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研究

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18 12:50:00人气:612

一、乌恰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乌恰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畜牧业、农业、口岸、矿产、旅游等优势资源,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乌恰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25200万元发展到2014年的187900万元。据统计资料,2014年,乌恰县生产总值18.79亿元,同比增长20.1%;地方财政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6.4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5.93%);招商引资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亿元,同比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00元,同比增长13.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12元,同比增长24.2%;人口自然增长率13.29‰;城镇登记失业率1.19%;城市化率达到了46.5%。

二、乌恰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机械化程度低,没有完全实现生产高效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二是设施农业起步晚,经济效益不明显。三是生产盲目,产品单一。四是规模效应尚未体现。设施农业发展的规模比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产品的市场不稳定,总体经营效益较低。

2.产业结构单一,传统的畜牧业在全县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乌恰县农牧业欠发达,还处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特别是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从乌恰县的产业发展来看,尚未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缺乏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工业以采掘、电力为主要行业门类,属于自然资源依赖型;第三产业以公共管理为主要业态,属于行政资源依赖型,没有能力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整体看,全县缺乏提供区域产品和服务的现代产业体系。

3.科技服务力量薄弱,指导能力有待加强

一方面,农牧民学习新技术的热情度不高,农牧民的实用技能难以提高。另一方面,设施和技术落后,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经营效益不突出。

4.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

乌恰县的交通、通讯条件比较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功能不全,城镇化率较低。

5.设施农工业的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较差

乌恰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初步阶段,不能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目前所依托的广东花卉批发、大连食用菌等公司,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销售问题,但仍然停留在出售初级产品阶段,没有真正实现优质优价。

6.资金匮乏,投入机制不完善,县财政负担沉重

乌恰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91亿元,而地方财政支出6.8万元。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产量。农村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导致农村经济发展中长期资金不足。

三、乌恰县贫困成因分析

1.生态与生活环境因素

(1)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生存条件的严酷是束缚乌恰县农牧业生产与经济发展和造成严重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有以下体现:一是土地贫瘠,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9.8%,耕地面积2.59万亩,人均耕地0.47亩,土地开发利用后备资源有限。二是草原退化严重。由于自然条件严酷,又长期超载过牧,草地退化加剧。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2)生活环境因素。一是乌恰县农牧民的生活、生存条件具有特殊性。他们居住在2500~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生存条件特别差,乡村之间的距离较远。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信息化、市场化、畜牧产业化程度低。二是资金不足,牧民定居步伐缓慢,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技能不足。

2.经济社会与人力资源因素

(1)经济环境因素。乌恰县经济基础薄弱,没有明显的主导产业,居民收入水平低,新的收入增长点少。由于生活方式和自然条件制约,乌恰县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发展较落后,能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提高居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少。

(2)人力资源因素。一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对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有非常大的影响。乌恰县农牧民居住分散,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很大。二是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设备比较落后。

3.管理制度因素

(1)扶贫开发的针对性不强。乌恰县在扶贫政策、战略的制定上没有针对性,扶贫的效果不明显。各级单位把扶贫开发的重点始终放在增加贫困农牧民的短期收入方面,而对于如何提高农牧民稳定的创收能力、提高其受教育程度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由于收入分配调控不到位、扶贫资源的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乌恰县社会保障制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实现。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力度不高,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四、促进乌恰县经济健康发展及脱贫的对策建议

1.以农牧民持续增收为出发点,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乌恰县应围绕农牧业提质增收、农牧民持续增收,以市场化的思维模式谋划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和壮大农牧民种植大户、合作组织,扶持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2.以优势资源转化和培育丝路产业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机遇,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扩大经贸技术交流,大力发展丝路产业和口岸经济,推进现代工业化体系建设,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的重要门户。

3.以繁荣经济为突破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乌恰县应紧紧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商业贸易圈,坚持做大企业、拓展产业、激活市场,以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强化商贸物流平台建设,以喀什经济开发区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以现代金融、仓库物流、服务外包、特色餐饮、旅游购物和进出口加工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形成连接城乡、辐射周边的商贸综合体。

4.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创造人才发展的环境

应当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等方式来改善人才结构,通过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5.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发展基础,依托现有的有利条件优势,坚持以建设为支撑、以改善环境为保障,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以“一体两翼、城园融合发展、建设口岸城市”为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保障乌恰县县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6.从微观动力入手,大力培育优秀企业,加快产业的升级改造

要充分发挥乌恰县的比较优势,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以产品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大具有地区优势的支柱产业。

7.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

增强县级财政的自我造血功能,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同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并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的投资。加大金融对乌恰县县域的支持力度,解决县域融资困难。

作者:哈依热布・吐尔哈那里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