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发展论文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基本特征之内在联系
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赢得了优化结构的时间和空间,是新常态的基础性特征。优化经济结构是梳理自己的家当、理性思考、总结得失、深化改革、创新思路、挖掘潜力、果断决策、千方百计把手里的事情做的更好,从增量扩能为主向存量和增量并重转变,最大限度发挥做强现有优势、不遗余力拓展做大新兴优势,是途径性特征。创新驱动是释放全体人民的热情和创造力,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迸发、发展成果让每个人普遍享受,经济社会发展量力而为、国计民生大事量入而出、轻重缓急拿捏得当、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是目的性特征。新常态的内涵应当是调整、巩固、优化、提高,是稳中求进。新常态不是权宜之计,是一个大体量经济体健康发展应当保持的积极理性的正常状态。稳增长不能妨碍调结构,调结构过程中,不能放弃稳增长。速度、结构、驱动构成的特征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依的关系,缺项则不完整,不为新常态。面对新常态,至关重要的是全面把握新常态基本特征之间的有机统一、互为条件的关系,真正理解速度、结构、驱动力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可偏废、不能割裂、深度融合,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践行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客观科学的论述,唯有如此,才能使这一论述发挥其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作用。
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贵在共识和主动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留下了鲜明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印记,回眸每一次历史性的进步,盘点每一个划时代的成就,无一不是思想解放、观念突破所牵引和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论述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更趋成熟,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是指引科学发展正确道路的里程碑。因此我们只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开阔新思路,增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适应、从容有效应对新常态新情况新变化新任务的严峻挑战,也才能开创新局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稳中求进。管控速度、稳中求进、科学发展是国家一个时期以来也是今后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和政策原则。发展速度由高转为中高,不是孤立的指标下调,不是单纯的自减压力。综观国际国内经济起伏,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动荡日趋常态化,全球经济发展走势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博弈角力加剧、社会矛盾叠加凸显,面对各种矛盾和挑战,保持清醒的头脑,巩固根据地谋取新发展、稳中求进无疑是明智的选择。适应新常态不是经济衰退的无奈,是为了更优更好发展的大智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任务任重道远。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工作的难度强度也大大提高,稳中求进稳扎稳打的发展对经济运行的组织和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告别的是简单粗放的发展方式,与之相伴的是结构的如何优化和驱动的怎样创新,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智慧系数要求更高、工作内容更复杂、难度更大也更艰苦,面对新常态尤其不能自减压力、掉以轻心、高枕无忧,要切实感受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世界重要,主观能动地改造世界更重要。适应新常态,尤其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情况要深入实际,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要找准优势和不足,分析核心竞争力和边缘产能,做大优质存量,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朝阳产业,发现培育播种培养经济增长点。各项工作不走过场、不推诿、不敷衍、不扯皮、不折腾,积极主动自觉地践行新常态。
三、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尤其需要变革与担当
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担当的勇气和奉献的胸怀。不计成本和后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度以及靠拼资源、拼环境、拼投资、拼政策求发展已成过去。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非同寻常的勇气、能力、智慧、担当,需要科学的态度,运筹帷幄、精雕细刻、仔细把玩手中的、反复琢磨脚下的、付出艰辛、穷尽可能、做到极致,需要时间的检验,甚至是作出名和利的牺牲,蒙受可能的误解。创新驱动更不是瞎指挥、拍脑门,一时冲动、一蹴而就的,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发挥科技、文化、教育的整体合力,需要战略眼光、超前思维、谋篇布局,有赖于全民族素质的提升,往往只争朝夕不能立竿见影。因此,以大我之心胸、为民之情怀、广阔之视野,踏下心来扎实工作、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谋划健康发展、谋划国家未来成为伟大时代应当弘扬的一种非常宝贵的中国精神,社会需要正能量,国家需要脊梁型的精英来谱写奏响中国梦的辉煌乐章。
四、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催生中国经济的新跨越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科学发展主观能动性与经济规律客观存在、发展阶段必然要求的完美结合、有机统一,是经济形态的自然流露和表达。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阐述是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国家的未来。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都应该把思想观念、发展思维统一到新常态上来,把工作重心和发展的着力点发力点放在新常态上。适应新常态、尊重新常态、营造新常态、投身新常态,则国家兴,背离新常态、敷衍科学发展,国家不会有长久的繁荣,人民不会有永久的富庶。道理显而易见,只有认识高度统一,形成共识并转化为全体人民的热情和行动,这一高瞻远瞩的发展理念才能发挥其指明方向的巨大作用、汇聚成不可阻挡的力量。新常态是中国政府对高速增长积极总结反思、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催生的必然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分析和判断为我们绘就了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只要我们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谋事克难、真抓实干,我们就会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开辟一个新天地。
作者:王桅 单位: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