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增长论文 > 特色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研究

特色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11 01:47:00人气:486

一、特色产业主导地方收入能力日益增强

(一)提升GDP能力增强

2013年,东坡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9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3.16亿元;相比之下,东坡区泡菜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销售,实现税收1.5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34%和全区税收的11.4%。特色产业占了一个拥有80万人口的大县整个地区生产总值(GDP)的三成,特色产业的发展使提升GDP的能力明显增强。同样,2014年3月底,特色产业大县洪雅,仅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特色食品钵钵鸡就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同比全县4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7亿元,占1.7%。并预计力争通过后3个季度的努力,突破1.5亿元销售目标,上缴利税300万元以上。也突出显示出特色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提升中的地位明显增强。

(二)拉动经济效应增强

据2013年数据,仅东坡区特色产业泡菜产业的38万亩泡菜原料基地就带动21万农户年增收5.3亿元,68家泡菜企业带动农民就地务工2.51万人,年收入6.5亿元。其拉动农户增产增收的经济效应明显增强。同样,彭山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0余亩,产量达1.5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近3亿元;形成600专业户、辐射拉动全县1500多户农民种植,近5万人直接受益;人均年纯收入达1.2万多元。仁寿县以文宫枇杷之乡发展为核心,辐射全县枇杷基地乡镇16个,专业村130个,建立了24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专合组织成员达到10万户,带动农户55万户,枇杷种植总面积15.5万余亩,产量5万余吨,产值达3.5亿元;从事枇杷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百万元以上的大厂家已达86个,年销售收入22亿元。

(三)特色产业驱动第三产业发展日益突出

以农业特色产业驱动第三产业发展作用突出。仁寿县形成福仁缘、江陵食品、卓宇制药等3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开展枇杷果品、附产物加工与深加工,年加工枇杷达1万吨,产值2.1亿元以上。洪雅县针对全县有茶叶23万亩,藤椒1万2千亩,竹笋34万亩,奶牛3.8万只等特色资源,按照“基地、加工、营销、旅游、文化”五位一体的园区模式,积极配合旅游开发,到2013年前,引进项目14个,协议投资总额5.79亿元,新增税收达到2500万元、新解决劳动就业1000人左右;依托茶叶、藤椒、乳制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形成三个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此外,洪雅县还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开展会节活动,繁荣第三产业市场。以重点办好购物节、美食节、长寿节、桃花节、冰雪节、七里坪避暑节、瓦屋山杜鹃节、柳江古镇旅游文化节和泡菜论坛等活动,促进市场消费。东坡区在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中,不仅形成以泡菜产业为核心的各类包装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还以加大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如竹编艺术品、东坡文化用品、长寿养身文化用品、泡菜、龙眼酥、东坡肘子、有机茶等具有眉山特色的旅游商品,精心打造,包装一批高品质旅游礼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还同时拉动了包装产业的发展和零售、销售业的发展。

(四)特色产业成为驱动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

2007年,眉山市启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在市所辖的彭山县、东坡区两个试点县区开展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土地流转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加快土地流转,切实解决规模化经营问题,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生产要素的集中投入、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目前,东坡区土地流转率约12%,主要是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农业开发公司,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特色产业的发展,如泡菜原料的发展,成为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主动力,仅东坡区通过土地流转形成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就有50多户。产业集约化发展是统筹城乡的基础。加快产业集约化发展,切实解决产业带动弱问题,有利于推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带动农民增收。依托推进特色农业集聚式发展,成为眉山统筹城乡的基础。立足“中国泡菜之乡”、“中国脐橙之乡”、“全国兔业产业化大区”等品牌优势,围绕蔬菜、水果、蔺草、畜禽、竹木等特色产业,发挥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主产区建设,用产业化的思维、市场经济的理念、项目建设的办法,推进着现代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二、以拓展特色产业为着力点驱动眉山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特色产业成为比较优势产业

1.绝对和比较优势产业发展趋向绝对利益理论认为,一个地方应该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产口进入市场后,可以获得绝对利益。比较利益理论认为,一个处于优势的地方应集中生产本地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劣势的地方,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或相对成本较小的商品。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理论从国际贸易理论演变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当本地工业发展滞后、招商引资面临困境时,地产经济就会面临危机,融资困难,区域经济发展受阻。以本地资源打造本地特色,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形成本地的特色经济,拉动本地区域经济增长,推进本地经济发展,形成支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重视本地资源,打造本地特色产业、产品,振兴本地区域经济是发展重任,已成为未来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目标,成为打造本地区域的绝对和比较优势产业发展趋向。

