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论文 > 发展农村教育及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发展农村教育及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30 07:28:00人气:446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逐步脱离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走上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产业结构和劳动方式也都发生极大变化。但是农村教育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面对不容乐观的农村教育状况,应该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从根本上保证农村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增长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人的知识技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教育为纽带,个人与社会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受到良好教育的个人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对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1教育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由于思想教育不到位,农村人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尤其重男轻女,很多人不生出男孩不罢休,导致农村整体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农村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投入不足,再加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又或者忙于外出打工挣钱,既没有精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也没有时间顾及子女的教育状况,使得农村劳动力素质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的发展依托于人,只有不断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人才的培养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落后的教育水平严重滞后了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如果农村想要发展经济,首先应该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和建设。

2目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2.1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经济也以较快步伐发展。但是,农村教育却没有及时跟上,与经济发展出现断层现象,这从农村教育师资队伍上就能看得出来。首先,师资人数不够。在农村的好多学校中,班级上仅有语、数、外老师,而没有体、音、美老师,这些非主课老师或者临时外聘,或由其他主课老师替代,难以对教学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同时,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加剧了其人才外流。其次,师资素质不高。很多农村教师都是中专或大专学历,本科学历为数不多,研究生学历更是几乎没有。农村教师很难有外出交流和进修的机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无法达到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2.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

在我国,至少有两个孩子的农村家庭约占到农村家庭总数量的一半,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每个子女的教育投资费用都是一笔不菲的经济开支。从学前教育开始,每个子女每年的教育投资费用最少都要2000元,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完成,高中时期的教育费用会有所增加,到大学阶段时,子女的教育投资费用每年差不多都要突破万元。因此,很多有两孩或以上的农村家庭无力承担这些教育费用,从而选择让子女提前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特别是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其女孩的退学率会更高。在农村,教育得不到重视,除了教育费用高昂之外,还因为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今不少农村家庭的经济状态得到改善,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费用完全负担得起,但是由于其教育意识淡薄,所以不想承担子女继续受教育的费用,造成子女丧失进一步提升受教育水平的机会。另外,当前大学生遭遇就业困难,而部分学历不高的人挣得盆满钵满,使得“读书无用论”“毕业即失业”“书读得越少钱挣得越多”之类的观点在某些农村地区盛行,原本就十分淡薄的农村教育观念受到更严重的冲击。农村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将对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3.1重新构建农村教育制度

良好的经济制度,是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前提,这对教育发展来说同样如此,优秀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农民和农业是农村的主体,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农业紧紧相连,因此,农村教育也应该结合农民和农业的实际需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新构建符合农村发展的教育制度。一是在监管方面,政府机构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监管力度。虽然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其关注程度仍有不足,这也导致农村教育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所以地方政府要重视农村的教育问题,要对农村包括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在学校教育方面,各农村中小学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为实现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目标,农村中小学必须考虑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起与之匹配的教学绩效考核体系,同时要发挥劳动分工的思想,制定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各种奖励制度以及动力制度。三是在校外教育方面,家长要努力发挥自己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尤其是约束作用,家长和学校两相结合,共同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四是在幼儿教育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鼓励更多个人或企业从事这方面的教育,以弥补农村幼儿教育的缺口,但同时也要注意约束机制的设置,防止腐败违法问题的发生。五是在教育资源方面,政府要积极匹配与农村中小学相适应的教育资源,不能有所偏颇,尽可能确保所有适龄孩子正常入学,并就近享有教育资源。

3.2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

我国不少农村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甚少,针对这一状况,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促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另外,一些农村家庭担负不起子女的教育支出,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必须发挥其调配和扶持作用,从宏观层面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以满足适龄孩子对教育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地方政府就必须予以配合,真正落实教育保障工作,尤其是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在实处,让广大农民受益;对于部分经济条件特别差的农村家庭,则应该建立学杂费免收制度,在学生的生活费方面也应予以一定补助。同时,为防止教育经费被少数人挪用或贪污,应该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合与扶持下,建立起教育经费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补助方面,必须对专项资金予以封闭管理,对其申请程序严格把关,确保资金用到实处,而不是骗保骗补。同时,要缩减资金下发的中间环节,打造畅通的资金发放渠道,尽可能做到直接将资金下发到对应的农村教育学校或教学机构。此外,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是农村教育的软肋,所以要加强对农村师资队伍的补充和培养工作,不仅要鼓励高学历高素质教师下基层,更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尽可能为其解决后顾之忧,留住优秀人才。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农村经济增长是其重要支撑,同时,农村教育又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力基础,两者紧密相连,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不仅重要,而且紧迫,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毛丽玉.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科技和产业,2015(11).

[2]潘艳平,蔡玉文,刘达.江西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31).

[3]杨筠.中国农村地区教育私人收益率低的制度归因[J].乡镇经济,2014(8).

高幸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