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综述了长沙市近年来绿色经济化发展情况,并通过Tobit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人口规模、外商投资及环境规制对长沙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效率提升路径,尝试提高长沙市绿色经济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绿色经济效率;Tobit模型;影响因素;提升路径
长沙市自十二五规划以来着力打造资源友好、环境友好的新型绿色城市,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的三态平衡模式。但近年来随着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速的逐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环境压力、资源压力成为政府至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直接影响了长沙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因此,有必要将绿色经济效率的概念引入计算当中,将经济与环境的权衡关系进行实质性量化,分析其绿色发展现状,探究其绿色发展机理。
一、长沙市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同时在政府积极的宣传规划下,长沙市开展了“清霾、碧水、静音、净土”四大行动,让水质和空气质量逐年上升。数据最有说服力:长沙累计淘汰黄标车7万余辆,核心城区投入智能环保渣土车700多台;主城区101个排污口实现全面截污、污水处理率达96.8%;201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8天,较2014年增加31天,优良率提高8.5个百分点,2016年截至5月31日,长沙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0.4%,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5天,优良率提高9.5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PM2.5和PM10累计平均浓度分别较去年下降19.7%、7.0%;启动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建成区污水处理规模达163万吨/日。三年造绿大行动也开始结出硕果。行走在环城绿带岳麓大道―桐梓坡段,在12000多棵绿植的点缀下,1.5公里长的道路绿意盎然。总长11.8公里的环城绿带望城区段充分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带状公园和点状公园串接起来好似“长藤结瓜”。长韶娄高速出入城口两厢新增绿化带面积2万余平方米,小型文化广场满足了周边市民休闲需要。截至今年5月,全市新增绿化面积68.19万亩,其中2015年新增造林10万亩、绿地9000亩,拆墙透绿开放绿地208.47万平方米。
二、长沙市绿色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Tobit模型,将产业结构、科技进步、人口规模、外商投资及环境规制五大因素的变量进行计算得出。(见图1)(1)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绿色经济化程度呈正相关。说明产业结构优化与长沙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呈同向变动,因此有必要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政府应对高精尖技术产业,尤其是绿色循环技术企业给予大力扶持,对企业清洁生产的成本进行一定的补偿,促进市区内大中型企业生产模式的绿色转型。(2)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效率呈正向影响,但其回归系数较小,证明其影响过城市中存在一定“回弹效应”。新技术一方面能带来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衍生出新的资源需求,两者相互抵消,呈现一定回弹趋势。(3)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意味着环境规制可以对企业排污进行直接其强力的限制,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成本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这很好地减少了企业生产加之于环境地压力。(4)人口规模因素则产生负面影响。人口规模反映了当地的劳动力规模,人口规模的提升意味着劳动力潜力的提升,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但人口的转移流动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就长沙市而言,人口对于环境的压力较其产生的经济价值更大。(5)外商投资规模同样产生负面影响。湖南省近年来承接外商转移企业较多,外资对于中部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但外资企业通常伴随高污染、高消耗,因此才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转移。3长沙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路径。
三、根据长沙市近年来绿色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绿色经济的测度情况,提出几点提升路径
第一、大力发展科技。以科技进步推动环境优化;技术进步可以极大提高长沙市绿色经济化程度,政府应当以科技进步为着力点,吸纳高附加值人才。第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必须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积极作用,对于排污企业施行高额处罚,对于清洁生产及转型困难企业予以生态补偿。第三、做好环境规制工作。长沙市主要工业污染来自高污高排企业,促进这些企业清洁生产是减少城市工业污染的直接举措。第四、拿捏好人口规模和外商投资的作用。长沙市应在人口政策上要予以调整,吸附高科技高水平人才,转移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人口。同时注重提升外资质量,让外资企业也受到环境保护政策的监管,不要让其肆意排污。
四、结语
长沙市近年来在城市绿色发展方面硕果累累,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没能得到妥善解决,政府应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施行环境规制,吸纳高科技高价值人才,鼓励外商投资,大力发展科技,这样才能达到高水平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2]李志华,于洋,陈利,甘静静.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优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05):33-39+72.
作者:张子悦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