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大国,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加强建构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本研究具体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实现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
从根本上来看,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我国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优势,成为了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但是离贸易强国还有较大的距离,具体来看,首先,我国相对于其他贸易强国,在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创新能力以及产品技术含量方面,差异还比较明显,其次,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我国还存在没有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利、没有制订贸易规则的权利、没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足够具备影响力的品牌等问题[1]。所以,中国要想转变为贸易强国,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具备新型竞争力。本文具体从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实现途径以及制度安排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应用。
1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1促进各要素质量的提升
(1)提升资本利用质量。在所有生产要素中,资本都占据主导地位,除了能够加快经济增长,还能够联系其他生产要素实现作用的发挥。所以要想提升全要素质量,必须做好提升资本利用质量这一基础工作。而要做好这一工作,保障路径是实现投融资体制的构建以及完善,基础路径是加快发展与完善资本市场,根据路径是促进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逐步提高。(2)提高能源利用质量。能源供应质量影响者经济运转的程度以及规模,我国正因为投入了大量的能源,才加快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扩宽了对外贸易的规模。但是迅速上升的能源利用量使得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建立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必须实现能源利用质量的提升。
1.2加快产品创新步伐
(1)创新产品品牌。一个产品品牌力量的大小是一个企业力量大小的直接体现,产品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财产,也是在国际市场中展现竞争力的有力体现。具体来说,产品品牌创新微观发展可以使创新后的品牌维护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加强品牌创新的战略制定;宏观发展可以实现国家竞争政策体系创新品牌战略的构建、重视促进品牌成长的市场环境创建、促进品牌保护的法制环境更加完善。(2)创新产品技术。我国企业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注重走引进和创新为主的技术发展路径,不过技术层次仍处于一般水平,我国为了实现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构建,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质量以及水平,注重对外贸易核心技术的培育以及发展[2]。其保障路径为使知识产权保护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路径为加强国家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显示路径是保证在技术创新中企业作用的充分发挥。
1.3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加快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原本是制造业的内部活动,但是就我国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制造业的发展目标为小而全、大而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实力从总体上看较弱,主要是由于产业化发展的缓慢以及生产性服务的剥离。(2)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并且这种互动关系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增强。生产性服务是软性生产资料的一种,造就了产品差异和增值,我国要想建立新型竞争力,必须实现两者互动发展,其保障路径为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基础路径为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互动机制的完善,推进路径是促进互动模式的完善,深化两者之间的互动。
1.4对对外贸易政策进行调整
(1)对国内区域产业政策进行协同调整。中国制造业以往拥有的低成本优势当前已经不再是主要优势,在新的挑战下,必须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布局,使国家制造业的实力得到保留和延续,同时加快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出路的构建。不同地区产业布局要想实现协调发展,必须使区域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要想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政策调整,必须增加政策方面的投入和扶持。(2)加强全球区域贸易合作的全面推进。从我国十八大报告的相关内容可以得知,区域贸易的广泛合作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要想构建新型竞争力,必须将落脚点放在全球范围内的区域贸易合作。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实现两岸四地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第二,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区域贸易合作的建立,第三,加强中国作为主导的亚太地区区域经贸合作,第四,加强中国与全球贸易集团的贸易合作新机制的构建。
2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制度安排
2.1从产品视角出发的制度安排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只有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产品新型竞争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这就必须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应该具备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监督以及产品质量检验,另外还有原材料质量监管等多项制度,外贸产品品牌管理制度具体应该有产品品牌培育、延伸以及维护等多项制度。对于产品创新管理制度,为了实现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贸易产品结构升级、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就必须足够重视产品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基础。
2.2基于企业视角的制度安排
中国实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必须将企业放在主体地位,企业是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最小组成部分,为了实现企业发展创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必须加强企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从企业这个视角出发,中国应该从企业低碳环保、现代管理以及自主创新制度几方面完成制度安排。中国企业要想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体从企业产权、管理以及组织制度几方面入手;中国要想提升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必须重视外贸企业自主创新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具体从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激励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几个制度的制订入手;中国还必须着重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
2.3基于国家视角的制度安排
国内区域合作制度。当前国内区域合作的特点主要包括作用更突出、形式更多样、领域更广泛,不过还是有诸多问题,所以,有必要促进区域合作更加深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使我国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能够实现稳步发展,促进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双边贸易合作制度。中国应该对自身优势最大程度利用,实现双边贸易合作,结合中国市场以及国外先进技术,两者在贸易扩大以及合作投资期间使各自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这也将成为我国往后主要对外贸易区域合作的一个方向。双边贸易合作制度应该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制度入手。
3结束语
中国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也是加快国际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有效手段。我国当前一直努力向贸易强国转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真正的贸易强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之后的发展中,我国必须注重发展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从各个方面提升竞争力,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威兵,席晨.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47):9.
[2]李雪.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的现实基础、优势来源、驱动因素--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崔日明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14,(6):6-7,8.
作者:张岩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