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贸发展论文 > 入世后输出贸易特点探析

入世后输出贸易特点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06 06:45:00人气:365

本文作者:高丽峰、郑芳、刘敉舒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洪英(2007)认为,辽宁工业出口额的扩大主要是靠低附加值的初级制成品大量出口带动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带动作用很小[4]。程春梅(2003)研究了截至2001年辽宁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指出辽宁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仍然较差,特别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在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的出口竞争力还处于劣势[5]。该研究还基本描述了加入世贸组织之前辽宁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状况。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辽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待提高,贸易结构亟待改善。本文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辽宁出口贸易的特点进行分析,重在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对辽宁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辽宁对外贸易竞争力提供政策依据。

图1是近二十年来辽宁对外贸易变化情况,1990―2010年,辽宁对外贸易额同全国一样不断扩大,特别是入世以来,辽宁对外贸易有了一个跨越性的发展。2000年辽宁外贸总额为1902亿美元,2010年上升到8067亿美元,“入世”10年贸易额增长405倍,年均增长率168%。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率1626%,进口额年均增长率175%①。2对外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入世以来辽宁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悄然的变化。首先是出口贸易市场发生了变化,尽管主要出口国家依然是日本、韩国、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并且日、韩、美常年来稳居辽宁出口贸易总额前3位[6],但出口市场不断扩大,由于不断开创新兴市场国家,使辽宁的出口区域风险不断减少,进一步促进了辽宁出口产业的发展。表1是2001―2009年辽宁主要出口市场的排名情况。从表1可见,日本、韩国和美国一直是辽宁的主要出口市场。但是,日本作为辽宁最重要的出口贸易伙伴国,在入世之后其贸易地位不断下降,贸易比重由2001年的40%下降为2009年的23%。而其他国家,如美国和韩国的贸易比重则比较稳定,波动范围固定在10%~15%。如图2、3所示,除三大贸易伙伴国以外,其他国家的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其次,伴随着入世之后辽宁吸引外资能力的增强,跨国公司陆续在辽宁投资。如图4所示,“入世”10年来,辽宁出口贸易主体以三资企业为主,并且比率比较稳定。三资企业出口额的上升,说明辽宁吸引外资的能力增强,同时,其他经营主体的引资比率和出口额持续上升,说明辽宁的民营企业等其他出口主体在体制转型之后逐渐体现出发展潜力。跨国公司和跨国投资带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配置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契机。近年来,加工贸易迅速发展,构成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入世以来,辽宁加工贸易额2001年为6018亿美元,2010年则上升至20610亿美元,增长了两倍多,发展势头良好(见图5)。最后,在出口产品结构上,2010年辽宁出口产品大类已经超过155种,尤其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工业是辽宁经济的重要支撑,作为工业大省和工业强省,辽宁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大的优势。长期以来,辽宁的出口以重工产品为主,它一直占据辽宁出口总额约70%。辽宁工业普遍存在经济产能大、支柱产业强、政府投资多等特点[7]。将辽宁出口产品按照8位商品编码统计,整理可得图6。其中,家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船舶、钢材、农产品、服装、成品油等出口额名列前茅。

辽宁出口贸易状况比较分析

尽管加入世贸组织为辽宁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机遇,并且提高了辽宁的经济竞争力,使得辽宁对外贸易得到较快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中似乎还伴随着一些制度方面的原因,使得辽宁出口贸易还存在瓶颈,发展受到限制。本文对同期辽宁对外贸易情况与全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力图从中得出辽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1出口贸易额比较入世前后,辽宁省外贸额的发展趋势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但从主要纵坐标和次要纵坐标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辽宁出口额在全国来看占比非常小,约占全国的25%(见图7)。2出口贸易结构比较入世以后,辽宁的主要出口市场与全国相似。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虽然辽宁和全国出口日本、美国的贸易趋势基本一致,但仔细观察图8、9可以发现,辽宁和全国对日本出口的比重均下降,而在对美国出口方面,辽宁与全国的趋势正相反。这主要是由于出口产品结构不同。日本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8],而美国更多地是进口我国工业产品。辽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最大的贸易地区而不是纺织品出口美国最大的贸易地区,因此,辽宁与全国在出口日本和美国方面存在差异。对比全国加工贸易量和贸易额,辽宁的出口加工贸易几乎是九牛一毛。图10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辽宁与全国的差距:全国加工贸易在10年间增长了4倍,并且在2010年达到了7403亿美元,而辽宁加工贸易比重只占全国的27%。这说明辽宁加工贸易规模偏小,加工贸易虽还有上升的空间,但加工贸易比重的下降说明辽宁利用外资技术品牌开展加工贸易竞争力有限。出口产品结构是制约辽宁省出口规模扩大的关键,尤其是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近几年发展不稳定,大大影响了辽宁对外贸易竞争力。2003―2005年,辽宁机电产品出口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与当时机电产业企业转型和调整的状况相对应。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而2003―2005年正是振兴的初期,辽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企业从国有企业逐渐过渡到外资企业,政策实施的滞后性和缓冲期导致该阶段出口短暂下滑。