2.重点打造特色产业比较优势从绝对和比较优势产业、产品分析看,眉山目前不具有绝对优势产业、产品。相比之下,眉山六区县目前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和产品,相比省市之外的同类、近似产业、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应重点打造特色产业比较优势。一是重点打造本地最具优势特色产业。具体是六区县已形成的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以及各种生态产业及系列产品。二是重点打造本地低成本特色产业。洪雅竹笋具有双重优势,生产成本低,具有重点打造优势。对洪雅境内一些天然水资源,在交通得到改善后,打造无污染、天然饮用水系列品种进入市场,具有低成本优势。三是重点打造本地低劣势特色产业。眉山茶叶产业发展快速,但相比川内其它品牌来说,是高劣势。丹棱不知火桔橙经过包装,贮存时间延长,反季节销售相对劣势低;仁寿境内的红薯,向粉业发展相对劣势低,都可以重点打造。

(二)培育和开发新型特色产业

1.培育新型特色产业一是培育相对成本低廉的资源特色。相比其它地区来说,仁寿红苕资源丰富,相对成本低廉。类似地,地广人稀的洪雅,培育中药材黄连、白杞,同样相对成本低廉。二是培育传统民间特色工艺。彭山玉米叶包裹干豆豉作为传统民间工艺佐料,风味独特,具有培育壮大的发展潜力。类似地,青神的江团鱼、汉阳鸡,彭山的甜皮鸭、曾醪糟、鲜花饼,丹棱的曹八娘米豆腐等具有培育壮大的发展潜力。

2.开发新型特色产业一是开发自然资源性特色产业。针对洪雅瓦屋山水库等优质无污染淡水资源,开发瓶装、桶装水,加工纯净水、碱性水,形成天然淡水资源特色产业。二是开发工艺资源性特色产业。针对近几年广泛发展的一村一品产业,开发成工艺性资源特色产品,如针对葡萄种植,发展葡萄酒;针对养羊、牛,发展羊牛肉加工;针对黑桃、红枣,发展干品加工。一方面解决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开辟了眉山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3.培育和开发特色产业品牌。一是培育和开发生产属性特色产业产品品牌。主要是水果、养殖类通过直接生产,培育和开发成特色产业产品品牌。类似可将丹棱不知火、青神团鱼等培育和开发成特色产业产品品牌。二是培育和开发加工属性特色产业产品品牌。主要是民间小吃、工艺资源通过加工,培育和开发成特色产业产品品牌。类似可将甜皮鸭、曾醪糟、曹八娘米豆腐等培育和开发成特色产业产品品牌。

(三)拓展特色产业市场化的外溢性发展

1.特色产业市场外溢性增加一是拓展新兴市场。每一项特色产业的壮大与发展,必然拓展新兴市场,引发新兴市场繁荣,带动就业扩张,引发参与就业、参与市场人员及其收入的乘数效应。如彭山的葡萄产业作为特色产业进入市场销售中,必然引发对肥料、农药,包装、运输、广告、销售、物流等相关行业的繁荣,增强市场外溢性。二是吸引参与市场力增强。一个在逐步壮大发展中的特色产业,会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到特色产业生产、销售中。丹棱的冻耙发展,从上游吸引人们种植原料、提供优质原料;从下游吸引更多人参与销售;从中游看,吸引广告商、包装商参与其中。青神的特色产业红黑花生,上游必然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种植;也吸引中下游人员参与加工和做活市场营销。

2.重视特色产业市场化的外溢性发展一是重视特色产业中下游发展。特色产业中下游发展,主要是加强对特色产业的辅助性、延伸性发展,即第三产业发展。包括特色产业产品的加工、包装与广告,销售渠道的选择,涉及到实体销售与网上销售的零售商、批发商、商,广告印刷、包装印刷,运输、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中下游发展,灵活性大、利润空间大,但无规则或过大会削弱中下游产业的积极性,不利于中下游特色产业发展,因此,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提供好规则和服务支持。比如,加强监控加工环节中技术的流程、程序与卫生、污染、添加剂问题;控制包装行业价格;重要的对外宣传广告、旅游文化、节日文化活动的宣传与组织由政府负责等;管制网络销售中物流行业滥定价格、包装运输不规范等。二是注重特色产业上游发展。特色产业上游发展,主要是原料来源与生产,包括特色产业苗种,比如果业、养殖业苗源,防止出现转基因苗源或假苗源,需要上游得到质量保证。其次是要加强特色产业的技术支持。特色产业产品生产中技术没给上,出现质量没保证,同样影响发展。由此,特色产业上游发展要注重原料与生产技术的支持。这两个方面建设成本投入大,但产出低,需要政府出面参与建设、承担责任,以确保地方的特色产业从上游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作者:罗志军 单位:四川省中共眉山市委党校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