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增长论文 > 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探析

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10 08:11:00人气:341

一、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2007年,我国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大约为40%左右,说明我国已经形成了标准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而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国际经验早已证明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不能长久的,难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该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需充足情况下,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所致弊端当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有巨大需求,能支持我国的出口时,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会引起以下的问题:1.引起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即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双顺差又会导致大量外汇流入我国,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大量的发行人民币来收购这些外汇,中央银行在外汇占款项目下人民币多发,从而使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太大,2007年以来,国内相关产品价格基本上都全面上涨,先是资产价格在2007年的三四月份普遍快速上涨,到五六月份时,投资品的价格也很快涨了起来,甚至有的投资品的价格上涨了80%左右,到了第四季度,消费品的价格也涨了起来。究其发生全面通胀的原因为,近十年来我国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引起外汇占款过多,人民币多发,进而导致2007年我国的全面通货膨胀的发生。2.大量的外汇作为对外购买的符号,在国内是不能使用的,通常我们只能使用外汇对外投资,但是,无论是购买美国政府的债券还是美国企业的债券,都会因为美元的贬值和其企业出问题而难以实现外汇增值和保值,外汇成为我国财富贬值的重要途径。

(二)外需不足情况下,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所致弊端当国际市场不能支持持我国产品的出口时,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出现另一种弊端。随着出口的萎缩,我国过剩的生产能力就会没有销路,出口企业只能收缩经营规模甚至倒闭,从而使国民经济增速下滑和失业增加,最终,经济和社会都会因为出口的下降而出现问题。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还会加剧贸易摩擦,降低经济独立性和自主性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引起的国际贸易顺差会激发他国与中国的贸易冲突,并为中国威胁论提供口实,这必然会恶化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同时,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会加大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风险,当世界经济发生剧烈波动和国际政治出现重大事件时,中国经济将会受到难以预料的打击,事态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中国的决策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发展也日益的复杂化,这将促使越来越多的不可预测因素对世界经济产生冲击。如果我国继续实行这种对出口过度依赖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未来极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极大地减弱我国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近而使我国的经济独立性和自主性降低,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会处处受制于人。

二、我国实行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潜在优势

(一)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会极大提高社会消费率根据亚洲人口统计模型得到不同年龄的数据显示,1994年,在中国拥有的年轻人口中,29岁以下的人口占大多数,而目前,大多数的人口年龄处于19-50岁之间,到2024年,老龄人口的比例增长将很明显,预计50-54岁年龄段的人数将是1994年的3倍,从1994年的4000万左右上升到2024年的1.2亿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会极大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进而使我国居民未来的消费率大幅提高。

(二)政策引导有利于消费的增长最近几年,我国消费增长缓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降低等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2004年以来,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提到相当的高度,中央政府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已从1998年以来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速度来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以扩大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为中心的全局经济发展战略,该经济发展战略将为消费需求的扩大营造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消费需求有望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

(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助推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大幅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并导致服务型消费增长缓慢,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十一五”时期,我国的第三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九五”时期,我国第三产业产值站GDP比重为32%,“十五”时期,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35%,“十一五”时期,第三产业已有了飞跃性发展,第三产业占GDP达到40%左右,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将会取得更为快速的发展,以此将极大促进劳动服务型消费的增长,使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在消费中的比例大幅提高,从来带动我国未来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四)城市化将拉动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的城市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不仅影响到第三产业结构的发展,而且城市化率低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的增长,城市由于种种便利,成为消费快速增长的摇篮,但有限的城市人口很难带动整个消费的增长,只有快速推进城市化,让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才能有效的促进消费的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率保持在1.44个百点左右,粗略计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约拉动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那么,“十一五”期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拉动最终需求每年增长约2.3个百分点,因而,未来城市化率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消费的增长,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五)“三农”问题的逐步破解有助于启动农村消费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民的收入状况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农民的消费水平也将会有较大的提高。农民收入低、农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制约了整体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共识,上届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出台了力度更大可持续性更强的政策措施。“十一五”期间,“三农”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农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同时,农民的消费水平也得以极大的提高。随着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未来农民的收入水平仍会以较快速度提高,这将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六)教育状况的改善将极大改变消费偏好和观念根据亚洲人口统计数据,1994年,我国有56%的人口接受了初等教育,仅有0.8%的人口接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到2014年,将会有21%的人口接受中等教育,有29%的人口将会接受过高等教育,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偏好会发生改变,超前消费和挑剔型消费将会不断的普及,这不仅会促进我国未来消费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还会使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七)信贷消费将推动整体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随着国家对信贷性消费的支持和鼓励,信贷性消费将会对我国整体消费的增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信贷消费在推动耐用消费品,尤其是在推动不动产消费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西方,购房按揭贷款已成为人们实现其住房消费的基本模式,我国1998年以来启动住房消费,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信贷消费。美国2007年底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12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90%以上,我国2007年底住房按揭贷款余额是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12%-13%,欧盟2007年底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占GDP的40%-50%,因此,我国在信贷性住房消费方面还有着巨大的潜力,且随着国家对信贷性消费的大力鼓励和支持,预计在未来,以信贷买车和买房为主的信贷性消费将成为一股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小结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国家将不断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致力于积极地促进居民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等工作,这些都将会对我国未来消费需求的增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娄春杰 张志明 单位: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