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摘要: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教育以及科学技术投入也显著提高,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始终存在一定的区域劣势,由于身处沿边山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而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以及相关产业与农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还存在着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在人才引进方面,由于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落后,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各类人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这些不利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劣势”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处在中国西部沿边,离政治中心区域与经济发达中心区域的距离相对较远,和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偏远,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并且多处在山区,交通、通信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成熟,造成民生基础性设施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落后,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我国山区的少数民族普遍存在信息闭塞,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物流成本高,产业与市场无法建立有效的经济联系,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缺少市场竞争力,资源开发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无法充分发挥国家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辐射与产业影响,长此以往,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形成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脱节的落后思想与少数民族文化,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地区不但农业土地资源匮乏,同时还面对着干旱、风雪、霜冻等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技术投入
不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技术投入实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结构性缺陷,从而造成资本、土地以及技术等区域发展根本要素无法在少数民族区域发挥积极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投入,而在当前的发展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仅仅只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支撑,而且由于交通、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加剧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农业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缺之先进科学技术,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技术投入不够是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匮乏是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资源方面也严重滞后,除了区域劣势等客观因素以外,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并且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过于传统落后,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教育质量也相对较低,人才的培育率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也比较落后,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信息设施不发达,经济发展落后,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人才匮乏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生态的破坏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另一因素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过度追求生产总量的提高,过分依赖产值的快速增长,却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在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方法上,也只是单一的依赖生产来进行扩张以及简单的人财物的投入,忽视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和加强专业技术发展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没有对经济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另一因素。
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创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新思维,提高教育资源投入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习俗与我国其他地区有着一定差异,人们的思维与认知也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所以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也要因地制宜,不但要注重基础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应有针对性开展的少数民族的科学、生活常识教育,使少数民族群众可以了解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生活情况,只有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文化水平,认识到其他地区经济、生产生活发展的益处,才能充分激发少数民族群众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创造力,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学习文化知识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动力,通过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教育水平,拓展少数民族的视野,使少数民族的思维走出山区,面向中国,面向世界,形成注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氛围,提高各类优秀人才的薪酬待遇,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注入优秀人才活力,从而开拓少数民族的创业精神,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基础
设施建设,促进招商引资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处在我国沿边山区,交通、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运输成本高,信息传播慢,经济发展缓慢,这些因素都对少数民族地区与周边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以及招商引资造成一定困难,再加上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所以要高度重视交通、水利、通信、信息技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加大对少数民族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不但能够减少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经营成本与运输成本,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周边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推动招商引资的进程,从源头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边缘化与封闭性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技术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与工业发展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有力支撑,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要进一步提高先进科学技术投入,把其放到与资本、劳动、土地等发展要素的首要位置来落实,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工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投入,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促进农业发展,并加强对少数民族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培育出拥有先进技术、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泛应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通过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投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为少数民族地区健康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四)改变经济发展单一模式,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维护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维护健康、稳定的市场秩序,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建立符合地区特色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与产业链,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数身处沿边山区,宜耕土地较少,迫使以往的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毁林建田,政府要正确引导,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单一模式,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产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科学的生态保护体系,成立天然森林保护区,加强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结语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必须正视自身与我国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清晰认识到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教育思想,大力发展和加强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少数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从而突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稳健发展,逐渐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差距,推动我国全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增毫.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贵州省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4).
[2]张玫.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与经济环境变化的因素―――《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读后感[J].法制与社会,2010(03).
[3].困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地区请求解决的问题[J].世纪行,2004(06).
[4]石向实.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
罗玉斌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