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协整性探究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协整性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31 05:10:00人气:38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步入转型关键时期,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开始引起各界广泛重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受此影响也大量涌现。基于此,文章选择1990-2020年进出口贸易及GDP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检验等方式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确定,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间存在正向均衡关系。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属于重要的外向型引擎,因此需要设法更好发挥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关系;协整性

受经济快速发展影响,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资本结构正不断发生变化,如集约化生产方式、高质量内涵式增长、经济中高速增长逐步取代以往的粗犷型生产方式、供给需求双边拉动、经济高速增长。随着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战略实施,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也出现一定变化,在经济发展战略的设计中,必须设法明确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间的关系,这正是文章研究的关键所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向来属于国内外学界研究热点,结合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类研究大多认为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能够发挥“发动机”作用。在Romer等人的研究直接,依托国家地理特征,研究认为对外贸易能够稳健、显著拉动经济增长;在Berg等人的研究中,研究认为对外贸易在积累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提升生产率等方面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且同样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在Broda等人的研究中,研究认为进口贸易可通过降低创新成本、提升生产力水平等方式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在Helen等人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在沈坤荣等的研究中,研究依托格兰杰因果检验、逐步回归等模型,认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快制度变革、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等方面;张书云等人的实证研究则发现我国经济增长、进口增长、出口增加间存在稳定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张鹤等人在研究中提出国外总供给和总需求能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张兵兵等人在研究中认为我国对外贸易中仅有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正向作用;张小宇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逐渐衰减的正向拉动效应,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存在正向促进、负向抑制、正向拉动的变化;高松贺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关系,且彼此间的因果关系和贡献度较为一致[1]。结合上文研究可以发现,在对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中,经典线性模型到、非线性复杂模型的应用均较为普遍,严格对称约束的市场运行机制、非线性假设也属于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识别传导机制来说,非线性计量模型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其精确性,更为有效的政策仿真模拟也能够同时实现。综合国内外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这类研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间的非线性关系开展了全面检验,但在围绕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研究中仍存在欠缺。因此,文章研究将对1990-2020年我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贸易额开展实证研究,以此明确短期和长期下,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2]。

二、实证分析

为直观展示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本节将围绕数据来源、实证分析、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共五方面开展全面探讨,以此通过实证研究明确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协整性。

(一)数据来源

数据点精确性和稳定性属于实证研究的基础,因此文章选取1990-202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额作为研究数据,以JK、CK代表进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总额,以此对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长短期互动关系开展研究,以UNCTA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为避免研究结果受到时序变量异方差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需取对数处理上述变量,以此得到LnGDP、LnJK、LnCK。围绕变量取对数前后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长短期中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间存在基本一致的走势,同时对数操作后的变量异方差性基本消除,可得到更优化的总体态势[3]。

(二)实证分析

为稳定、合理完成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避免“伪回归”问题出现,向量自回归模型开始前需要对处理过程的时序变量开展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可得到检验结果,其中变量LnGDP、LnJK、LnCK的为(C,T,1),检验值分别为2.40361、0.099262、0.626613,5%水平下临界值分别为-2.963973、-2.2533912、-2.723816,均表现为不平稳,D(LnGDP)、D(LnJK)、D(LnCK)的检验类型为(C,T,0),检验值分别为-4.352794、-5.187533、-5.418854,5%水平下临界值分别为-2.967768、-2.418327、-1.987628,均表现为平稳,其中C为检验中的常数相,T为时间趋势项,K为滞后阶数,D为原序列对数1的阶差分形式。模型时序变量存在小于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值的临界值(5%水平下),因此可认为单位根存在于模型时序变量中且存在不平稳性,同时一阶差分形式的模型时序变量通过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因此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可结合时序变量的差分形式进行。模型滞后期的科学确定同样属于实证分析重点,为保证模型整体平稳性、适用性及现实解释力度,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最优滞后期采用五个统计量指标确定,包括SC、HQ、LR、AIC、FPE。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统计量均选择模型的1期为最优滞后期,因此可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4]。完成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后,还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如确定存在不稳定性的检验结果,则表明该模型不够合理,无法用于现实经济问题解释,需要设法进一步进行模型修正,完成模型的合理优化,因此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验证选择AR根图示法,如存在均小于1的模型特征方程根倒数,即可判定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稳定性,反之则需要进行模型修正。开展具体验证可以发现,存在均位于单位圆内的模型特征方程根倒数,因此可认定模型的构建有效、合理,滞后期选择的实用性也得到证明,模型具备较高稳定性。

