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加快航空经济发展规划之初探

加快航空经济发展规划之初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09 18:59:00人气:395

一、航空经济的发展背景

1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趋势更加显著,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交通和通信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也逐步提升。居民对出行方式的选择更加多样化,航空运输成为更多人出行的首选,居民人均乘机次数从2000年的0.05次增长至2012年的0.23次。市场需求的增长带动我国航空运输业蓬勃发展,同时推动航空物流、飞机维修、航空金融、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民航业快速发展,亟需通过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民航旅客运输量年均增幅达到15%,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民航大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诸多矛盾,亟需加快转型升级。如空域不足与流量增长的矛盾,导致航班延误时有发生,航班正常率无法保证;基础设施容量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大型机场容量饱和开始影响到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增长,通用航空基础设施不足也减弱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对通航发展的促进作用;关联产业发展与民航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如提升航空容量和安全保障能力需要空管技术、飞机制造和维修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和飞机引进规模扩大迫切要求加快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民航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落实《若干意见》要求,深化开放和合作,促进航空经济发展,实现协作共赢。

二、建设航空经济示范区的意义

1.顺应民航业发展趋势,促进民航发展的要求

航空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领域,民航关联产业的发展、民航发展环境的改善以及民航综合效益的发挥都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发展航空经济,支持航空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如航空制造、航空金融、信息技术等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技术研发、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制约民航发展的瓶颈问题的解决,将为民航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实现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航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有利于加快航空产业集聚,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应用,推动航空产业链的发展,实现民航行业管理更加开放、民航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协调、民航与地区经济的结合更紧密,民航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机场属地化改革后,地方政府成为推动地区民航发展的责任主体,而民航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公共服务功能,除了少数大型机场,一些中小机场盈利能力均较差,部分机场甚至面临亏损。由于航空产业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对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明显,航空经济是将民航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安全保障和地区民航发展,从而为拓宽民航融资渠道,提高安全监管力度和提升民航发展水平提供重要保障。

2.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随着环境和资源条件约束的强化,调整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民航业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且与其关联的产业大多为资金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航空经济,以建设航空经济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政策环境,借助保税区、金融、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全面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航空及其关联产业发展,符合地区产业升级和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

3.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的要求

航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为在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模式上开展先行先试提供了重要抓手。借助保税区建设和金融政策,打造产业政策高地,充分发挥航空枢纽、保税区以及区域产业资源的整合优势,扩大地区开放,可以为地区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重要窗口。我国以北京综合保税区、上海综保区等为试点开始的保税区内融资租赁业务,以郑州航空经济示范区为试点开始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等,都为当地航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契机,也为政策和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

三、参与航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建设航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航空经济是促进民航发展的重要途径,民航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和推动示范区建设,促进民航与地区经济同步发展,实现共赢。

1.争取各方支持,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航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为民航改善发展环境,争取优惠政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民航企业和相关部门应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协调和推动地方政府加大民航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以及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机场、航空企业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合作,将示范区建设规划与机场发展规划、基地航空企业发展规划以及航空配套企业的规划相衔接,保证为航空企业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努力在空域资源、航线补贴、土地优惠、口岸通关以及综合交通配套等方面获得突破,理顺管理体制,缓解制约民航发展的制度和资金瓶颈,提升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

2.深度融合,加快航空经济示范区建设

民航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作为航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应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加强合作沟通,积极推进航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民航管理部门在确保安全和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航权和航线航班安排给予支持和配合,在机场建设和安全保障方面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等,引导维修、航材供应等航空服务企业入驻示范区,推动形成航空产业链集群;机场和航空运输企业应及时关注和了解航空经济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和需求,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航线网络布局,使之与航空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同时吸引和带动航空配餐、航空金融服务等上下游企业进驻示范区;民航科研和教育机构应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3.紧密联系,推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规模和安全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与其紧密关联的航空研发和制造、航空维修、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在部分领域仍缺乏与国外产品和服务竞争的实力。如我国运输飞机的国产化率不足1%;在工程设计能力要求高、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维修项目中,国内维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承担的维修产值不足市场总产值的25%;在航空租赁领域国内企业所占份额仅为10%左右。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民航维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也影响到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航空企业应依托航空经济示范区,加强与航空制造、科技研发、航空金融以及物流等企业的交流和协作,实现知识和市场信息共享,促进国内航空产业链的均衡协调发展,提升民航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

4.结合地区优势,促进差异化发展

航空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要全面考虑地区在航线网络和国家民航产业布局中的地位,民航业的发展规模、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环节等。民航企业和管理部门参与航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应密切结合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避免由于定位模糊和重复而出现过度竞争。发展航空经济,建设航空经济示范区是新形势下民航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为民航实现协调、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开放和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各关联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将民航发展与航空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合作共赢,将为我国建设民航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刘雪妮 姚津津 单位: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学习酒店英语的新构思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