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一、人力资本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分析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进步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们过于追求GDP增长幅度、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继而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结构不完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命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之后,我们党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2007年,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管只有两个字的改变,却代表着我们党对于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从范围上来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仅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外,还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完善,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自然与人的和谐等。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在地就包含了追求人的发展的理念,这就为我国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人力资本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分析
尽管我们党对于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问题依然存在,“物本主义”的发展理念仍占主流。因此,为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意。
1.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效益提高的作用我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而投资也过多地偏向物质资本投资,忽略了人力资本投资。这造成了我国经济投入产出率不高,资源浪费问题严重,经济效益较低。而据测算,在当今发达经济体系中,物质资本投入每增加1美元,产出增长为1-3美元;而人力资本投入每增加1美元,产出便增长3-10美元。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在于:知识正在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正在成为主导生产力。因此,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增加劳动者知识储备,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2.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入外资,加之良好的政策导向,我国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但却没能拉动第一、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第一产业生产手段陈旧,生产效率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仍旧不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3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46.8%,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以上的水平。而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能够保证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可以改善第一产业的生产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对于第三产业的需求,改变社会需求结构,进而达到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作用。
3.人力资本对我国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国际上,我国长期被认为是“世界工厂”。然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产权优势不明显,重要技术甚至是核心技术大多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我们不能算是制造业强国,这就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而国家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的最关键因素是人,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直接作用于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人力资本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作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的代价是自然界的满目疮痍,也自然而然迎来了恩格斯口中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最直观的感受当属近几年北方地区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地影响了雾霾地区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要想解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则必须转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包括国家、企业甚至个人的发展模式,使其更加科学和完善,这对于劳动者的知识智力水平和道德水平,以及价值追求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应是满足这种要求的最好选择。
二、人力资本视角下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分析
面对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新形势、新挑战,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人力资本投资应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重要的拉动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路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变发展理念,调整政府职能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最根本的应是理念的转变。常修泽教授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模仿《共产党宣言》写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幽灵,一个增长中心主义的幽灵,仍在中国大地游荡”。这句话说的真是恰如其分,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已经被提出很长时间,但是在具体工作中,“物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仍占主流,在很多领域,“人本主义”并没有被落到实处,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症结”所在,只有打通这一“症结”,才能够保证经济发展的“健康”。这其中,最重要的应是政府理念的转变,具体而言,应转变政府职能,“放权”于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改变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取消只考虑GDP的单一形式,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应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优化投资结构
提升我国人力资本价值,最关键的就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过去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物质资本的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拔苗助长”型的发展模式逐步显露出了它的弊端,因此,在如今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潜力激发出来,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首先就要在教育上下功夫,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下大力气转变教育不公平现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强化人才激励制度,防止“智力外流”;建立并完善职业培训网络,完善企业职工的“干中学”体制。其次,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是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保障,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三)改革分配制度,提高消费需求
内需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内需不足主要表现为我国消费率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仅为49.8%,而同时期,美国的消费率则超过了80%。当然,内需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居民储蓄率低、社会保障不完善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公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但其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收入分配不均衡。因此,分配结构的调整和分配关系的改变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切入点,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举措。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完善工会职能,切实保障劳动者权利;完善产权制度,以此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分配公平;注重再分配的公平问题,改善地域、城乡不平等的问题,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真切地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作者:张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