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要: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农村经济是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缩短城乡差距,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分析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虽然是个农业大国,但是目前农业没有一个长效稳定的可投入机制,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的实施难以落到实处,使得农业生产和发展与实际所需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导致我国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目前仍处于相当落后的阶段。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导致农业产业抗灾能力下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少资金,无法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还比较弱,科技推广力度小,农业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人员结构不合理、财务资金规划不合理。
1.3资源利用率低
一些地区盲目追求发展,不从大局着手,注重短期利益,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土地资源被非法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了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同时,不合理地开山挖路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自然资源。
1.4农业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各级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有很大的随意性,农业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影响了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由于对农业投入不足,现有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已超期服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导致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缺少充足的资金投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5缺少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缺少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难以有效应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和顺利使用农业机械设备,难以及时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理念和新技术,难以及时把握农业发展机遇,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此外,农村大部分农业生产人员年纪较大,文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劳动能力不足,也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6农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
在国家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部分地区依靠少量的外资投入来发展农业经济。然而,外资对农业的投入极具选择性,外资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那些投资较少,见效较快,风险较小,不需要长期大规模资金投入即可获得较高回报的农产品加工类的项目上。而农村亟待开发的荒山、荒地、荒滩等项目,外商缺乏投资兴趣。至于那些本该由国家资金大力投入的农业技术研发、基于农业的生物制品大规模生产、农产品品种的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则外资更是很少涉足。因此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2.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就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此,各地政府要积极鼓励当地农业相关企业建立自己的农业科技研究部门,进一步加强研究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更好地推进农业科技体系改革。同时,合理规划财务支出,给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专用款项,科学合理地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让农业基础设施向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为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设施基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
政府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大农业创新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财税、金融、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进一步实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在国家大力投资农业的同时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使农业能够获得一个资金注入源源不断的良好的农业技术创新环境;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2.3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解决农业资源问题是推动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紧缺,归根结底是因为很多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有效利用。为此,要结合各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挖掘和开发,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最大价值,从根源上缓解农业资源缺乏问题,使农业资源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4对农业给予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
有关部门一定要针对国家给予的专项资金,从人力、物力、资金方面做好财务管理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等工作,将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匹配,并加大资源和资金的整合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让农业开发、农业企业、农业扶贫等产业逐步向推进农业经济的方向发展。可以设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将资金用于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促使农业生产进一步实现规模化高效生产。同时,各机构要大力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例如一些金融贷款企业或单位可以给予更加优惠的贷款帮扶,当地税务部门对于农村经济主体和民办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扶持。政府除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外,对于那些对农业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干部也要给予一定的激励和物质奖励,以及一定的升职空间和机会,促使其积极培养致富带头人,从而以点带面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先进的农业产业壮大农业经济实体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而使农业经济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2.5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2.5.1构建高素质农业管理队伍。管理人才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再好的政策和战略没有执行力强的队伍也是空谈。为此,要发展农业经济,就必须构建一支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管理人才队伍和村干部领导班子,合理安排村部领导班子成员,尤其要将管理专业、农业专业的人才积极引进到管理队伍中来,并给予重用,为农业经济发展储备人才。2.5.2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技人才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未来发展。因此,要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工作。重点关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此外,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同时,还要做好农业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邀请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负责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他们农业知识专业性,为农业经济措施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6改善农业投资环境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硬环境,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改善基本生产条件,配套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营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硬环境。同时,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各类资本投入的引导作用,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吸引外商投资农业领域,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整治各类环境污染。健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为外商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冬梅,刘霞,赵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可持续发展途径[J].营销界,2021(5):39-40.
[2]陈永芝.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矛盾与制度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86.
郭巧 山东省东明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