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看来,城镇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城镇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城镇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城镇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城镇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城镇经济贡献大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我国城镇的数量已经十分庞大,还有继续扩张的趋势。虽然经济发展的水平各不相同,但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
(二)涌现大量经济强镇
我国城镇依靠自身的资源、劳动力等相关优势,涌现出了一大批经济强镇,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比如说江苏昆山市的玉山镇、广东东莞的虎门镇、上海浦东新区花木镇等,这些城镇利用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在中国2014年全国经济强镇的排名中,江苏省玉山镇GDP达到742亿元,虎山镇是776亿元,而广东的狮山镇更是达到803亿元。
(三)靠近大城市,具有区位优势
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周围城镇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辐射作用,周边的城镇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城镇靠近大城市,借助城市的相关优势发展经济,城市便利的交通更是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各个城镇结合自己的优势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有的利用工业优势发展工业经济,有的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有的则依靠区位优势发展商贸经济。
(四)民营经济发挥推动作用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民营经济为城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公有制企业和引进外资是不足以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的,城镇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支持。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
与我国沿海城镇相比较,中西部地区城镇经济发展要慢一些,偏远地区的城镇发展最为缓慢。沿海城镇有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靠近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型城市,交通运输比较方便,与国外企业接触较多,出口便利,还有优惠政策的支持,因此发展得十分迅速。
二、城镇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支持。为了降低收入差距,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政策来发展城镇经济。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城镇经济的发展有了保障,发展的速度也提高了。
2.良好的经济环境。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为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机遇。
3.城镇企业的发展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企业快速发展,城镇企业带动了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同时推动了就业,城镇企业的发展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二)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城镇的经济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采用着落后的生产模式,投资收益率较低。城镇经济的增长大多依靠增加物质的投入以及扩大规模来实现,这种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城镇经济发展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无论是在管理方面、技术方面还是设备发面,都与城市企业相差甚大。而且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都比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影响了城镇的城市化进程。
2.城镇就业压力大。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流转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土地和农田被征占,农田的承包使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流入城镇,使城镇的就业压力加大。还有很多难以融入城市的农民工选择回到城镇就业或者创业,进一步加剧了城镇的就业压力。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城市的接纳能力有限,城市的农民工并不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一部分城市农民工流入城镇,而城镇的相关机制不够成熟,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居民的相关权益没有很好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水平,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城镇化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而产业的聚集能带动人口聚集,因此产业聚集是城镇发展的关键。要想实现产业聚集就要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城镇的经济结构,推动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统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科技的研发,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城镇的实际情况,可以着眼于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新兴的服务业。同时,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收剩余劳动力。
2.合理发展农业加工业。将城镇工业的发展重点放到农业加工2015年第7期下旬刊(总第595期)时代Times业上,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品的产业链,加强产品的特色经营,发展规模经济,拓展农产品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
3.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以发展旅游业为导向的城镇,可以将旅游产业发展成一个产业链,不仅要提供观光场地,还应提供配套的餐饮、消费等旅游周边产品等相关服务,让旅游产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4.健全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产品贸易市场。为了降低农产品的价格风险,可以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定价权,缩小农产品的价差,保障农民的收入。
(二)转移劳动力
由于经济结构的改变,农民手中的土地被征用。政府应该建立土地补偿机制,解决土地流转的后续问题。要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给予农民住房安置、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帮助。将城镇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阵地,加强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提升劳动力各方面的素质,解决劳动力的供求问题。我国正在探讨关于取消户籍限制的政策,有利于打破户籍障碍。一旦取消户籍限制,将会有利于解决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推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能力,刺激消费和生产,带动金融inanceNO.7,2015(CumulativetyNO.595)经济发展。同时,可以鼓励居民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创业,利用政府政策,借助当地优势资源,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政府政策,抓住发展机遇,采取相关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将我国的城镇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化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城镇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速度,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发展的质量,达到量和质的统一。
作者:丹姝 单位: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