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旅游精准扶贫路径
摘要: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利用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县经济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对县域经济发展中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从阐述我国旅游精准扶贫发展及研究概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县域经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县域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旅游精准扶贫;概况;问题;实现路径
由于我国存在着相对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贫富差距大问题,因此调动多种资源、投入大笔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发展成为我国一项新的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实施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政策案例。但在该项目实施环节,尚且存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机制、贫困对象的识别不够准确、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因此如何对此类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值得思考。
一、我国旅游精准扶贫发展及研究概况
步入现代社会,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这为我国贫困人口脱贫也提供了一大思路,旅游精准扶贫因此成为一大新兴政策。有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县域乡村旅游营业收入总额超过了7400亿元,占全国旅游营收总额的16.2%,仅半年之后,县域营收就猛涨到7700亿元,其在全国营收中占据的比例也增长到31.4%。毫无疑问,县域旅游业的发展为其经济进步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使得依靠旅游业发展实现人口脱贫成为现实。究其本源,旅游扶贫模式的提出,其主要目的在于带领贫困地区人口迅速脱贫、提升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及当地群众生活质量。在我国,学术界对旅游扶贫有个明确的定义,即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当前,国内学者纷纷就旅游扶贫的发展方式、政策背景及实施效果展开了研究,但对国内精准扶贫政策指导下的扶贫效果持续性研究并不够充分,研究结果也不够完整。
二、县域经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机制我国存在面积广阔的农村地区,而这些地区也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且缺乏全面的管理机制。某些区县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开发时,忽视了旅游产品的创新,使得产品缺乏新意、项目设施建设落后、旅游服务不够优质,这就难以达到群众在旅游发展方面所提出的日益严格的要求。
(二)贫困对象的识别不够准确发展县域经济旅游业,不能离开专业人才的支持。但由于许多区县的经济水平不高,人才资源严重不足。在前期的项目选择和后期的工作落实中,都不能体现县域经济精准扶贫项目的实际价值,因此不能形成足够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扶贫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三)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在当前县域经济旅游项目运营过程中,唯有部分地区的贫困乡村成为重点考虑对象,但由于部分区县乡村得到的资金严重不足,这就导致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联系区县旅游业发展整体状况看,许多地区的旅游设施配备不完善,旅游产品表现出结构单一特征,因此无法形成足够的游客吸引力。
三、县域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一)合理利用资源改善区县环境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县域经济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为确保该项政策得到妥善实施,就需要发挥法律法规的必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步入正轨。首先,各区县政府应该结合国家出台的重要法规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方案,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设施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农村地区存在总体经济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因此区县应该致力于整体环境的改造,重视当地交通线路的建设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备,为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地提供良好的承接平台,为旅游服务的提供、树立良好乡村形象奠定基础。利用旅游精准扶贫的形式,来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的目标。旅游精准扶贫能否实现与该地区拥有的社会经济资源、周边的旅游发展情况以及旅游资源是否规划科学合理等因素有关,应该更加合理地利用多种资源。
(二)明确精准扶贫对象,为区县旅游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行县域经济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切实提升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准确识别区县内生活真正困难的贫困人口,使其真正享受到政策扶持。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人口调查工作,确保真正贫困的对象得到切实的帮助。针对现在不少地区的基层干部在教育扶贫方面存在“暗箱操作”等不合法现象、扶贫名额落在干部的亲友身上等问题,政府单位要加大监管工作。可以针对实施“一村一策”策略,由各地区的政府单位建立扶贫小组,使得扶贫对象得到进一步的精细化处理,为扶贫政策的高度落实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政府加强引导,鼓励多样化的投资由于县域经济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本身是一项耗资巨大、时间周期较长的工作,因此要由政府单位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实现投资的多元化,为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提供重要资金保证。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采取鼓励措施,引导贫困人群将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入股方式参与到旅游事业的发展中来,基于此,企业将有更好的条件建设旅游合作社,实现旅游事业的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此外,旅游事业的发展耗资巨大,单纯依靠政府扶持无疑会给政府财政支出造成巨大的压力,且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得到真正的保证,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企业扶持政策,吸引外地企业入驻并且扶持本地企业更快成长,鼓励其为企业发展投入专项资金,缓解政府压力,也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共赢。
(四)构建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平台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积极地引入网络技术手段,构建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平台。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乡村旅游平台的运用,以此对贫困乡村和村户的任务进行动态管控,并采取一户一台账的方式和贫困农户进行匹配;其次,可以通过此平台将相关的贫困用户信息进行公布,以此结合社会的有关扶贫资源,共享资源信息;最后,相关部门可以借助此平台完成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的相关任务,为游客提供网络预订等服务,提高旅游业的服务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中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我国旅游精准扶贫发展及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县域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合理利用资源改善区县环境,明确精准扶贫对象为区县旅游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加强引导,鼓励多样化的投资,构建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平台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桂拉旦,唐唯.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J].西北人口,2016(2):64-68.
[2]张春美,黄红娣,曾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6):625-631.
[3]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96-200.
作者:王玉飞 单位:新疆特克斯县委党校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