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增长论文 > 新型城镇化政策助力经济增长

新型城镇化政策助力经济增长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08 10:55:00人气:587

【摘要】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内外挑战,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尤其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的持续性和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出口拉动作用不断下降,因此,消费和投资成为促经济增长,增加经济活力的必要选项。党的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增加我国居民消费和带动投资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平台。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带动消费和投资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经济增长;消费与投资

1引言

自2018年3月美国301条款发起以来,中美贸易争端已经持续14个月,受其影响,相关国家贸易情况不容乐观。此外,受贸易战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方因素影响,我国已经出现了部分企业产业向外转移状况,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申洲国际、健盛集团等龙头企业陆续将产能迁往东南亚地区。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我国总体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在出口和制造业状况低迷时,以消费和投资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活力成为有效选项。同时,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从总体要求上提出了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多个重点任务,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提供了切实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和拉动投资需求,能有效增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保持经济活力[1]。

2相关理论

卡罗尔(Carroll,2000)从消费习惯改变方面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消费对新流入城镇居民具有“示范效应”。王小化(2016)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预期等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相关影响。刘东皇(2017)从预期论角度分析,同样认为,社会保障不足,使得我国居民形成高储蓄和低消费状况。王平(2018)[1]通过数据模型研究了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的效应,得出了新型城镇化是驱动居民消费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

3路径分析

33.1新型城镇化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行,带来新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首先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中,农业人口之前部分商品的自我生产自我使用状况必然改变,农业人口需要从市场购买消费品满足生活需求;其次,根据杜森贝利的消费理论,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示范性作用,城镇居民的消费方式和习惯,能有效引导农村居民和新城镇居民,带动消费升级;最后,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因素,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就业方式变动,农村居民从农业转为更高生产效率的工业生产者时,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意愿。

33.2新型城镇化增加投资需求

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换保证了城镇化系统的正常运转[2]。新型城镇化进程既能提供庞大的投资需求市场,也能有效带动投资活力,而投资对经济刺激具有显著性和直接性特点。同时新型城镇化对公共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质量要求,政府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从而有效带动公共支出,促进投资需求;其次,新型城镇化要求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和处理,着力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环保产业需求增加,环保产品市场扩大,使环保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点。

33.3新型城镇化带动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

中美贸易战带来的科技战,美方动用政府力量开始针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禁售禁运和断供等手段层出不穷,抑制我国高科技产业崛起之心昭然若揭,不仅使我国意识到产业不足之处,更坚定了发展高科技产业与产业升级的决心和意志[3]。同时,国家提出构建优化布局的新型城镇化,要求转变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方式,各地区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经济和技术的溢出效应,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升级进程。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能依靠集聚效应产生更强的创新能力,将资金流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企业,提成产业总体竞争能力,从而在将来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能有效增加经济活力。

4政策建议

44.1改善居民消费状况,提升消费能力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和政府要合理优化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城乡收入分配不平衡状况,以收入水平提高带动消费增加;然后,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增加民生性的社会转移支出和社会保障支持。

44.2确立适当的公共支出政策,促进投资增长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可持续性产业、高科技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的投资力度,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增加金融行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实现政府,金融行业和民间投资的有效结合,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4]。

44.3引导产业集聚和结构升级,坚持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聚效应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距离成本,加强同行业企业间合作,促进产业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合理进行相关产业地理区位分配,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发展城市具有竞争力度的核心产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改善就业状况。同时,鼓励自主创新,吸取此次科技战教训,弥补弱势产业不足。对于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要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以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平,王琴梅.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与其传到路径[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7.

[2]崔玉婕,赵海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联性理论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7,29(01):124-126+143

[3]刘小川,汪利锬.居民消费与最优政府支出;理论与动态估计[J].财贸经济,2014(7);21-35.

[4]杨飞虎,孟祥慧.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投资政策探析[M].学习与探索.2018(4);101-107.

作者:张阳阳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