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面向可循环经济物联网技术应用
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可循环经济模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基于此,为解决可循环经济无法匹配时展速度的问题,应及时将可循环经济与当下的科技手段进行融合运用,将物联网技术与可循环经济结合应用的方案,成为现阶段解决此问题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文章以汽车的使用寿命为例,对可循环经济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其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可循环经济的现状。
关键词:可循环经济;物联网技术;汽车生命周期;研究与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当下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产物,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的一位教授提出。物联网技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改革创新的结果,物联网技术被称为在计算机发展和互联网技术产生之后的又一伟大信息技术。将物联网技术与可循环经济相结合,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必要趋势。文章在基于可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以汽车行业中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为例,简要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可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1可循环经济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相关介绍
可循环经济指的是对资源采取最高效的运行模式,循环使用和节省成本是循环经济中最为根本的两项要求。在我国引用可循环经济的举措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示方向,采纳可循环经济使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得到飞速提升[1]。从实际国情出发,可循环经济显然比传统的经济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发展。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使我国的有限资源储备急剧下降,导致我国环境日愈糟糕,但引用可循环经济给我国的发展带来新方向。可循环经济不仅在国情上非常符合要求,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物联网本质上是一种可以定义为循环的系统模式。物联网的原理是通过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和GPS系统等对流通信息进行传递,利用现阶段最新网络通信设施对相应的物品进行鉴别,再将物品与互联网联合应用,以达到真正意义上对流通的物品进行实时把控和管理的效果等。通过这种高新技术手段,提升流通物品、设施与互联网之间的关联性和交互性,将信息智能化的生活方式融入真实的生活细节中。物联网运行的实质是通过FRID技术,在数据量惊人的网络系统中对流通物品的信息进行相应获取,自动对其归集后实时共享。当一件物品完成了整个生产流程后会被赋予一个专属的信息标签,也是一种通过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ProductCode,EPC)编码进行信息储存的电子标签。在之后整个物品流通的阶段,这个标签便会一直随着物品的流通而流通,这便是物联网能对流通物品信息进行实时跟踪的要点所在。在物联网及时得到广泛应用之前,物品流通与网络信息传递是两个互不相干的设施系统,而物联网的作用便是将二者结合运用,开辟一项新的信息技术。现阶段,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行业,同时也其为在可循环经济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呈一种逐年增长的趋势。相关调查发现,自20世纪以来,我国对小汽车的需求以100万辆/年的速度增长,在未来不久的时间里汽车回收量将达到一个最高值。因汽车报废产生的钢铁、金属、合成材料、玻璃、化学合成聚合物等都需要在后续处理阶段得到合适的处理与再利用。众所周知,汽车随着时间增长会逐渐失去价值而报废,但其报废后所留下的各种材料仍然还存在应用价值。报废后的材料是以报废汽车为载体而存在的,很难与汽车产品本身特别鲜明地分离开。所以针对此种状况,需要有一种能够让报废材料与其产品本身相互分离的运作方式,这便是在满足可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应用物联网技术,创立一种全新的网络智能电子系统。可循环经济中的物联网结构如图1所示。
2可循环经济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2.1生产环节
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汽车的生产制造环节,对整个生产线完成自动化转变,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制作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进行全程的信息追踪,使生产过程中的人工误差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提升工作完成的效率。第一步,将每件投入生产的原材料都进行特定的EPC编码,包括与原材料相关的信息,编码会跟随生产的整个流程一直到产品生成。产品在入库、加工、出库的各个环节都附有读取此编码的设备,并在每个环节都集合成联通的传感设备,通过此,物品流通间的信息便能达到传递的效果。第二步,通过FRID技术实现信息接收、读取的效果,将信息储存下来与远程监控相配合达到信息共享的目标[2]。EPC编码技术不仅能对生产过程中流通物品的信息进行追踪,还能够有助于管理人员对缺货、补货信息进行管理,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与管理。生产环节应用到的物联网技术如图2所示。
2.2消费环节
当生产完成后的汽车被投入市场进行销售时,EPC编码会被特定的本地系统解析获取,本地系统将其转化为符合地域的EPC区域名。销售汽车时,汽车附带的智能设备能够通过互联网的节点来识别每一个组成部件的相关信息。基于此,相应地研发出了智能化的车上可载设备,此设备是汽车行业物联网工程的核心设备与组成部分,承担着获取、记录、分析信息和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共享的工作。这项特殊的车载智能设备由不同功效的部分组合而成,主要涵盖3个部分:智能监控、提供服务、应急措施。智能监控部分是为以后的回收环节记录和提供有效的信息,主要的功能是提供汽车的实时监控、记录汽车实际通行情况以及驾驶人员的驾驶情况。服务的部分主要是针对驾驶员,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体验到舒适感,此功能可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进行互动,及时提供一些有效的导航、停车、信息查询服务等。应急部分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紧急事项后能够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涉及范围极为广,在远程控制、智能监控、及时应急等方面都可以有效地提供服务。
2.3回收环节
在回收环节可以直接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为商品附带的EPC编码或电子标签。回收时通过信息读取设备来获取各组成部分的相关信息,并对各组件进行更为智能化的分类,能够更加快速与高效地将回收汽车中各组成部件划分为是否可回收、是否可再利用等类别。这种特定的编码和识别系统,利用了汽车本身的信息与回收系统中的信息相结合的模式,改善了传统模式下分工分类的低效率,更为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工作模式为整个汽车循环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服务。利用物联网的智能化技术使汽车的回收过程变得更为规范和高效、合理,使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并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3可循环经济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应用环节中的关键技术
3.1RFID技术
RFID技术可以归类为一种识别系统,通过特定的识别设备对物品进行识别和相关信息的获取,工作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进行有效的运行[3]。RFID技术不仅能同时获取多个流通物品的信息,还能够有效地识别处在高速运动中的物品,使其操作过程更加高效与简便。RFID技术和互联网结合运用,还能够将其工作范围延伸到海外甚至全球范围内,无论距离有多遥远,都能够有效地对流通物品进行跟踪和信息的实时共享。
3.2GPS系统
GPS系统多应用于汽车接收来自卫星的定位等数据,来获取汽车所在的经纬度与时间,再利用无线MODEM和GSM短信通过总控制公司将获取的信息传输给相关控制部门。通过在网络地图上标注相关信息,就能够实时地对汽车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和监控。当汽车出现紧急的情况时,通过汽车中附带的报警设备将其位置信息与情况及时发送给控制中心。
4结语
文章主要研究了在汽车行业中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可循环经济,针对汽车行业的运行寿命时间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汽车网络智能循环经济体系,对汽车回收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减少了汽车组成部件在制造过程中花费的成本,使资源的回收在利用率方面得到了提升。本文虽以汽车行业为例,但其本质与工作原理可以延展至更多的相关行业中,以提升社会众多行业链的价值与发展水平,在提升社会水平的同时使可用资源循环再生。
[参考文献]
[1]冯亮.基于物联网的再制造物流系统协同管理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17.
[2]祝琰.面向可循环经济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2):195-197.
[3]唐敦兵,杨雷,赵国安,等.面向可循环经济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7):1-6.
作者:范琳 单位:南京安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