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工程塑料状况及进展趋向

工程塑料状况及进展趋向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26 16:14:00人气:462

单位:正略钧策管理咨询行业研究院

工程塑料为用作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一类具有优良的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的材料,主要包括聚碳酸酯(PC)、聚酰胺(尼龙,PA)、聚甲醛(POM)、热塑性聚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2类〕等。目前,世界主要工程塑料生产商有拜尔公司、巴斯夫公司、杜邦公司、GE塑料公司和泰科纳(Ticona)公司等。工程塑料产业格局为行业巨头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以最具代表性的尼龙为例,世界前4位尼龙生产商分别是陶氏化学公司(占全球份额的24.4%)、巴斯夫公司(占13.8%)、通用电气公司(原GE/霍尼韦尔公司已被收购)(占12.5%)、罗地亚公司(占9.1%),其他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总计40.2%。并且上述公司均仍在追加投资以满足工程塑料市场未来增长的需求。2012年2月,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预测,2015年亚洲工程塑料需求还将增长32%,达到145万t,2015年中国工程塑料消费量将达80.3万t。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工程塑料市场的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增长。中国工程塑料产业起步于2000年,正在持续发展中,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更趋合理,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将真正形成以国内企业为主导的比较完整的工程塑料工业体系。

一、中国工程塑料行业现状及问题

中国工程塑料工业虽然发展势头迅猛,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一些种类尤其是中高档产品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需要进口原料,行业盈利能力令人堪忧,且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不足。我国部分工程塑料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下:

1.聚酰胺

目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的聚酰胺仍以尼龙6(6PA66)和尼龙(6PA6)为主,PA66和PA6约占聚酰胺纤维总产量的98%。我国生产的聚酰胺中,PA6约占60%,PA66约占40%。中国聚酰胺工程塑料生产商除了朗盛、巴斯夫、帝斯曼等外资在华企业外,还有中平能化集团,其产能为12.5万t/a,位居亚洲第一。目前,国内尼龙树脂整体聚合能力为140万t/a,但真正用于工程塑料的专用尼龙树脂每年不超过15万t,缺口明显,预计到“十二五”末期自给量率能够提高到70%。

2.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2010年我国聚碳酸酯消费量在120万t左右,年均消费增幅超过30%,预计未来几年消费增长会在15%左右。但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中国聚碳酸酯生产发展缓慢,2005-2010年净进口量占需求的比例在75%以上,而且国内生产商也主要是外资在华企业,其中日本帝人和德国拜耳2家企业的总产能占比达到95%。

3.聚甲醛

近年来,中国聚甲醛消费量一直保持着2位数的增长率。2010年中国聚甲醛需求约33万t,同比增长15.8%。但国内聚甲醛产能仍然不能满足全部需求,仍需大量进口。目前国内的聚甲醛产能中,内资企业占到了72%,主要集中在云天化集团、蓝星集团和河南煤化集团。

4.热塑性聚酯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生产PBT树脂,这是所开发的5大工程塑料中最成功的一个,但国产PBT只满足中低档产品需求,在实际应用中,进口树脂和进口粒料占了很大比例。我国PBT消费量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消费总量将达到54万t,平均年增长率将达到12.1%。用于工程塑料的PET也日渐增多,但我国PET工程塑料的工业化水平很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只有少数几个厂有少量试产。

5.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在绝缘材料和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正不断扩大,在功能材料方面正崭露头角,但是在发展了40年之后仍未成为更大的品种,主要原因为其合成成本较高。因此,今后聚酰亚胺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仍应是在单体合成及聚合方法上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从国内需求来看,2012年我国聚酰亚胺消费量预计为8700t,2015年将达到1.5万t。目前,由于高性能聚酰亚胺制造技术被美国、日本等国外公司所垄断,我国大约8成的聚酰亚胺市场都被这些公司的产品所占据。而国内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之前一直停留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阶段。2011年7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这意味着国外厂家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已被打破,聚酰亚胺在航空航天、太阳能等高端材料领域的国产化进程也将会进一步加快。

