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农村战略定位经济发展论文

农村战略定位经济发展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23 07:32:00人气:486

一、滨海县农村经济现状

近年来,滨海农村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盐城市内兄弟市县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从全市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看,2013年滨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702元,与盐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最高的东台市15312元相比相差23.6%,在盐城市排名倒数第二。

二、滨海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产业结构是由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第二产业―――农村工业,第三产业―――农村服务业组成。近几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虽然经过了一些调整,已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一是我县的农业仍然基础薄弱,后劲不足;农村工业存在着较大困难;农村服务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经济需要。二是我县的农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一,种植业内部的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结构不合理;二,农、林、牧、副、渔之间结构不合理。

2.就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配置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我县就业结构的不合理。一是大量剩余劳动力聚集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二是第二产业吸收的劳动力增速有限。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限制了就业范围地扩大,无法大量地吸纳闲置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资源。

3.基础建设落后

近几年来,我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所改善,但与盐城市内兄弟市县相比仍然落后。农村基础建设相对落后,主要是因为县政府对我县农村的给水、排水、道路、交通、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4.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技能低

根据劳动力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在我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左右。我县农村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的青壮年纷纷“弃农离田”,转向其他行业,现在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他们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同时,他们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也较弱,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

5.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不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我县农村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应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入不足,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存在资金困难,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问题。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与市场和农民的要求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三是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很多农业科研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转化为实用新型的成果较少。

三、发展滨海县农村经济的战略定位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植优势特色产业

一要确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明确“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融合、功能多元”的新要求,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稳定粮食、做强蔬菜、提高养殖、发展加工”的思路:

1.1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质量和种粮效益。

1.2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林业、畜牧业及渔业。

1.4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二要培植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如省道327沿线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带;渠南片区规模养殖示范带;瘦肉猪产业带等。

2.培植规模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近年来,滨海县按照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民的思路,把着力点放在以海大食品、汇利食品、正大苏垦等龙头企业的培植上。为了培植更多的规模龙头企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建立绿色通道,对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企业的有关收费、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切实减轻这些企业的负担;二是实施财政扶持,对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给予财政扶持;三是大力培育农副产品的加工社会化和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信息、技术、管理、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向,及时了解先进生产技术,先进管理经验。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在我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宜居水平。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按照我县“规划一盘棋,建设一张图,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完善全县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根据工业主导镇、农业主导镇功能定位,编制完善镇区统筹发展、集镇建设、产业等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新农村居住点布局,积极打造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和富有地方特色、乡情浓郁的新型农民社区。加快镇村建设步伐。探索建立农民集中居住推进机制和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积极有序地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突出抓好试点示范引领,加快八滩、五汛两个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如新建八滩水厂,蔡桥水厂;铺设一级管网、二级管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农村路桥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和新建小农桥,改造危桥,进一步扩大村通公交覆盖范围。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整村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一批星级康居示范村庄;加快建立村庄环境长效保洁机制;实施农村绿化工程。

4.鼓励农民投资创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要构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政府就要鼓励农民投资创业。县政府要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通过培训和辅导,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造浓全民创业的氛围,制定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投资兴业。劳动力的合理外流在一定时期内为地方政府既解决了就业压力,挣到了劳动所得,又使劳动者学到了相关知识、技术。政府要加快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要强化领导,积极发挥组织推动作用。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各镇(区)应帮助有离土创业愿望的劳动力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和法律服务;二是搞好宏观调控。政府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全面性、战略性任务,统筹考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方便和服务。二要多元推进,拓展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一是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和绿色食品,华宝、金P公司的棉花加工,震洲五题浆、粮油等加工,都需要做大做强,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大力发展林、牧、渔各业生产,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种植业转移,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政策措施。县政府要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林、牧、渔各业生产所需的资金,金融部门应予以适当照顾;二是对离土创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予以保护,使其进有增收之田,退有保本之田。

5.发展农业科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5.1加大对科教兴农的投入。一要加大县财政对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二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特别是农业产业企业要加大投入,促进自主创新。三要提高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人员的待遇水平。

5.2加大农业科技改革力度,创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要建立与市场和农民要求相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体制。

5.3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基层农技所的设备、技术投入,配备更多更好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重点做好对农户、农业企业的实地指导工作。同时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作者:潘迎春 单位:中共滨海县委党校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