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科研现状
摘要:本文立足于将科研育人与资助育人融合,将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结合,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智”结合,通过分析高校商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科研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家庭经济学生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增强学生考研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商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研能力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详细规划了包括科研育人和资助育人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科研育人侧重在扶智(扶志),资助育人大多侧重经济帮扶。国家精准扶贫已经到了冲刺阶段,逐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通过经济资助的方式可以解决经济贫困的问题,扶志与扶智也很重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业知识薄弱、科研能力欠缺、综合能力不高的问题是帮助学生自助,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如何将科研育人与资助育人结合,将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相融合,从而在科研育人过程中,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增强学生考研和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自助成才,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科研现状分析
本文采用成都大学商学院本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学院本科学生1981人,2018―2019学年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80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全院学生总数的39%。为了解商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需求,以成都大学商学院大一至大四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在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推送线上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640份,通过统计分析,获得关于困难学生培养和提升科研能力需求的相关数据。调查对象大一占比37.44%,大二占比32.14%,大三占比23.71%,大四占比6.71%。调查发现,困难学生对科研有热情,但实际参与度不高。在640名被调查的商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62名对科研“非常感兴趣”,有284名对科研“感兴趣”,有294名对科研“不感兴趣”,前两者为总数的55.06%,体现出商科困难学生对科研有兴趣,且积极性较高。在346名对科研感兴趣的困难学生中,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仅有34人,“自主申报科研项目”仅有33人,“期刊”仅有6人,“没有参加过上述科研项目”有292人,与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相比,他们的参与度和成果数量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调查发现,阻碍困难学生接触并参与科研的因素多种多样。学生没有参加过科研项目的排名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不了解”(69.52%)、“没有老师指导”(69.04%),“组队难”(61.3%)。向往科研,但是不了解、信心不足;了解科研,但是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知识丰富,但是科研方法欠缺;具备一定的科研方法,但是组队困难;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但是缺乏老师指导;非常愿意参加科研项目,但却因为能力不够、没有老师指导、组队难等原因,望而却步。调查发现,已参加科研项目同学的各项科研能力表现为“一般”“差”“很差”的分布如下:文献综述能力占75%、选题能力占75%、调研能力占75%、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占88%、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占80%、逻辑思维能力占75%。由此可见,本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基础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文献研究能力、选题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薄弱。
三、对策分析
基于学生科研热情高,但参与度不高,科研能力欠缺的现状,调查学生提升科研能力的意愿,75%的学生表示希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方法培训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研能力欠缺的薄弱点,根据学生能力实际,邀请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统筹讲解,开展科研方法的指导,训练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采用分层次培训模式,针对没有科研经历的困难学生开设基础班,针对有一定科研经历的困难学生开设提升班,后期主要偏向加入教师项目,参加专业性科研的实践。基础班:针对没有参加过科研项目、科研课题、期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授基本科研知识和基础方法,为培养其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提升班:针对已参加过科研项目、科研课题、期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授更高难度的科研知识和更高层次的科研方法,进一步提升其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
(二)经验交流
举办学生科研经验交流会,邀请在科研学术领域获得一定成绩的高年级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利用朋辈榜样示范教育,介绍低年级入门的经验和方法,增强学生接触科研的信心,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突破自我,接触科研。采用传帮带的团队梯队组合,使学生项目不局限于大学四年学习生涯周期,好的项目能够不断深挖和持续建设。
(三)科研训练
大力支持科研团队,让科研人才在团队活动中孵化成长,培养选树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组建教师顾问团队、党团专题研究团队、学生示范团队、学生启蒙团队、科研助理团队等组织,形成老师指导学生做科研、学长学姐传帮带的浓厚科研氛围。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行专门性科研方法培训之后,通过加入教师科研项目、加入已有科研团队或自由组建科研团队者继续开展科研工作,进行科研训练。
(四)成果展示
利用学院“两微一端”、学院门厅展出等形式,大力宣传学生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的成果,并奖励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创造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未参与科研同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术参与意识,打破他们对科研的畏惧。
四、结语
资助育人已经不仅限于输血式的经济资助,造血式的精神资助、能力帮扶已经是现阶段资助的工作重点。通过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科研能力,有助于强化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助力教师科研,提升学生考研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服务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能力提升过程中,进一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德永等.精准扶贫思想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策略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办,2019(1):93-95.
[2]李志春等.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提升[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9):56-59.
[3]狄魁等.地方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成效的提升[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2):49-52.
[4]李雨键等.经济困难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七个一”模式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7(8):180-182.
[5]刘青瑞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探析――以东北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例[J].科技文汇,2013(4):32-33.
作者:衡容 杭行 贺世轩 单位:成都大学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