就意味着中国目前没有可以借鉴的社会主义税收政策,所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市场监督下的税收体系对于未来贸易发展就尤为重要。中国特色一直伴随着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两方面。中国特色市场调节下的市场监督依靠的是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市场是优胜劣汰的,如果一项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已经超过负荷,那么这种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自然会去寻找新的市场。中国特色市场监督下的市场调节将在未来聚焦于出口单位价值更高的产品,进口单位价值更低的产品,使得市场上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但在这个过程中,市场要始终保持双方共赢的初心,而不能过于侵略别国利益,这样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中国特色市场调节下的国家干预依靠的是国家的财力,但是我国近年来将税收收入主要投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财政支付转移,这就意味着国家对于关税的关注程度有所降低,这恰恰是政府放权,让企业自主的一种进步。但是国际贸易壁垒的打破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自主,政府仍是主力军,所以政府对内仍应调节税收政策有所创新,对外在国际组织中积极交涉,获得更多国家的认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贸易壁垒新阶段下中国的贸易税收政策应着眼于降低总体的贸易壁垒,而不应该过于关注由于其他国家政治问题带来的贸易变化。中国应当放眼世界,努力开创属于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特色的税收政策,让国民和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在享受全球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具有自主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贯彻落实政府的治理具体方针。

参考文献:

[1]王旭阳.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经贸关系在摩擦中前行[J].现代管理科学,2018(2):54-56.

[2]李强.中美贸易战长期性及其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1):100-101.

[3]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价格月刊,2019(09):80-86.

作者:王锦琳 单位:南京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