(三)协整分析

结合实证研究可以确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间长期存在基本一致的走势,为明确长期中三者的相互关系,研究引入协整检验法(Johansen)。该方法能够对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间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是否存在进行考察,可由此得到协整检验结果。基于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接受原假设(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认为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存在于模型时序变量间,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长期存在稳定均衡关系,国内生产总值会随1%的出口贸易增加而增长1.06%,随进口贸易1%的增加而增长0.9%,这说明对外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显著。因此,文章认为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属于首要外向型引擎。

(四)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结合协整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为进一步考察二者的短期关系,研究选择方差分解法和脉冲响应函数。围绕进口、出口对GDP冲击产生的脉冲响应进行分析,在10期的期数设定下,可确定LnCK冲击后的LnGDP响应始终保持递增状态,且这种状态的最大值出现在第10期,这说明出口贸易在短期中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拉动影响较为深远。进一步对LnJK冲击后的LnGDP响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为负的冲击即期反应,且低估出现在第1期,随后逐渐反弹,第10期存在最大值,可见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进口贸易存在双重性特征,前期进口贸易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但在时间推移下,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化并最终对经济增长带来正向影响;进一步应用方差分解法进行分析,可明确进口、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整个10期内LnCK的贡献度均处于增长态势,约70%峰值在第10期出现,且全期内LnJK的贡献度趋势与LnCK类似,但LnJK的贡献度相较于LnCK明显较小,二者差距在10%左右。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确定,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进出口贸易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上,出口贸易更为突出,进口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相对不够显著,需要设法进行针对性调整[5]。

(五)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

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能够显示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趋势的模型时序变量调整速度及调整方向,在长短期变量间动态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以此结合长短期进行研究,即可更深入了解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因此,文章采用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围绕长短期动态互动关系开展综合研究。通过软件Eviews完成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模型存在系数显著为负的模型误差修正项,该系数能够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后变量的调整速度和调整方向进行表征,系数为负说明偏离趋势能够纠正,反之偏离幅度则会扩大。这说明长期中我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会不断修正短期偏离,修正幅度分别为4.0%、23.4%、20.8%、5.1%,长期均衡关系能够由此保持。进一步引入因果检验法Granger,对变量间的短期因果关系进行研究,以此明确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的短期因果互动关系,结合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确定,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我国经济增长中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均属于Granger原因,这与前文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因此,可以确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中,对外贸易存在积极引领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研究总结

结合上文开展的实证研究,可得到以下三方面结论:第一,进出口贸易在长期中能够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显著促进作用。结合协整检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每增加1%的进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可实现0.9%的增长;每增加1%的出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可实现1.06%的增长,相较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存在更为显著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第二,进出口贸易在短期中能够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方差分解结果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国内经济增长拉动方面,进出口贸易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其中进口贸易存在10%左右的贡献度,出口贸易存在70%左右的贡献度,因此进出口贸易属于推动经济增长、经济转型的首要外部力量。同时引入因果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对外贸易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三,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基于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确定,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存在短期偏离,但正向均衡关系能够在长期始终保持。

(二)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实证研究,文章提出以下几方面政策建议:第一,发展对外贸易。为保证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更好发挥自身作用,应关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坚持扩大开放,前者需要提升外贸企业的创新能力及产品质量,并关注品牌建设、核心竞争力打造,推进外贸升级和转型,真正向制造强国发展。后者需关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加强投资与贸易往来及海外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新产业、新标准、新服务、新技术的引入也需要得到重视。第二,传统贸易升级。为更好发挥对外贸易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还需要关注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企业创新发展可在产业集聚优势支持下实现。此外,加工贸易保税维修、向中西部梯度的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加快实施也需要得到重视,同时需要向低能耗、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提供鼓励及支持。第三,扩大内需。考虑到单纯基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存在脆弱性特征,因此我国还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通过支持消费信贷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税降费等方式实现国内消费潜力释放,以往的要素驱动需同时由创新驱动替代,真正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提升内需拉动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正向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在短期与长期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及影响程度均较为显著。为保证进出口贸易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增长,必须明确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引擎地位,并设法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贸易限制放宽、新型国际竞争力培育、各领域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推进同样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高松贺.中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J].中国市场,2021(17):9-12.

[2]张骞,梁曙霞.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J].经济视角,2020(1):84-93.

[3]王民祥.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消费、进出口和人口增长视角的分析[J].梧州学院学报,2019,29(4):10-18.

田美娜 大连财经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