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贸易合作论文 > 图书版权贸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书版权贸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01 01:06:00人气:383

摘要:伴随出版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图书版权贸易已经成为当下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图书版权贸易问题也成为各大出版社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当下形势阐述了加强图书版权贸易对出版社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新形势下推进图书版权贸易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图书;版权贸易;问题;对策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正在逐步由总量向质量迈进,其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图书版权贸易的运营对出版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在法律法规保护、版权贸易逆差以及区域均衡性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国内出版社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本文将重点围绕新形势下的图书版权贸易问题及具体对策展开探讨。

一、图书版权贸易的内涵

图书版权贸易既包括了国内版权贸易,也包括了国际版权贸易。一般而言,对图书版权贸易的理解通常是指国家间,即国与国之间的版权贸易行为。图书版权贸易的形式通常包括了两类:一是图书版权许可贸易。根据许可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版权独占许可贸易、版权非独占许可贸易以及版权排他许可贸易等;二是图书版权转让贸易。图书版权转让贸易是指版权人依据合同依法享有图书版权经济权利中的一项或者全部权利,进而将其转让给非版权人的一种贸易形势。例如,我国出版社将中文书的版权向不同国家转让,通常转让的是翻译出版权和原文出版权。另一种则是将图书的使用权分项进行转让,一般是作品翻译出版权的转让。出版社加强图书版权运营对文化传播、出版社发展与改革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图书出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版权输出既是一种贸易往来,也是一种资源的开发过程,可以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获得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的文化传递,从而实现双重效益;第二,图书版权贸易可以促进出版社出版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帮助出版社寻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弥补出版自身的不足,实现更好的发展;第三,图书版权贸易可以更好地借助优势资源,推动出版社在新兴业态下的创新改革,利用版权交流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突破目前的发展屏障,找到更为适合的市场定位,从调整自身出版结构开始,寻找出版社新的发展思路。

二、新形势下图书版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出版社图书版权贸易的主动性不足出版社在图书版权贸易中受自身经营策略以及经营理念等的影响,造成参与图书版权贸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致使出版社经济效益不高,最终无法有效拓展图书版权贸易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内容存在重复输出的问题。单方面重复输出类似的内容,如中国文化、针灸以及食疗等,造成读者对产品内容的审美疲劳;二是宣传力度不足。出版社在图书发行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充分借助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优势,造成图书信息的传播不足,无法获得应有的市场份额。

(二)图书版权贸易的政策支持和利用不足目前,国家层面对版权贸易较为重视,通过有效制定图书贸易相关政策,从制度层面以及资金层面给予了国内图书版权贸易以足够的支持,为图书版权贸易活动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例如,在版权输出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税费、简化图书版权贸易的相关程序等,这些利好政策为图书出版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国内出版业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宏观政策目标与企业自身的微观目标之间产生矛盾、企业的实际运作中政策的利用不足等问题,成为影响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因素。

(三)图书版权贸易的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目前,人才队伍建设不足成为影响出版社图书版权贸易活动开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图书出版贸易借势发展,积极参与到世界出版业当中。但是,在图书版权贸易活动中,需要依赖于一大批优秀的图书贸易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高水平的翻译人才,目前来看,帅才、将才、专才也都比较缺乏。同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还体现在出版社人才流失层面,一些优秀作者资源、研究人员以及学者等宝贵的资源流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版社图书贸易活动的开展。

三、新形势下的图书版权贸易对策研究

(一)积极推进出版社图书版权贸易改进和优化第一,关注特色学科专业,努力捕捉最前沿的消息,发掘最新资源,形成选题并进行科学论证。此外,出版社还可以将特色专业中的一些优秀学者专家发展成作者,鼓励他们著书立说,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从而为自己储备一批高质量的优秀作者资源。第二,积极收集来自国际图书市场的各类信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图书信息,逐渐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其他国家开展的图书展销会,加强与国际出版社或者中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打造各种类型的版权贸易输出渠道。第三,注重贸易版权思维的融入。出版社在策划选题时就融入贸易版权的思维,后期对稿件进行编辑时,就能够综合作者和译者的观点,使其最大程度上使作品符合输出市场的需求,为版权的输出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出版社确定选题并与作者签订合同时,应将一些可能衍生出来的作品版权也涵盖其中,以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此外,出版社要抓住当前机遇,将中华数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选准题材,创造属于自己的图书品牌,在国际社会为我国的版权贸易谋求一席发展之地。

(二)注重图书版权贸易涉及的图书品种选择版权贸易在开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出版社在选材之前必须做好调研,科学地进行策划。要充分考虑到国外社会的关注点,收集相关信息,精准地选择题材,有目的地开展版权贸易的输出。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文化的不同对版权输出资源进行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输出。实践证明,经过策划之后输出的图书资源通常销量也不错,因此,这也是实现双赢的有效方式。而对于从国外引进的各类图书,出版社也要做好市场的定位,分析不同种类的图书所面向的读者群,翻译版本要尽量做到尊重原著风格,同时还要尽量做到本土化,使之符合国内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

(三)加强版权贸易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优质的人才成为各大出版社版权贸易竞争的关键力量,版权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大大增加了出版社对版权贸易人才的需求。版权贸易面向的是国外市场,版权贸易人才也应该是具备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强版权贸易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而言:第一,负责版权贸易的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熟悉国际图书市场,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第二,要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以及较强的公关能力。以大学出版社为例,其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大学内增设与版权贸易有关的专业,积极向国际社会学习,引进相关课程,实现版权贸易人才的输出和优化。有实力的大学出版社还可以直接引进优秀的版权贸易人才,这也是版权贸易尽快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同时,大学出版社还可以联合学校培养版权贸易人才,也可以为有能力有抱负的青年编辑提供培训的机会,使其尽早成长为出版社需要的复合型版权贸易人才。此外,出版社还可以提拔优秀的苗子到国外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出版知识,尽快成立一支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复合型版权贸易人才队伍。

(四)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国家版权局印发的《版权工作“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坚持实施严格保护、推动版权产业发展、健全版权工作体系三大基本原则,实现“加快版权强国建设,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版权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战略目标。同时,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推动出版行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出版社应当借助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参与国家推进文化传播的各项工作,如“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此外,出版社积应极响应国家政策,借助国家扶持的东风,努力策划文学题材,争取为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四、结语

版权贸易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衡量国家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版权贸易在为出版社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出版单位对选题结构的不断优化。题材市场扩大了,选题的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甚至还会涌现出一些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颖题材,有助于推动出版社在新的领域创新品牌。

参考文献:

[1]车南林,唐耕砚.显现与弥合:中国图书版权贸易中的“距离效应”[J].现代出版,2020(03):78-83.

[2]王丽.版权贸易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经验数据考察[J].价格月刊,2019(09):53-60.

作者:刘畅 单位: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