二、中国工程塑料产业环境

工程塑料应用领域广泛,因此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目前,在我国整体经济回暖、实体经济投资已经回升的情况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工程塑料作为重要的能源与资源节约材料,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与经济环境。

2009年3月国家提高了工程塑料行业出口退税率,并加大了新材料领域的投资力度,放宽了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政策等。2010年,工程塑料被明确划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之中。宏观形势的调整将为工程塑料行业发展提供积极稳定的环境。经过长期的技术投入,我国工程塑料技术水平也有较快发展,一些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的工艺技术已经进入到国际先进行列。虽然工程塑料具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机械强度、硬度和导热性等不及金属,耐高温方面不及陶瓷,而且吸水性大,易光化和蠕变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塑料可与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相辅相成,各自发挥其特点和长处。我国工程塑料共混、改性企业众多,但是工程塑料合成和生产的能力则相对不足,因此,工程塑料合成和生产企业将可能成为政策扶持的对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国内一些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或自主开发,实现了尼龙、热塑性聚酯、聚甲醛、聚碳酸酯等树脂的工业化生产,我国在该领域已实现了技术突破,但是产业化转化仍显不足。“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方向将是工程塑料生产技术的转移转化。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种消费品的需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对工程塑料市场而言是利好消息。

三、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趋势

工程塑料上游原材料聚合物单体的合成原料来源于石化行业,包括石油、焦炭、天然气等,因此工程塑料行业对能源及石化原材料依赖度很高,这也就意味着油价上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会对其下游的工程塑料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石化行业同样面临产能总和位居世界前列但企业平均规模却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短期来看,石化产业的激烈竞争有利于下游工程塑料降低成本。但长远来看,石化产业将来必然面临产业结构重组,产业集中将使得石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和要价能力同步增长,进而对下游产业形成成本压力。因此,在短期内实施一体化战略可能会成为一些工程塑料生产企业的选择,即加快上游产业的拓展、满足下游产业对工程塑料行业领域的技术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相结合。在产业链下游,工程塑料应用领域广泛,如汽车制造、机械设备生产、电子电器行业、化工设备生产、普通消费品等。工程塑料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应用增长明显,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重点产业之一,节能与环保成为汽车工业的2大课题,汽车塑料化的进程得以加速,将促使汽车在轻量化、安全性和制造成本等方面获得更多突破。

工程塑料尽管性能优异,但由于成本和性能的限制,仍可能被特殊钢、新型合金甚至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取代。就目前来看,在一些要求轻量化、工作温度特殊、要求自润滑性高的领域,工程塑料很难被取代。限于成本,碳纤维复合材料要达到大规模应用的程度还需要时间。因此,工程塑料目前仍然是取代特殊钢和传统合金等结构材料的最佳选择。工程塑料行业属高附加值行业,行业吸引力高,并且目前工程塑料行业集中度较低,一些产业已经比较成熟,技术上的限制也不是很多,因此比较利于行业进入。预计在短期内就将有一批企业进入该产业,其中,国内有实力的大型石化企业可能成为进入该产业的重要力量甚至主导力量;国际化工巨头也将在我国大规模布局,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先进工艺取得竞争优势。上述2股力量对现有工程塑料企业的冲击将是巨大。同时,预计国家也将对工程塑料行业进行规范和整合,通过兼并整合,未来的工程塑料市场可能演变为大型国有石化企业和国外巨头分庭抗礼的局面,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把握自身优势和市场准确定位也能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整体而言,我国工程塑料领域面临的问题是产能过度集中于低端,高端产能受制于技术等因素而严重不足,未来整个行业将不可避免地向行业整合的方向发展。综上,笔者认为:①工程塑料产业附加值高,产品需求广泛,属于国家大力扶植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我国目前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有突出实力的企业很少。②工程塑料及其上游的石化原料生产企业都面临产业调整,行业将向规模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③工程塑料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技术和工艺。④当前行业集中度低而吸引力高,将会有一批新进入企业,短期内竞争将趋于激烈。⑤高端特种工程塑料产品发展严重不足,大量依赖进口,预计将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可能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对工程塑料产业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