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我国当前经济新闻的改进方向
当今经济全球化,经济报道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经济。对于经济这一块记者需要着眼于世界,宏观的去观察,因为经济的影响是普遍的,宏观的。还有很多经济报道仅仅是将经济变动讲述清楚,缺少经济变动的影响分析。没有很好的前瞻性新闻,也就不能正确的引导读者。这样的经济新闻并不具有宏观意义,也影响了新闻价值。第四,媒体优势发挥不够。很多经济效益不好的报社抱怨经济新闻的难写,写不出新意。其实是纸媒的经济报道并没有发挥长处。一味的将数字和政策以及经济变动灌输给读者,这样怎么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很好的了解?报纸的优势在于深度了解,这一点在经济报道上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找准报纸的经济新闻所在的问题,只要找到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就能够很好的发挥报纸优势,将枯燥单调的经济新闻也写的引人入胜,让读者理解。现如今基础的经济建设已趋于稳定,经济新闻报道开始趋于生活化。让更多读者看懂并热爱看就需要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如何做好经济新闻的报道,可以侧重一下几个方面:
一,要重视和拓展经济新闻的视野
经济新闻记者要紧扣住时代的脉搏,要把握整体经济变动方向,引导读者在经济变动的情况下走向正确的应对方向。另外,现在读者多追求新奇事物,所以作者需要拓展新闻视野,不要仅仅局限于国内或者更小地方的几个经济变动,这也是造成现在经济报道同质化的重要原因。大千世界每天都有很多关于经济的事情发生,记者可以写新的变动、新的事物,让读者有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感觉。这样的新闻看点多,愿意读的读者也多。经济新闻不能局限于国内或者更小地区的经济变动,国外的经济变动也会对国内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经济新闻要从全球的角度去看,着眼于大局。宏观的为读者展示经济变动对群众的影响。记者要善于捕捉隐藏的经济变动的现象,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有根据的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向。记者要脱离单纯的报道,像生产资金、获利等等,而要将现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读者分析经济变动的影响,这样的文章才会吸引读者,让读者阅读。
二,要善于报道以人为本的经济报道
报纸的受众是人,因此需要从受众本位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好的经济报道能够让读者感到物超所值,感受到新闻价值的意义。受众的观点就是更关注自身利益。特别是经济变动,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报道。因此经济报道要善于以人为本,将人作为报道的受益主体。这样也会从心理上让经济报道贴近读者,让读者感到亲近,报道的新闻读者就会更容易接受。记者可以从经济新闻中找民生,在经济变动的情况下,分析对人民或者对本地人民的影响。从人民的切身利益方面着手,比如报道就业难、房价贵等等问题,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是读者关心的问题,读者也愿意从经济新闻中找寻可解决的方法。
三,报道语言要准确易懂,注意表现手法,要深入浅出、推陈出新
经济新闻的报道多是报道新近的经济变动,以及经济变化趋势,与人们的财产利益切身相关。所以很多人都会紧紧关注经济变动。因此经济报道的准确性就尤为重要。经济报道不准确影响的就是一片人,损失的也是一片人的利益。因此经济报道需要准确,分析经济变化趋势的时候也要从多方面着手,准确把握,正确立意。让经济变动的消息,准确的传达给读者。并且经济新闻的语言也要准确易懂,让读者阅读文章的同时也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含义。对于报道的语言要求要按照所有的读者都能明白的范围来叙述。比如用讲故事的方式将经济变动以及经济背景讲述清楚。这样读者可以将烦躁的经济新闻当成故事来读,也不会发生见到经济新闻就避开的局面。从故事中讲述经济变动,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并且接受传播的内容。而深入浅出的报道就需要记者有一定功底。另外,同一个事件,不同的新闻报道,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因此有些遇到大家都知道的热点事件时,最好采用不同的视角,从百姓的切身利益着手,用直白一些的语言,将市场上深奥的经济变动为读者讲明白。可以分析利弊、分析将来的经济趋势等等。这样读者看到与自身有关的新闻,也会更关注一些。在02年中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中曾报道一篇名为《优酷土豆背后的“自我革命”》,文章从两大网络巨龙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广告痛苦着手,然后分析了在求生产和发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瓶颈,然后相对的解析相应的措施。环环相扣,吸引读者阅读,还会引发读者思考,这样的文章更具可读性。另外土豆优酷离我们相对较近,他们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便利,因此选题上就切合群众生活,也注重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要重视起重大经济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并且善于做前瞻性报道
国内的新闻报道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已久。很多新闻报道让读者疑惑是不是看过了一边。没有新意的经济新闻让读者对经济新闻阅读没有兴趣。因此经济报道需要走个性化路线,需要创新,为读者提供耳目一新的观点。经济变动影响深远,相关的影响因素也是层层叠叠。因此经济新闻要重视起重大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不但要挖掘整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要交代清除发生背景。让读者深入了解经济变动的具体环境,也更好的做出相关政策调整。而如果善于前瞻性报道,记者为读者具体分析了经济事件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会引导读者向好的方面做出调整,让自己受益更大或者减少损失。经济新闻因为类型的限制,可读性并没有一些社会新闻或者娱乐新闻那么高。那么就要发挥经济新闻本身的优势,为读者诉说一个经济变动的全过程,为读者再现经济变动的前因后果以及产生背景。同时为读者挖掘经济变动的深层意义,深度报道的意义将经济新闻的价值提升。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为读者追溯历史并且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让读者有一个宏观的意识,这对与读者来说与切身利益相关能够更快的做出调整。现在读者很容易从各方途经了解到社会变动,因此报纸要做的就是深层次的发掘经济变动的意义,揭示变动的深层背景,为读者解惑,让读者了解并及时的调整方案来面对经济变动的情况。
五,要发挥纸媒的优势。纸张不具有画面感,这是报纸的缺陷
但是经济新闻有些经济走势,记者可以将这些经济走势化成图标,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并且规律的制图更具有实际意义。同样的表格也具有这样的用途。将各种数据列成表格形式,让读者一目了然,更直观的反映了当下经济的变化,让读者更好掌握记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另外当下的经济新闻还有以漫画的形式出现的情况,这点做法就很好,吸引了读者并且用读者熟悉的形象来传递经济新闻的主题思想。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经济新闻不至于那么压迫感。图片有时能够缓解疲劳,很好的缓解了经济新闻的枯燥。因此报纸可以注意图文的比例以及排版格式,让报纸内容丰富的同时也有新意。报纸的长处就是可以让读者深入阅读,反复了解。第六,要提高经济新闻记者的素质,重视培养专业媒体人。经济新闻也可以多视角的报道,不一定写作经济新闻的都是本报社记者。现在网络这样发达,经济新闻的稿件也可以采用多渠道、多来源来保证不同视角。就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署名的文章就包含了本报记者、特约记者和特别观察员,让经济新闻的报道多视角的为读者解读经济变化。稳定的权威记者和新鲜的血液注入是保证报纸稳定和创新发展的基础。而对于本报的经济新闻的记者培养不但要从专业写作上着手,还要训练记者在众多数字中找寻变动规律的能力,要让记者能够结合国际大环境预测未来经济走向。要想写出切合群众利益的新闻,记者也要从基层做起,切身调查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培养记者敏锐嗅觉,从成千上万的数字中找寻与经济变动相关的数据来判断经济变动的趋势。重视培养专业的经济新闻记者,才能报道出专业的切合人民利益的经济新闻。
作者:陈晓丽 单位:渤海大学文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