根据统计数据,辽宁外贸正处于从初级、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以机电产品为主过渡的阶段。1980―1990年,辽宁出口增加额主要依靠纺织和轻工产品来实现;1991―2000年,出口增加额主要是由传统机电产品提供的。2000年,辽宁机电产品出口为402亿美元,机电产品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达371%。这期间,辽宁机电产品出口得到了快速发展,正逐步成为出口的主导力量。但自中国入世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后,辽宁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一度走低,2009年以后才逐渐回暖。如图11所示,辽宁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呈波浪形发展,而在同一形势背景下,机电产品已逐步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甚至超过出口量的60%。由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基数较大,其出口增长率自2003年开始走低。但除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2008、2009年出口增长率下降外,辽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一度走高(见图12)。

近年来,受国际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活跃,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正在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是辽宁的支柱产业,然而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却比较低,对外贸影响比较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缺乏活力,出口总额和出口比重都比较低。如图13所示,2002年,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2003以后出现了一个大转折,并在2008年达到最低点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辽宁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出口比重方面。同样,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领域,辽宁的出口增长率提升明显,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增长率高达40%,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0%(见图14)。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存在着上升空间和竞争力。

辽宁出口贸易与全国差距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辽宁出口贸易与全国情况的比较分析,可以将辽宁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加工贸易规模小,占全国出口的比重下降,使得加工贸易促进辽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第二,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辽宁属于主导产业,虽然机电类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较高,具有潜在竞争优势,但是出口占比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充分发挥主导性。通过分析辽宁出口贸易的特点,可以从贸易依存度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上寻找突破口。辽宁出口贸易依存度低,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作为东北重工业的长子,辽宁的工业经济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理应存在优势,然而却迟迟没有发挥出这种竞争优势,这是辽宁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最大瓶颈。入世以来,辽宁机电产品出口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并且在2007年首次超过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以2010年为例,辽宁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346%,与入世前相比增长了716%,但与全国水平相比还有待提高。

入世以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得贸易的占比越来越高。虽然辽宁整体贸易量和贸易额上升,但贸易依存度与全国相比仍存在显示性比较劣势。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巴拉萨提出的,一国出口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9]109,即如果RCAij的值大于1(意味着商品i在国家j中的出口比重大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比重),表示该国在此种产品上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反之,则该产品没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将该指数运用到某一区域,就有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本文将该指数在贸易依存度方面进行改写,转化成贸易依存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依存度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是辽宁贸易依存度与全国贸易依存度的比值,其度量也是以1为界,大于1表示辽宁贸易依存度存在显示性比较优势,小于1则表示存在比较劣势。辽宁省近二十年贸易依存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入世以后辽宁外贸依存度与全国相比存在明显劣势,并且劣势有加大的趋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辽宁产业结构升级较慢有关。

从贸易商品结构来看,推动辽宁省出口增长的主要商品集中在钢材、成品油、水海产品等初级产品以及金属加工机床、变压器、汽车和汽车底盘、船舶等低附加值产品上。随着近几年东北振兴和崛起,辽宁出口结构有所升级,但是升级程度远不如全国。产业结构升级高度化的特征是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第一产业占比越来越小,所以指标设计中给第三产业赋值最大,第一产业最小,参考徐德云针对产业升级设定的指标[10]式中,y1,y2,y3分别表示三次产业的比重。R为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其系数介于1与3之间。R值接近于1,则产业是以农为主,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大,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小,经济水平很低;如果R值接近于3,则产业结构升级程度较高,属于后工业化的信息经济社会。将2001―2009年辽宁的R值与全国的R值求出,并绘制成图15。辽宁的产业结构在入世后的10年中呈波浪型波动,升级不明显,而全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明显,尤其是2004年以后几乎呈直线上升。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低直接影响了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

提高辽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路径

霍利斯•钱纳里(H.Chenery,1986)按人均收入将经济增长划分为3个阶段,即初级产量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及发达经济阶段[11]261。初级产量生产阶段经济开放度低,外贸规模小,外贸依存度也就很低;工业化阶段由于本国很多缺乏的资源和技术设备需要大量进口,对外汇的需求促使出口规模增大,因此这时外贸依存度较高;发达经济阶段主要是通过资本、技术输出以及服务贸易等方式从国外获利,货物贸易量相对较少,外贸依存度就不会很高。而目前辽宁的出口水平仍处于初级产量生产阶段,贸易依存度低,工业化发展必须依靠贸易,提高贸易依存度。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当前提高辽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主要路径。

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社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需求。产业升级是在社会分工精细、高度工业化后才形成的,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专业化水平越高,对资源配置的要求就越高,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国际贸易分工出现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三大产业的产品需求不同,整个国家收入的支出结构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在产业间的相对比重变化。入世之后,辽宁GDP增长迅速,人均收入上升,会刺激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的进步为开拓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创造了条件,更使得三大产业的技术水平出现了显著差距[12]36。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可以综合考虑这3方面影响因素,从而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渠道,扩大贸易出口量,提升贸易依存度,改善比较劣势,最终达到加快发展辽宁出口贸易的目的。高新技术产品是未来辽宁乃至全国对外贸易的制高点。高新技术产业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电子信息、软件、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而这些都囊括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这些产业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进一步提高辽宁的平均收入水平。从2011年5月起,国家开始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可以将潜在竞争力转化为确定的贸易额,做到与时俱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应该转变观念,以积极进步的思想来发展贸易,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与转变。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该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在增加贸易总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辽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做强做大对外贸易,使之面对外界的冲击和压力仍能做到游刃有余。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