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摘要:传媒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存在形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影响力。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传媒经济增长极及其效应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传媒经济增长极;效应;经济结构
一、社会对传媒经济增长极的认知
客观地讲,目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传媒经济增长极的态度是大相径庭的,经济学家对于传媒经济增长极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认可,同时认为其发展空间和潜力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值得高度关注。而大多数社会学家则对传媒经济往往是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这种与传统经济模式和架构相悖的经济方式,根本不会有较强的发展空间。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笔者表示都认同,因为经济学家之所以高度评价传媒经济的作用,是因为传媒经济的发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价格格局的存在方式;而社会学家之所以对传媒经济有负面的评价,是因为传媒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特别是一些看似较新的经济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昙花一现就迅速衰败,没有体现出传统的传媒平台在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应中所体现出来的担当。在笔者看来,其实无论是哪种观点,对于传媒经济的增长来说都是有益的,毕竟传媒经济的增长的确是一个全新的模式,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才能梳理出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的经济模式。
二、传媒经济增长极的影响
传媒作为一个特殊的平台,最初的发展中并没有表现出经济效益,只是依托全新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应用,不仅让传媒发展从单一的静态平台向立体平台发展,而且还使信息资讯的传递从单向有效传输向双向信息互动发展。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学上的特殊价值体系,如果将这种价值体系有效利用,就能够体现出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传媒从业人员正是抓住了传媒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传媒从简单的线性信息中提炼出来,形成一种具有较强扩散性的传媒经济发展方式。不过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笔者也发现传媒经济在发挥积极影响的同时,其自身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一,传媒经济的社会责任价值没有有效凸显。与其它传统的经济发展不同的是,传媒经济的发展基础中,最能够体现经济特点的基础是传媒平台,而传媒平台的存在价值中,社会责任是远高于经济效益地位的。但是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笔者发现,个别人对于传媒经济的存在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导致传媒经济的社会责任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其二,传媒经济增长的方向过于单一。商人的行为是基于趋利的角度体现出来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传媒经济的增长来说,所有的行为如果仅限于体现趋利,那么势必会让整个经济增长定位在商业信息扩散的基础上,完全违背了传媒经济是基于信息资讯传输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初衷。社会信息的不能用经济利益来衡量,更不能利用经济价值多少予以肯定,否则便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对传媒经济存在的解读。
三、新形势下传媒经济增长极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传媒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极大的利好,在传媒经济发展的定位与研判上,传媒经济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小觑的。就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传媒经济的发展应该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让文化产业链带动传媒经济的发展。传媒作为文化信息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实已经对文化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了认可。不过文化产业的上下游资源所形成的产业链发展,对于传媒经济作用并不局限于单一的产品或者存在形式,文化能够将很多的地缘信息和旅游信息同毫无关联的制造业信息融合在一个平台上。而这种融合恰恰会是传媒经济体现经济价值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二者的有效融合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途牛网、携程网等互联网媒体在这个方面为文化产业链带动传媒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很多有益的宝贵经验,让社会信息自带文化价值的同时还能提炼出经济利益,无论从人文还是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都是值得全面肯定的。二是让文化消费引领传媒经济的发展。在传媒经济的作用中,刺激消费是一种理念,绝对不能使其成为全部,否则就会造成传媒经济平台的迅速兴起和迅速没落。微商平台的过度膨胀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而电商平台的发展则恰恰证明了让文化消费引领传媒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1+1>2的效果,再加上本身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具有海量的有效信息,只要是稍加梳理完成整合之后,文化消费对于经济的作用要远大于单一产品的影响。这对于刚刚形成的传媒经济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刺激与提升。短期行为,根本不能代表一种经济价值,充其量也就是一种营销手段,以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形成的文化消费才是传媒经济发展的营销重点。三是让文化市场拉动传媒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存在不仅是一种文化方式的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文化市场反哺给传媒经济的不仅是利益,更多的还有资源,这种资源是任何一种市场竞争都不能取代的,因为这种资源是固态资源,没有任何的变量因素能够影响文化市场的畸变。这对于有效巩固传媒经济的市场作用绝对是难能可贵的。中国动漫集团、腾讯公司和共青团中央开展的一系列合作项目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点。精准的传媒经济受众定位,让传媒经济能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蓬勃发展,不用考虑有可能出现或者形成的资源匮乏,最大化地发挥了经济效应。四是让文化创意改变传媒经济的存在方式。传媒经济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的确是激烈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产业是信息全球化的最前沿阵地和最根本的基础,而文化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将尾随于互联网产业的力量之后。传媒集成经济利用互联网技术蕴含的进步精神与拓展能力积极进取,探索出符合时代需求与网络经济特质的经营路径,在创新中摧毁,在摧毁中创新,科学面对市场风云变动,从而取得经营方面的突破性发展。而创意的存在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文化创意的形成与出现,能够让传媒经济的发展长期保持着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特别是在传媒经济形成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创意的存在不仅能够在格局上实现突破,而且还能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真正地体现出经济的价值。农夫山泉公司和《新京报》若干年前的那场轰动京门的口舌之争就充分地表现出这一特点,当所有人都认为农夫山泉公司必败无疑的时候,农夫山泉公司通过互联网媒体迅速地完成了自证,不仅完全扭转了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造成的恶劣影响,而且还借助传媒平台形成了另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尽管没能在一城一池上完全挽回影响,但是在后续的事态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强有力的增速背后,完全是传媒经济的影响与作用,而这一作用主要的表现与发挥形式就是文化创意的集中展现。
四、传媒经济增长极的展望
传媒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动力作为支撑,未来,传媒经济增长要想保持常态化,一方面应该加强新技术的成果转化,新型的传媒经济要想发展,必须依赖全新的传媒方式,新兴媒体是完全依靠互联网高新科技形成的,新技术的成果能否最大化地实现经济效益,取决于技术的应用与整合,突破技术壁垒的前提是加强对基础研发的投入,只有将基础稳固之后才能尽快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应加强传媒的基础影响力,传媒经济的发展增速已经得到了认可,但是这种过快的增速背后所涉及的是有可能存在的增速锐减,未来,在社会资源进一步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基础影响力的扩张进行有针对性的投入,传媒经济中更多地体现出文化的作用,从而借助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来提升传媒经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五、结语
传媒经济是基于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传播平台而兴起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强有力的市场推动下,整个增长势必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加速提供有效助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是市场经济常态化的一种必然,只要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让传媒经济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贾超然.探讨互联网新媒体促进传媒经济的发展趋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7(11):37.
2.许鑫.试论传媒市场化改革对国家―传媒关系的影响[J].惠州学院学报,2016(01):30-34.
3.于琼.浅谈新媒体对传媒经济的推动作用[J].新丝路(下旬),2016(03):136.
包君成 中国政法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