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论文 > 农民合作社中农村经济的载体作用

农民合作社中农村经济的载体作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30 12:55:00人气:410

摘要:合作社是帮助农民就业、实现市场与农户有效连接的重要渠道,对促进农民扩大经营规模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对合作社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组织载体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合作社;繁荣农村经济;组织载体;讨论分析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其对提升农村现代化、优化农业组织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经济新局势下,农村专业合作社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利用以及发挥自身优势,引领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1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的政策扶持以及运行概况

1.1重新定位合作经济

在我国建国初期,合作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合作社从创办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政府色彩,而基于当时的国情,这是较为合理的运营方式,有助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作社的作用逐渐淡化,而由于运行模式和创办理念等原因,导致合作社的实力被削弱。我国农业长期以一家一户的方式进行经营,而在势力单薄的前提下,难以与大公司进行市场竞争,虽然“农户+公司”的形式可以帮助农户借助公司的力量参与竞争,但是农户的利益却难以保障。因此,农民只有建立属于自己的组织,才可以切实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自身利益。

1.2政府对合作社的政策扶持

近些年,我国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并且将合作社作为开展“三农”工作的关键举措,给予了政策方面的扶持,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管理民主、权利平等、进退自由以及服务至上的原则,促进合作社的快速以及健康发展,将其打造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经营组织。

2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探索与尝试

2.1多渠道筹集合作资金

当地政府要建立贫困户档案,对其补贴进行统一管理,以科学的方式将补贴参与到项目中,进而促进贫困户就业;合作社要通过入股的方式吸纳农户资金,明确每股的价格,农户可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购买股份;合作社要实现集体采购差价,对于农药、化肥、种子以及钢架等农用品进行集体购买,降低其市场价格,实现互利互惠,对于农产品,可以通过企业订单的方式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保证所有农户获利。

2.2科学制定组织制度

合作社要具备健全以及完善的组织制度,设置股东会、理事会以及组织章程,每年进行一次分红,帮助农户获得小额贷款,通过科学的组织制度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

2.3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

当地农业部门要帮助合作社进行银行贷款、建账以及业务指导,合作社理事长要通过公平的选举产生,如果组织运行良好,理事长可以申请连任;如果组织运行效果不理想,可以及时换人。同时,合作社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国家只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在不涉及其具体运行的基础上,不需要为运行状况而负责。

3合作社是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3.1合作社的出现符合时代需求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始终将家庭承包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并且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扶持,而这种经营制度也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充分带动农户生产热情的同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经济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加强和完善,以合作社为主要形式,鼓励农民创建各种类型的专业组织和协会,在农户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实现合作与联合,在保证家庭承包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运行的新局面。同时,合作社的出现,还可以促进农户与市场的快速衔接,促进农业经营要素和生产资源配置最优化,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扩大经营规模。合作社的出现与发展,受到了我国基层农户的拥护和欢迎,其符合时代需求和农村发展,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更好以及更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2合作社的出现引领乡村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合作社也逐渐引进先进科技、企业股份机制以及市场规律,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引领乡村的经济发展。合作社体现了基层农户的生产和利益诉求,成为了农户获取利益以及申诉情绪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社会的团结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合作社通过良性竞争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其可以保证农户的基本利益,满足农户的利益诉求,同时,在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农户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体现了组织成员间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3.3合作社的出现成为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农村环境以及经济情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合作社组织模式的出现,成为我国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各个地区在构建合作社模式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不能生搬硬靠,通过大胆尝试、研究分析以及有效对比,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合作社模式,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4结语总之,合作社作为我国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以及新方向,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认识到其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载体地位,积极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吉萍,高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06):52-53.

[2]刘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王宁.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几个问题[J].世纪桥,2012(01):150-151.

王彦忠 通榆县苏公坨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