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发展转型问题及对策浅谈

农村经济发展转型问题及对策浅谈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23 03:00:00人气:404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发展转型迎来了更多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报告为我国农村经济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日益向多元化、市场化、开放化以及创新化方向发展,但仍存在制度建设缺位、技术创新进程缓慢、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本文对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为日后进一步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意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村经济转型;“三农”问题

一、引言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农村建设也进入新时代。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带来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日益建立健全的农村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市场化、开放性、创新性以及时代性的特征,加速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1]。同时,我国农村发展仍然面临着制度、技术、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政策改革、强化技术驱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本文的研究对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1.多元化与复合化。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发展的特征,这种多元性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日趋多元化。传统农村经济的主体较为单一,由分散的农户以及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及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户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利用生产资料参与到个体工商户、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建设之中,经营主体多元化程度不断提升[2]。其次,农村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成分也日益多元化与复合化。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第三产业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农村经济结构中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也逐步增加,文化、旅游等产业对农村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也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日趋转优。除此之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多样,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也不断深入,多种形式并存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与完善。

2.市场化与开放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与开放性水平也不断提升。一方面,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受计划支配的影响越来越小,各类生产资料的配置使用以及生产销售决策受市场机制与规律的影响越来越大。个体农户以及企业机遇大数据信息技术以及专业的市场调查决定农产品生产的种类与数量,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与营销管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符合市场规律与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提升[3]。由于农村交通物流以及通信网络的日益发达,农产品与其他产业对外输送的便利程度也显著提升,这推动了优质农村产业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不仅打开了通往城市市场的渠道,甚至助推农村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流动性与开放性显著增强。

3.创新性与时代性。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大数据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让农村经济的持续性与时代性不断提升。首先是国家宏观层面对农村大数据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着重强调了突破农业核心技术、加大创新与研发力度,构建智慧农村、数字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引入新技术提供政策与资金扶持。与此同时,农村生产经营者也越来越强调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与时共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与新兴设备之中,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因此,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和时代性日益突出。

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

虽然在新常态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速度明显加快,有了很多新的突破,但是仍然面临诸多瓶颈与阻碍,涉及制度、生态、技术等多个方面。

1.制度转型层面。制度转型是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农村的制度转型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是财政政策的滞后。近年来国家以及各省市政府的助农资金数额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扶持与带动作用。首先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大多资金被投入到个体农户的土地承包与传统农产品生产之中,协调运用的引导机制缺位,各部门与生产者个人之间的资金分配与协调运用沟通低效,导致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资金紧缺与浪费现象并存。第二则是农村的金融政策。相较于城市,农村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较为落后,金融机构数量少且经营规范程度较低。乡村振兴战略中也强调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制度仍存在很多不规范与漏洞之处,缺少对金融机构在设计新型农业金融产品、与农村企业以及农户等经济主体之间沟通协调的引导作用,对金融市场上的借贷行为缺乏监管,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健康稳定。

2.技术转型层面。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大数据技术在助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农村经济的转型也十分关键。然而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及转型也面临着较多阻碍。首先是资金方面的约束,近年来国家对数字农村以及智慧农村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也在财政补助与资金拨付方面进行了较大投入,但在实际的农业以及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中技术投入与创新扶助资金与优惠的申请仍然存在难度大、手续烦琐、周期长等问题,很多偏远地区获得的资金总额较少,政府宣传推广的力度也较弱。同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投资成本高昂、回收周期长、风险大,且不确定性程度高,这也为技术研发与创新带来很大客观上的阻碍。除此之外,农村经济主体的创新意识也较为薄弱,对新技术的了解与重视程度不够,如何使用新兴技术也是一大难题,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经济技术层面的转型。

3.绿色生产转型。新常态时期,可持续、绿色与循环生产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农村生产经营过程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这也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层面。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在产业体系、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绿色生产意识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我国农村的绿色产业体系并不完善,小规模农户的农业生产存在农药化肥等要素使用过高、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这为农业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带来了很大阻碍。其次,我国农村的环保法律法规也较为滞后,长期以来农村很多地方政府负责人以经济利益优先制定战略,对地区生态保护重视不够,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且在实际执行中缺乏可操作性,这导致土壤、水源污染等问题难以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不合理、粗放型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绿色转型。

四、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对策

1.深化农村财政金融改革,提供资金保障。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制度的引导与支持,这也能为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因此经济转型需要政策转型提供支撑。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财政政策,合理引导各类资源的科学配置。为了引导资金更有效地为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生产之中,财政政策应当向人才引入与培养、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以及新兴产业方面倾斜,为其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需要对存财政资金的实际下放与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保证信息透明公开,确保资金分配到生产者手中。其次,农村金融制度需要进一步创新。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改革进程较为缓慢,无法满足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农村普惠金融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加大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差异化监管,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财政与金融制度的建立健全能够为农村经济转型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强化科技驱动作用,新兴科技融入农村建设全过程。在大数据信息时代,科技与创新对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越累越突出,因此需要强化科技对农村经济转型的驱动作用,将新型科技融入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科技政策制定,重视高新科技的引进与研发。同时,乡村政府也应当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其个人利益以及产出成果进行保护。此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农村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应当进一步加强,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建立起农村科技协同发展体系,促进科技创新融入农村产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新常态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于经济发展转型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消费者偏好与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合地区本土特色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要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发挥行业中典型企业的带头模范作用,加强农村企业之间、农村企业与城市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其次,农业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应当进一步调整优化,综合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等层面条件的优劣势,着重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其影响力,发展现代农业。

五、总结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产业结构与产品类型日益多样化,市场化与开放化程度显著提升,且更具有创新性,与时俱进。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转型仍面临着制度建设缺位、技术创新滞后、生态失衡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缓慢的问题,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我国农村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财政制度改革、强化科技驱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以及引进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农村经济转型深化,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党政军.绿色发展视野下新农村经济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20(05):34-36.

[2]樊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政策转型研究[J].农业经济,2019(06):6-8.

[3]冯成龙.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6(18):64-65.

张汗青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铜陵学院经济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