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强化措施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尤其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应让农民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尤其迫切。为此,本文从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角度入手,分析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措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其重要性也愈发突出,主要因为经济经营管理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管理成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当前需要对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因地制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一项重要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括:传统生产模式的革新、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升级、农村土地利用水利提高、农产品安全管理等,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正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通过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促使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并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及实际发展任务,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策略,围绕民生问题,加快基础社会上建设及人才培养,从而保证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科学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解决我国传统农村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发展速度缓慢、农村经济市场混乱等问题,形成更加科学规范的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规范农村经济行为,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成果惠普广大农民群众,形成良性循环。
(三)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能够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将农村经济资源整合,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这对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现阶段我国开展的农村扶贫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也是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重要表现,通过科学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将农村发展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
(四)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各个区域农村经济产业不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而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可将区域农村的经济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生态效益、自然效益等向经济效益的转变,同时还能够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风险,确保农村经济产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可持续化发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面临困境
(一)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矛盾仍然较突出,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受到阻碍,这也使得农业集体经济管理的趋势愈发突显。同时,受到客观条件、人力资源与资金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全面推广,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此外,由于农业生产与农业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基层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因为缺乏科学有效的农业经济经营管理体制,使得基层农业发展受到影响,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相对于城市环境而言,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加之人员数量不多、交通不便等多方面的因素,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农村基层政府部门不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未能正确认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因此缺乏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村基础信息化水平较低,使得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劳作方式,缺乏创新,不仅阻碍农业成产效率的提升,也严重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缺乏农村专业人才人才是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产业管理均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支撑。但当前农村地区人才大量流失,主要因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才流向城市,青壮年劳动力也选择到城市中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失,而剩下的多为老人和儿童,难以有效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也无法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进而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四)监督管理不到位由于缺乏农村专业人才,使得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监督管理制度难以建立和实施,而这一结果可能会导致贪污腐败的问题发生。另外,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有效改善,生产设备也不断完善,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农业生产设备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从而制约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五)农村经营收入存在不确定性由于许多农村地区经济管理人员的收入较低,并没有将工资、经费等内容纳入到农村经济管理的预算中,因此导致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也难以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制度和政策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应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目标和策略,结合农村各区域经济特色及产业结构,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制度和政策,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为农村经济规范化发展指明方向及奠定基础。首先,需要明确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权责,加快建立经济管理监管机制,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确保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科学规范进行。其次,加快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政策制定的制度,保证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土地流转制度等,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最后,为全面贯彻落实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相关的制度内容,还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实现全方位的农村经济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学习宣传。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体系,加快信息传递,并通过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高效进行。
(二)提高人才待遇,引进高素质及专业经济管理人才一方面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待遇,将工资、经费等内容纳入到农村经济建设的预算中,并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促使经济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同时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要重视相关人员的培训,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农村经营管理相关制度及政策等,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确保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高素质及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宣导工作,可通过优惠政策或补助方式,如提高大学生村官工资标准等,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进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积极探索,寻求更多促使农民增收的途径首先,土地流转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并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重点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他土地经营要素的有序流转,并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承包管理制度,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权益,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目的。其次,相关部门需要运用灵活性和综合性的措施来减轻农民经营的负担,确保现行政策能够真正惠及到当地农民,这要求相关部门应有序融合现阶段的惠农政策,并对违规集资摆摊、违规收取农民费用等行为予以严格杜绝,营造和谐的农村经营环境,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最后,相关部门应加大产业化的农业经营模式的推广,实施多项政策扶持与经济支持,激发农户引进新型农业技术的热情,从而提升农业经营实效,进而实现农民增收。
四、结束语
总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针对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现存的问题,需要从制度与政策、基础设施、人才引进和培养、实现农民增收等多个方面着手,以此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浅析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的对策[J].商讯,2020(06):184.
[2]孙涛.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J].经济界,2019(04):82-84.
[3]贾学军.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235.
作者:姚荔明 单位:莆田市城厢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